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是樱花,人是武士”,樱花与武士,命运酷似。花美数日,人武几时?人不能选择生,但可以选择死,武士之死,如花落一瞬,是一种终极之美的姿态!这是日本人独特的生死观,一如当代的存在主义。
苔藓生花的国歌
风土,具有宿命的意味,对于日本人来说,尤其如此。日本是个岛国,古代日本人不知道陆地上有一望无际的原野,没见过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来,又从地平线上落下去,也不知道大地上还有长江大河。
日本人常见的自然,是山和平原交错的小自然,棲栖于小自然中的日本人,在文化上采取了相应的短小形式。因此,在日本,没有中国式的万里长城和大运河,也没有罗马式的水道,更没有创作出像大乘佛教教典那样庞大的作品。以和歌、俳句为代表,日本文化具有简洁和短小的特性。
从气候来看,与日本风土具有很深关系的,是日本独特的湿气,潮湿是日本自然气候的一大特点。日本人自古以来,就磨练出了一种湿气的智慧,把湿气引入生活,这在世界上也是没有先例的,是在日本本土原生的“湿气文化”,他国莫及。
日本文化的“佗”、“寂”,就是从湿气中产生出来的美意识。比起闪闪发光的鲜亮之物来,日本人更爱生苔之物;比起被打磨得精巧的东西来,日本人更看重带有风土涩味的古雅苍老的东西。
品尝日本文化的“涩”味,首先感受到的,就是那无形的、时刻都在包围着你的湿气,以及由湿气的积淀,留在地上、树上、石上的潮湿的苔藓。
谈到潮湿和苔藓,人们并不陌生,可是将潮湿和苔藓变成文化,提升为一种民族之坚定的品格和文化上的审美意志,则唯有日本,湿气覆盖了日本文化。
日本人将湿气转化为文化中的审美意趣,主要在庭院。日本人的生活,离不开庭院,一提起庭院,就会使人联想到幽水古池、水流石上所带来的湿气。即使缺水,也要在石屏上,去表现流水的风景。
设在屋檐下或庭院中,石制的洗手盆冒着湿气。石灯笼的粗拙,也因其生长青苔,而得到调和,冷硬的色调里,竟然生出了温软的绿意,使灯笼的人文意味得到充分展示,此为“生花”妙笔。日本的庭院,如果除掉了湿气的要素,其美就完全失去了。云、霞、露,都是湿气的产物,日本人不仅把湿气带到生活里,还将湿气引入艺术里,大和绘之云,由远而近,暗示湿气流动。
上一页 [1] [2] [3] [4]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