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文化 >> 宗教文化 >> 正文
大岛龙玄讲述日本佛教戒律的历史变迁

        1992年9月在南京宝华山隆昌寺举行了35年来的第一次授戒法会,去年6月圆寂的茗山法师担任得戒和尚。来自中国各地以及海外的近千名僧侣前来受戒。我有幸作为唯一的日本僧人参加了此次盛会,深深地感到戒律的传统在中国大陆已被继承和复兴起来。   

        从那以来,我作为戒弟子,每年都要去中国参访,每次都要拜访茗山法师。有关与法师的交往详情,在去年9月的《香港佛教》上曾以《继承茗山法师的遗志》为题作了介绍。去年3月,我看望正在无锡华东疗养院疗养的法师时所作的采访,也在日本的佛教报纸《中外日报》上作了报道,目的是想通过介绍当代中国佛教高僧,向日本佛教徒提供客观审视日本佛教的参照。   

        法师曾经两次访问日本。1995年访日时,参观了日本各地寺院,与日本僧人进行了广泛的交流。1997年在京都召开“日中韩佛教友好交流会议”,法师是作为中国佛教代表团副团长出席的。法师对日本佛教的印象是:在佛教文物的保护以及福祉、文化、教育事业等方面取得了很大成果,超过自己的想像;但在持戒等修行实践方面还存在着很多问题。诚如法师所言,众所周知,日本佛教一般被认为是“没有戒律的佛教”,除了唐招提寺的长老、临济宗禅堂的师家等极少数僧人外,几乎所有日本僧人都食肉娶妻。包括我所属的日本曹洞宗约14000所寺院在内,全国各地寺院的主持,一般都是在寺院里与家人共同生活,而主持的孩子就是寺院的继承人。这种寺院的家庭化、寺院主持的世袭制是日本佛教的普遍现象。   

        我出生在一个普通工薪阶层家庭,大学毕业后,向往出家和禅修生活,而敲开了曹洞宗的大门,成为一名僧人。然而,出家以后一看,佛教内部情况其实与在家教团无异,僧人几乎都是寺院主持的孩子,本来就出生于寺院。当时我十分迷惘,找不到自己应有的位置,我不知道自己究竟是什么身份,僧人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为了从这种迷惘的烦恼中走出来,为了弄清僧人本来的形象,我不断摸索与探求。后来在与韩国和中国僧人的交往中对佛教戒律有了逐步的理解,所以,去宝华山受戒对我来说就是一种很自然的选择。   

        从我自身的体验来看,我认为日本佛教的持戒问题,不仅事关日本僧人的身份问题,也是今后日本僧人与中国等外国僧人交流中不可回避的重要而现实的问题。因此,我想以我所属的曹洞宗为例,对日本佛教戒律的历史变迁作一概述。   

        今年迎来了日本曹洞宗开祖道元禅师(1200—1253)750周年忌日。道元禅师于南宋嘉定十六年(1223)从明州庆元府登陆,之后挂锡于天童山景德寺,师从住持如净禅师修行。他著有《宝庆记》一书,记载当时入室求法的情况,其中介绍了如净禅师经常教导弟子们:“参禅者身心脱落也,不用烧香礼拜、念佛修忏看经,只管打坐而已。”宝庆元年(1225)夏安居时,道元禅师在坐禅中身心脱落,并得到如净禅师“大事了毕”的印可。1227年道元禅师返回日本,不久发表了开教传道的《普劝坐禅仪》,同时开创了日本最初的禅寺——兴圣寺。后来,他又撰写了《正法眼藏》95卷,被日本人奉为最高的独创性哲学著作;还开创了曹洞宗根本道场——永平寺。   

        道元禅师最初在天童山挂锡时,发生了这样一件事:在安排位次时,道元禅师被安排在最末位。对此他不服,就向住持和役寮提出异议,传说最后竟上诉到皇帝那里,但下文不甚了然。道元禅师在日本只受了大乘菩萨戒,若从按比丘戒的戒腊来决定位次的丛林传统规矩来看,天童山当初这种决定可以说是无可厚非的。   

        道元禅师本来在位于京都东北部的比睿山受的戒。比睿山是日本天台宗开祖——最澄大师(766—822)所开创的。最澄大师否定鉴真和尚传来的戒律,而根据《法华经》的平等思想,主张圆顿戒,提倡“大乘之国的日本僧侣只受持《梵网菩萨戒》即可”。他的这种主张得到当时朝廷的认可,并允许在比睿山设置大乘戒坛。关于最澄这样主张的理由,日本研究戒律的权威学者平川彰博士作了这样的分析:“可能在于重视一乘佛教、悉有佛性这一点上。常住佛性即是一切众生的本源,认识到这点,即是对大乘戒的领悟。因此,他认为这与小乘戒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鉴真和尚传来律宗以后,在日本全国设有三处戒坛,当时日本僧人必须在这三处戒坛受戒后方可出家。然而,由于比睿山开设了大乘戒坛,就形成了日本僧人在比睿山仅受菩萨戒也可出家的情形,从而开始出现不持比丘戒、但持菩萨戒的僧人。从此,开辟出一条“无戒律之佛教”的道路。   

        中国唐代的道宣律师(596—667)对当时佛教界轻视比丘戒的状况作了如下描述:“今时不知教,多自毁伤云:此戒律所禁止是声闻之法,于我大乘弃同粪土;犹如黄叶、木牛、木马诳止小儿,此之戒法亦复如是,诳汝声闻子也。”(《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他为了净化僧界,提出即使是大乘僧人也一定要受持比丘戒,从而创立了南山律宗。可见,最澄是逆道宣的南山律宗思想而行的。   

        到了13世纪鎌仓时代,以在比睿山出家或参学过的日本僧人为中心,如现在日本佛教最大教团净土真宗的创立者亲鸾上人(1173—1262),信奉《法华经》、主张救济民众、服务社会的法华宗的日莲上人(1222—1282),将中国曹洞禅传来日本的道元禅师等,形成了被称为鎌仓佛教的新佛教,对后来的日本佛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此之前的日本佛教是镇护国家的佛教,鎌仓新佛教的兴起,使日本佛教成为个人安身立命的民众佛教,而且重视祖师的个性和教义胜于重视戒律,从而形成了日本独特的宗派佛教或祖师佛教。食肉娶妻而自称“非僧非俗”的亲鸾上人能成为净土真宗的开祖,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

       

[1] [2] 下一页  尾页

文化录入:贯通编辑A    责任编辑:贯通编辑A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日本老人退休后当和尚:寺院在招"僧",妻子也支持
日本最风流尼姑,不仅出轨小鲜肉,96岁高龄依旧喝酒沉迷男色
在河南这个古寺,找到一尊千年“肉身佛”,引大批日本人前来跪拜
日本僧人是否可以娶妻?是否必须娶妻?
日本寺庙贴标语点化众生
同样一种树在日本被捧为佛教神树 在中国已属渐危种
旅日书画家周之江作品捐赠仪式在日本奈良隆重举行
为什么佛教造像出现印度神?从日本沙羯罗像说起
西安唐代佛教密宗祖寺 竟是5000万日本人心目中的圣寺
【豆知识】日本年轻人聊天时使用的“卍”是个啥?
日本和尚能结婚:古时僧尼同宿尼姑怀了孩子回家生
神道教与佛教对日本美学的影响
僧人会被抢饭碗?日本超度机器人无人下单
这些画风不一样的日本和尚,世俗却不堕落
燃!芝加哥上演日本文化节
千年古刹藏一物:日本僧人跨海运木材供奉
在日本,僧人也可以结婚生子?
日本寺院“接地气” 满足个人精神需求
中国书法与日本书道
吸引年轻人!日本福井照恩寺举办电子音乐法事
日本和尚找对象难
天皇在日本多受崇拜?火灾时就算死也要抢救此物
汉传佛教密宗失传千年后 今年从日本重回祖庭
看病靠和尚:在日本“出家”曾是一种治疗手段
挑战三观?自由疯狂的日本和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