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要人家为它而死的国家,就让它灭亡好了 有一天,某日本电视台走上街头,追着路上的行人问:“你愿意为国而死吗?” 为啥要问这么傻的话?因为当时日本一些人觉得,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不爱国了,就像CCTV追着人问:“你幸福吗?”一样,一个社会越是缺什么,越是要宣传什么。 结果这个日本电视台得到的答复大多数都是这样的: 最狠的是下面这个: 傻乎乎的日本电视台居然没有把这些捣乱的回答剪掉,还公开播出了。这要是换在别的国家,台长早就可以卷铺盖走人了。 02 三岛由纪夫自杀殉国,却被人嘲笑 日本人对于“为国而战”的爱国冷漠,上世纪70年代的那件轰动世界的军官劫持案,就已经展现地淋漓尽致了。 1970年11月25日,位于东京新宿的日本自卫队东路军总监部,自卫队东路军总监益田兼利被几个壮汉劫持,为首的劫匪竟然是日本最著名的作家:三岛由纪夫。 有着“日本海明威”之称的三岛由纪夫,是日本和平年代狂热的爱国者。他从小由祖母带大。祖母出身于贵族武士世家,“她有孤高不屈的灵魂,疯狂的诗一般的灵魂”,往三岛脑袋里灌输了大量的贵族武士思想。使得三岛从小就对武士的尚武精神怀有向往之情,对战争充满期待。 三岛曾接受自卫队的特务训练,在这过程中他对自卫队的期望值升高,而后又认为自卫队辜负了他的期望。因为他“忧国忧民、慷慨捐躯的精神”,提倡“天皇信仰高于人道主义”,这些想法得不到自卫队长官的共鸣。于是他筹组了小社团“盾之会”,准备效仿军国日本时的少壮派,发动兵变,干大事。 在《美与暴烈——三岛由纪夫的生与死》一书中,一开篇就详细描述了“出事”的那天三岛临出门的情景:
三岛由纪夫发表“爱国”演讲 接下去便是令世界瞠目结舌的全过程—— 三岛挥舞着一把“关孙六”日本刀,携三名“盾之会”成员突然闯入自卫队营地,将自卫队东路军总监益田兼利劫作人质,然后头缠白布登上阳台,发表他的“爱国”演说:
这样声泪俱下、激情澎湃的演讲,要是换在二战期间,台下早就被鼓动得热血沸腾了,可惜,三岛由纪夫发现,他不但没有收到喝彩,反而是相当尬尴的嘘声和哄笑。 演讲的失败效果,令三岛万念俱灰。于是他即进入了人生最后“壮丽”时刻:剖腹自杀…… 许多描写三岛由纪夫的作品都对他自杀这一段浓墨重彩,以为最震撼的一幕。但我却认为,对于日本的未来而言,最震撼的,不是三岛自杀,而是台下1400名士官生的反应——他们无动于衷,甚至嘲笑三岛由纪夫是疯子。 对比二战期间日本民众对“为国战死”乃是至高荣耀的痴迷,这个民族对于爱国的理解真的是改变了太多。 03 日本人的爱国方式,让我们羞愧 不肯为国而死,更不肯为国而战,日本人真的不爱国吗?又或者,他们眼中的爱国,并不是通过战争来体现,而是有更多元的方式。 比如日本人觉得,多赚钱多交税就是爱国。 比如日本人觉得,只吃日本大米,买国产汽车,用国产手机就是爱国,即便是现在日本手机不思进取,落后潮流好几代,但挡不住日本人自己的喜欢。 比如在体育比赛中,中国选手得了金牌,还得在先感谢国家还是先感谢父母上做一番取舍,而日本选手想都不想,直接感谢一直支持自己的父母或者姐姐、哥哥等而拼搏,得了奖牌先挂上母亲的脖子…… 比如日本人觉得,对食品安全、官员廉洁这样关系到切身利益的东西零容忍,就是爱国。 日本和我们,表达爱国的方式截然不同,究竟哪种才是真正的爱国?清醒的人们,自有定论。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
日本人爱国的方式,早已发生巨变
文化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相关文章
日本人口不断减少,女多男少,老龄化严重,真实情况令人担忧
日本一寺庙,金碧辉煌,被誉为“土豪”
日本96岁尼姑,整天吃肉喝酒沉溺男色,彪悍人生不需要过多解释
日本的贫富差距为何这么小?
大阪万博纪念公园“红叶节”开幕 红叶与日式庭院交相辉映
草间弥生作品亮相“四叶草”
日本西友、丸井们是如何对待自有品牌的?
日本西友、丸井们是如何对待自有品牌的?
一本书了解日本人眼中的“私摄影”
38条冷知识,让你更加了解日本
日本唯一存活1442年公司,从隋朝到现在,只做一种偏门业务,依然强大
为什么日本的出租车上偶尔会看到“SOS”?
为什么日本工薪阶层也能住独栋“洋楼”?
96岁的日本尼姑吃肉饮酒,沉迷男色,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
处女率超高的日本,真是一个低欲望的社会?
经济高增长,日本女性为何回家做主妇?
日本人是如何保持健康的?4个“小秘诀”多学习,或帮助身体长寿
为何日本性同意年龄只有13岁?
对日本人来说有什么奇怪的中国食品,让他们兴奋?
日本艺术家長坂誠展 油画人物作品选
日本的“抠门”饭店,营业三十年,卖一种食品,还是中国传去的
日本有2个地方禁止女人入内,1个因为歧视,1个则是为保护女性
从硬汉风靡到娘炮盛行,日本的“娘炮文化”,美国曾是推手?
【日本杂学】日本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使用筷子的?
为啥日本的交通事故最少?其实原因很简单,不过我们很难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