昌旭: 兆易创新如何打造一个国际性的品牌与市场?未来在海外的并购思路如何?
朱一明: 我们的思路是中美双轮驱动,抓住了中国与美国,就抓住了全球市场。上海有工艺开发,西安在做Nand的一些研发。美国目前已有不错的业务,有两个office,将来可以通过并购来增厚。
我们目前在欧美日韩台的销售队伍都用的是当地人。美国有研发团体与销售团队,海外其它地方目前还是营销为主。海外市场有超过30人。
过去几年,海外的市场增长很快,已占我们销售额的20%。但是目前主要是memory,后面要大力推MCU,我们会在美国与欧洲(目前主要是英国)找design house,事实上,欧美design house也很多。
我们正在努力打进国际汽车电子供应商队伍。成为汽车电子供应商,就必须保证能供货十年以上,这个的前提是必须有一个工厂能保证给你供货十年。。。这个进入门槛就非常高了。但是,进入难的市场,被挤退出去也不是那么容易,并且获利的周期也会很长。汽车,未来会是一个爆炸性的市场,并且,中国做汽车电子的公司也不多。我们很看好这个市场。我们有些产品已做进日本汽车市场,获得ACK-100认证等,这些都为我们进入汽车市场打下基础。虽然早期是Flash进入,但是为后面MCU进入作了铺垫。
昌旭: 有没有考虑收购日本的MCU厂商?
朱一明: 日本的生态还是熟人市场,他们对熟悉的人才会信任。在日本市场,能喝酒表示关系已经熟悉了,而在韩国市场,喝了酒并不代表任何意义。
其实,最后并购公司最难的是在管理。能够收购一个牛逼的公司已经很难了,最后你会发现,管理这个牛逼的公司会更难。这就好比结婚与过日子,费了好大功夫追到一个姑娘,结果发现过日子才是更需要磨合的。
所以,并购失败的案子非常多。但是,纵观过去优秀的半导体公司,都是通过不断收购来成长壮大的。跨境并购会更难一些。不过,作为海归团队,我们这一点具有优势,因为我们了解美国文化,硅谷有很多朋友,他们的公司未来都有合作的机会。
本文下一页: “兆易十年”遇到的第一个贵人是谁?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