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文化 >> 宗教文化 >> 正文
日本佛教的慈善公益事业概观

 

在古代日本,除了圣德太子,在日本慈善公益事业史上留下足迹的著名人物还有:七世纪的道昭(629-700)、行基(667-749)、八世纪的光明皇后(701-760)、十二世纪的俊乘坊重源(1112-1206)、十三世纪的兴正菩萨叡尊(1201-1290)和忍性良观(1217-1303)。他们架桥、修路、植树造林、筑堤治水、医疗施药、托儿养老,在多方面关照社会的弱势群体,为一般民众提供便利。如奈良时代的行基到处劝募资金,修筑了木津川上的泉大桥和淀川上的山崎桥,为民众提供了通行之便,另外,还利用自己的号召力筑堤修渠,设立免费旅馆、车站等。因为他一生献身于慈善公益事业,死后被尊称为“行基菩萨”。而叡尊和忍性出于众生平等的理念,为当时认为在宗教上最难教化的“非人”说法,并在大阪建立了日本最早的麻风病院“北山十八间户”,忍性甚至亲自背着乞讨的病人到病院。1460年至1461年,由于灾荒和战乱,爆发大饥馑,光是京都就有八万多人饿死。当时愿阿弥受到室町将军足利义政支持,到处募款,设粥棚救济灾民。

在古代日本,慈善公益事业可分为救贫济苦的一般救济活动,和为社会提供便利的社会公益事业两种。无论哪种类型,都是佛教徒基于佛教的理念和思想所生发的爱他的、慈悲的行为。因为这些行为都是由某位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佛教领袖提倡和组织领导下完成的,所以可以定义为佛教慈善。但同时,当时的佛教寺院是国家设立的官寺,属于国家财产,圣德太子、光明皇后本人就是国家统治者,而僧侣也具有官僚的地位,所以这些社会公益事业,也具有国家的地域开发或社会公共事业的性质。因为当时的政治制度和社会制度都不发达,当时的慈善公益事业,也就没有明确的官方行为和民间行为的区别。这是与近代以来纯粹作为民间团体的佛教组织的慈善公益事业所不同的。

而且,镰仓时代兴起的净土真宗和曹洞宗等对佛教慈善事业并不积极。如净土真宗的创始人亲鸾认为,只有念佛才是“正行”,其他的善行都是“杂行”,他甚至提出“恶人正机”说,即认为只有认识到自己的“恶”,认识到自力修行不可能解脱,才会彻底地皈依佛菩萨,寻求救度。据此,他在《正像末和赞》中云“修善亦杂毒,故名为假行”,否定了行善的宗教价值。道元则主张“只管打坐”,对从事社会慈善救济事业态度消极。这些宗派所代表的这种追求精神超越、缺少现实关怀的倾向也对后世的日本佛教有很大影响。

二、近代日本佛教界的慈善救济事业

明治维新之后,佛教失去国家权力的庇护,随着神道教地位的上升、“排佛毁释”风潮的打击,佛教的社会影响力大大衰退。在此严峻的背景下,佛教也不得不思考如何适应新的时代、完成自身的近代化转型的问题。其中,佛教团体着力最大的有两个方面,一是兴办教育、培养人才,二是积极进行慈善公益事业,向社会展示佛教仍然可以发挥服务社会、利益众生的作用,从而为自己找到存在合法性的根据。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文化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日本老人退休后当和尚:寺院在招"僧",妻子也支持
日本最风流尼姑,不仅出轨小鲜肉,96岁高龄依旧喝酒沉迷男色
在河南这个古寺,找到一尊千年“肉身佛”,引大批日本人前来跪拜
日本僧人是否可以娶妻?是否必须娶妻?
日本寺庙贴标语点化众生
同样一种树在日本被捧为佛教神树 在中国已属渐危种
旅日书画家周之江作品捐赠仪式在日本奈良隆重举行
为什么佛教造像出现印度神?从日本沙羯罗像说起
西安唐代佛教密宗祖寺 竟是5000万日本人心目中的圣寺
【豆知识】日本年轻人聊天时使用的“卍”是个啥?
日本和尚能结婚:古时僧尼同宿尼姑怀了孩子回家生
神道教与佛教对日本美学的影响
僧人会被抢饭碗?日本超度机器人无人下单
这些画风不一样的日本和尚,世俗却不堕落
燃!芝加哥上演日本文化节
千年古刹藏一物:日本僧人跨海运木材供奉
在日本,僧人也可以结婚生子?
日本寺院“接地气” 满足个人精神需求
中国书法与日本书道
吸引年轻人!日本福井照恩寺举办电子音乐法事
日本和尚找对象难
天皇在日本多受崇拜?火灾时就算死也要抢救此物
汉传佛教密宗失传千年后 今年从日本重回祖庭
看病靠和尚:在日本“出家”曾是一种治疗手段
挑战三观?自由疯狂的日本和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