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一月的第二个星期一是日本的成人节。在这一天,满20岁的青年男女们穿着漂亮的西装或和服,在政府、学校或公司等公共团体为他(她)们提供的场所举行成人仪式来庆祝自己的长大成人,同时也接受人们对他(她)们的祝福和激励。 据说,早在7世纪后半叶,古代中国为走向成年的男女举行的冠礼、及笄习俗就传入了日本,而这种形式的成年礼也一直持续到明治时期。至于今天这种形态的成人仪式,则是始于战后第二年,即1946年。当时在日本琦玉县北足立郡蕨町(今蕨市)的青年团为了让青年们能从战败的颓废中解脱出来,为他们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青年祭”。蕨町的这一极具正面意义的做法,被迅速推广到全国,越二年,即1948年,在政府公布的祝日法里,干脆就把每年的1月15日定为了成人日。从2000年开始,成人日又被改定为每年一月的第二个星期一。为了纪念此事,蕨市还在当年举行青年祭的原址建造了成年式发祥地纪念碑以记之。 每年这一天,看日本各地热闹的成人式,就不觉感触良多。尤其是近年来,在由政府主办的成人仪式上,地方首长登台讲话、开演讲会、举行派对、赠呈纪念品,仪式隆重而热闹。其实目的不外是告诉即将走向成人的年轻人:从今天起,你们不仅仅拥有了吸烟、喝酒、婚娶的权利,更重要的是你们同时也拥有了神圣的选举被选举权,从此要担负起一个成年人的责任,按成年人的游戏规则做事。这样看来,成人式意义可谓重大,它为处于人生十字路口的年轻人适时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并明确了责任。 “冠礼”习俗本始于我国,它是由氏族社会的成丁礼演变而来。《礼记》有云:“夫礼,始于冠。”由此,男子成丁,被以冠礼称之,此习俗一直延续到明代。与男子的冠礼相对应,女子的成年礼叫“笄礼”或“加笄”,一般在十五岁举行,盘头加簪,以表示我家有女初长成。传承至明代的冠礼、加笄仪式,让走向成年的青年人意识到责任、义务,本来很不错,但自从清王朝一纸令下,终结了汉族传承几千年的成人礼后,至今日,成人意识在国人心目中已越来越淡薄,年轻人也大都在不知不觉中走入成年,充其量偶尔父母的一句“你长大了”,才会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已经成人了,但也不过仅此而已。直接的后果就是导致今天的年轻成人们缺乏责任感、缺乏社会整体意识,时时处于彷徨中,这虽然与时下的各种社会原因有关,但缺乏成人意识也是不可否认的原因之一。 日本人虽在明治西化时才提出“和魂洋才”,其实,冠礼在日本发展到今天的成人节形式,早就说明了日本人是早已在身体力行着这一宗旨的。反观我们,却是早已丢掉了很多优秀的文化、伦理、思想、道德传承,其中就包括了冠礼、及笄等传统。旅日先辈们尝慨叹的“文化正统在夷狄”,今天让我辈却是深有体会。话说回来,举行成人仪式既然有着积极的意义,那么,我们也不妨重新来过一遍“中体西用”,进口日本成人式,让我们那些即将走向成年的年轻人也都带着一分责任心、义务感,每年过一个属于他(她)们自己的有意义的日子,这倒很有必要。也听说国内一些地区最近几年也在搞仿古成人礼,希望不是流于形式。 |
日本成人式的启示
文化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相关文章
日本人口不断减少,女多男少,老龄化严重,真实情况令人担忧
日本一寺庙,金碧辉煌,被誉为“土豪”
日本96岁尼姑,整天吃肉喝酒沉溺男色,彪悍人生不需要过多解释
日本的贫富差距为何这么小?
大阪万博纪念公园“红叶节”开幕 红叶与日式庭院交相辉映
草间弥生作品亮相“四叶草”
日本西友、丸井们是如何对待自有品牌的?
日本西友、丸井们是如何对待自有品牌的?
一本书了解日本人眼中的“私摄影”
38条冷知识,让你更加了解日本
日本唯一存活1442年公司,从隋朝到现在,只做一种偏门业务,依然强大
为什么日本的出租车上偶尔会看到“SOS”?
为什么日本工薪阶层也能住独栋“洋楼”?
96岁的日本尼姑吃肉饮酒,沉迷男色,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
处女率超高的日本,真是一个低欲望的社会?
经济高增长,日本女性为何回家做主妇?
日本人是如何保持健康的?4个“小秘诀”多学习,或帮助身体长寿
为何日本性同意年龄只有13岁?
对日本人来说有什么奇怪的中国食品,让他们兴奋?
日本艺术家長坂誠展 油画人物作品选
日本的“抠门”饭店,营业三十年,卖一种食品,还是中国传去的
日本有2个地方禁止女人入内,1个因为歧视,1个则是为保护女性
从硬汉风靡到娘炮盛行,日本的“娘炮文化”,美国曾是推手?
【日本杂学】日本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使用筷子的?
为啥日本的交通事故最少?其实原因很简单,不过我们很难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