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文化 >> 宗教文化 >> 正文

这些画风不一样的日本和尚,世俗却不堕落

作者:佚名  来源:中华佛文化网   更新:2017-9-5 16:33:20  点击:  切换到繁體中文

 


京都的坊主酒吧 摄影:Onni


简单素朴的清水混凝土墙,并不显眼的招牌,昏暗柔和的灯光,红酒、威士忌杯觥交错,缓缓流淌的古典乐,代替呼叫铃的铜钵,身着僧侣服的调酒师,充满禅意的酒单……


这是日本京都坊主酒吧(和尚酒吧)中的一瞥。


与我们想象中焚香诵经、持守戒律的僧人而言,日本的和尚充满了一些“另类”的色彩。比如酒吧里的坊主,除了僧人,他还是老板,还有可能是丈夫、父亲……


在日本佛教的特有体系下,僧人们不会被“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的两难所困惑,也不需要面对“和尚经商”的种种质疑和不解。他们所关心的,是今天的客人会不会多,寺庙的运营是否后继无人。他们谈论着柴米油盐的现世话题,却又怀抱着普渡众生的远大理想,出世即入世,生活即修行。



日剧《朝5晚9》剧照


不负如来不负卿


“悄悄问圣僧,女儿美不美”。每每看到《西游记》里深情的女儿国国王惨遭御弟哥哥灭灯的桥段时,人们都难免一阵长吁短叹,毕竟和尚婚配在中国乃是禁忌、破戒。然而2015年,一部戏称“霸道住持爱上我”的日剧《朝5晚9》横空出世,不少人都瞪圆了双眼:日本的和尚居然可以娶妻!


一想到僧人,多数人的脑海中会浮现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者形象。不过在日本,随着老年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许多寺院已传承至年轻一辈。本就“骨骼清奇”的日本男女关系在近年来愈发剑走偏锋,和尚自带禁欲气质的偶像剧光环让不少女性“心动不已”,加之其安定稳重、能赚钱、高学历,让众多女性内心的小兔子欢跳不已。



《朝5晚9》中帅气的男主角收获无数少女心


嫁进寺院,不仅另一半有了着落,心灵也得到治愈和解脱。而对寺庙而言,他们同样也是乐意的,于私的好处这里自然“不可描述”,于公而言,有利于汇聚人心,更好地传播佛法。比如几年前日本的广济堂曾出版过一本《美男和尚图鉴》,平常还会开设专门的僧职男性相亲会,寺院在解决僧俗众人终生大事的同时,也收获了更多的信众。



日剧《朝5晚9》剧照



日本和尚开酒吧


酒场作道场


娶老婆的日本和尚有不少,会喝酒的很普遍,穿着袈裟在花街纵横驰骋的僧侣也时有耳闻,不过经营酒吧又是另一回事了。目前,日本只有四处和尚酒吧,一家在大阪,两家在东京,还有一家在京都。在最酷爱下班之后来一杯的岛国,当夜幕降临,这些酒吧纷纷张开双臂,迎接忙碌了一天的客人。


“极乐净土”、“无尽地狱”、“完美极乐” ……初来乍到的客人,千万不要被酒单上的名字吓到,他们都是僧侣调酒师特地调出来的美酒;连价格所用的“元”也为“缘”所替代,有缘千里来一杯,您瞧,多有意思。


这里是治愈系的地方,悠扬典雅的佛乐利于抚平心中嘈杂。食客们一时兴起,可以参加简短的法事;或者干脆只是坐下来,和僧侣们交交心,卸下一天的疲惫。



京都坊主酒吧的老板——住持羽田 摄影:Onni


不懂酒的和尚不是好Waiter(侍者)。在京都的坊主酒吧里,住持羽田发明了几款创意鸡尾酒,“诸行无常”便是其一。既然是诸行无常,这酒的配方也会随着他每日“无常”的心情做调整。



住持羽田与客人聊天 摄影:Onni


客人喝酒时也会与住持聊两句。有人曾问起羽田开酒吧的初衷,他回答:利他自助,两全其美。人们心情苦闷时,喜欢到寺庙解疑释惑,但寺庙过于神圣而严肃,阻挡了一部分人的步伐。世人多爱酒,开一间酒吧,人们毫无包袱地来到这里,放松之余还会获得新的人生启迪,寺院同时也有了日常运营必需的经费。


东京新宿田谷区的酒吧坊主藤冈善信说,人们以为喝酒与佛教是相悖的,其实二者可以相互配合。人喝酒会将心中的怒气释放,此时可能是向他们讲解佛理的最好时机。


看来这些坊主们,是既懂佛法,又善于将其活用于杯盏之间,而他们的身份也常常辗转于住持、老板、丈夫、父亲之间,难怪不少人感慨:矮油,真的很酷呦!



日本信行寺的寺院咖啡馆


脑洞火力全开


日本僧侣的打开方式绝不止这些。


“佛教传入日本近1500年,但是民众并不真正懂佛教,无论寺院怎么讲经,就是吸引不来人。既然这样,就搞街头讲经好了。于是我们就在人潮集聚的闹市主动出击了。”信行寺的住持浅野弘毅,也是一家咖啡店的老板,曾如是说。



僧人Waiter


摩登的闹市连空气都是燥的,而寺院咖啡馆却开辟了一片清凉的“秘境”。再汹涌喧嚣的热浪,到了这儿都会冷却下来。人们喝杯咖啡,抄抄经书,跟僧人们聊聊烦恼,或者亲手制作一串佛珠……在这里,佛法不再高深晦涩,而是通过时尚轻松的表现方式,将安静沉稳的能量传播给人们。


除了在闹市寻一处芳草地,在寺院里,僧人们也纷纷大开了脑洞。富山县的善巧寺,每年都会定期举办诵经摇滚音乐会,东京的常圆寺会在周末办瑜伽课,还有寺院僧人开设彩妆教学课程……形式种类五花八门,令人眼花缭乱。



日本僧侣上门服务做法事


世俗化那些事儿


关于日本佛教世俗化那些事儿,中国社科院荣誉学部委员杨曾文教授告诉我们四个字:非今日始。



日本僧人


这个深入尘埃的过程中,有两个关键词不得不提——“檀家制度”和“肉食带妻”。


德川时期,幕府为了排挤基督教的传播,以及结合户籍制度来控制老百姓,将佛教寺院摇身一变成为国家重点机关单位,为政府处理这些身后大事。


杨曾文教授在《日本佛教史》一书中写道:“佛教寺院被纳入幕府统治的体制之内,僧人担当类似近代户籍和治安警察的功能……任何人不管真实信仰如何,必须隶属佛教的某个寺院,成为它的檀那、檀家;祖先及自己亲人的葬仪、祭祀仪式一定要委托檀那寺去办;要定期向寺院缴纳钱财、物品。于是在寺院和信徒间形成了固定的关系,此即‘檀家制度’。还有,佛教寺院还承担了一定程度的基础教育。此时的日本佛教已经非常社会化了。”


德川之后的明治政府巩固了“檀家制度”的地位,同时它还“创造性”地制定一些政策,比如“肉食带妻”。


《日本佛教史》中有这样一段话:“在僧人的社会身份和普遍性的生活规则方面,从1872年以后政府废除僧位、僧官;规定僧侣只是一种职业,命他们称姓氏;解除过去政府对食肉、娶妻和蓄发的禁令;禁止僧尼托钵化缘等”。


毫无疑问,这对日本僧人在近代以后广泛进入世俗社会,身兼传教之外的其他职业,以及近代僧团的建立,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总而言之,在日本,僧人是种职业。至于能干什么,吃肉娶妻开酒馆,这是一道多选题。



日本佛寺前的僧人


为了生存也是蛮拼的


除了历史渊源,现实的因素让僧人们选择了较以往更世俗化的道路。


从德川、明治时期一路走来,历史的车轮不断前进。如今的日本正逐步迈向一个老龄化社会,人口越来越少,而年轻人对宗教的情怀也越来越淡。无论在葬礼还是其他方面,人们在寺院里花的钱越来越少,寺院经济也因此遭遇重创。僧人们心急如焚,甚至有人预言,日本现有75000座佛寺中,可能有40%将于2040年前消失。



日本名寺浅草寺


现有寺庙里,名气大的光靠信徒的香火钱,就能保证“日子过得还阔以”。而那些不知名的小寺庙,却在大众的漠然中逐步走向末路。住持们身兼数职,除了主持寺院,还要去别的地方打零工。在日本,如果一座寺庙实在无力维持,它的命运要么是被政府收购,要么则被大型寺庙合并。


为了避免出现以上结果,也为了收获更多的信众,日本的佛寺不得不开发“经济头脑”,做不得已的变通。



日本僧人


世俗却不堕落


历史的特有沿革和现实的迫切需求,造成日本佛教“顺自其然”地成为了现在这个这样子。


这个国家完全没有戒律么?非也然也。这个国家健全的宗教法律、清晰的宗派制度,十分明确地定下了僧人的规矩和职责。在世俗法律和宗派制度的双重制约下,他们虽“酒肉穿肠过”,却也能做到“佛祖心中留”。


一位经营咖啡馆的住持说,人们想到佛教,总想到死亡,那么生活呢?当佛教走入生活,世人更容易明白人生的目标,过上更好的生活,这又有何不可呢?



日本僧人


另外一位酒吧坊主说,任何的对话都可能带来精神的觉醒,我们就提供这样的机会。其实,通往佛陀的路不止一条呢。


主笔:李芳


图片来源于网络



 

文化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 上一篇文化:

  • 下一篇文化: 没有了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日本居酒屋的这些“坑爹事” 去

    日本果然奇葩 这些奇奇怪怪的事

    在日本茶馆一个人喝下午茶的体

    从《蜜桃女孩》看日本流行文化

    起源于中国端午节的日本儿童节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日本相扑樱

    广告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