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东京-24岁的Hidekazu Nishikido是一家劳务派遣公司的职员,最近得到晋升,协助管理一小组员工。新岗位意味着更高的工资和更好的头衔。
但他并不开心。现在他经常要加班到夜里10点,跟女友相处的时间减少。于是,Nishikido直截了当地对R-live Inc.的老板说,他以后再也不想升职了。
“我的工作很重要,但并不是我生活的根本,” Nishikido说道。
日本曾经以其拥有不断进取的“上班族”而自豪,但现在,企业管理者正与一个新现象做斗争:许多年轻员工在避免最佳晋升机会--甚至放弃提薪--而选择那些需要承担最少责任的平淡工作。
尽管目前日本正面临严重的经济衰退,仍有公务员不愿参加职业晋升考试,而IT业的员工也纷纷到猎头公司那里寻找轻松一点的职业。Towers Perrin咨询公司在2008年的一项研究中发现,只有3%的日本员工表示他们在尽全力工作--这在18个受访国家中比例最低。
这种现象促使企业采取一些微妙的策略来推动年轻员工同意升职。“我告诉他们,宣布晋升消息要慢慢来,”为企业提供劳资关系咨询服务的律师Makoto Iwade说。“公司应该先试探一下员工,看看他们准备好了没有,别吓着他们。”
就业专家开始把这类员工称作“hodo-hodo zoku“,即“不好不坏一族”。他们说,这些多为二十多岁或三十岁出头的员工削弱了日本的国际竞争力,而此时这个老龄化国家所需的是提高生产力以保持经济增长。
“他们这种懈怠的工作态度会毁掉日本,”劳资关系顾问Yukiko Takita说。“他们本该是下一代的领导者。”日本兴盛一时的终身雇佣制曾经使忠诚的雇员不太可能拒绝晋升机会。20世纪90年代,日本开始面临“飞特族”(Freeters)所带来的冲击,“飞特族”是一群喜欢从一个临时工作跳到另一个临时工作的年轻员工。然而,“不好不坏一族”引起人们更大的担忧,因为他们是全职员工,属于日本企业体制的中坚力量,Takita说道。
“不好不坏一族”现象比比皆是。东京市政府可谓精英荟萃,但市政府表示,在够资格的员工中,只有14%参加了2007年的管理岗位晋升考试--而30年前这一比例为40%。电子产品巨头三洋电机株式会社(Sanyo Electric Co.)表示,要为海外工厂主管这类高要求的职位找到合适人选是越来越困难了。
Intelligence Ltd.是日本最大的职业介绍公司之一,那里的IT就业顾问说,最近有更多人想换工作,其目的并非为了能够升迁,而是要离开他们认为压力太大的现有岗位。“他们觉得责任是一种负担,”就业顾问Yoshihiko Fujita说道。
作为这种时代的一个表现,《Otaryman》这部讲述无进取心上班族的漫画系列出乎意料地成为2008年的热门书。在漫画中,主角每天担心的是同事把档堆在他的桌子上,而不是努力工作争取给老板留下好印象。“他得过且过,没什么理想和抱负,”该书28岁的作者Makoto Yoshitani说。“我认为我的同龄人觉得这样挺好。”
一些作者甚至开始宽恕这种懒散的作风。《慢事业:不急于晋升者的生存手册》(Slow Career: Job Survival for People Not Rushing Career Advancement)就是这样一本流行书,里面有这样的章节标题:“忘记目标,听从本心”和“不是每个人都要成为领导”。
Chiaki Arai在报纸上写过关于“不好不坏一族”的文章,他把这种现象归咎于日本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的长期经济低迷。他说,年轻的上班族看到前辈们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在企业重组时面对失业和减薪。现在,年轻员工刻意不要太尽心工作,即使放弃一些名利也在所不惜,Arai博士说道。
而且,现在的晋升也不意味着得到很多的加薪。由于企业重组导致减薪,管理岗位和普通岗位的工资差距近10年来不断缩小。2005年,部门经理的工资是普通员工的2.2倍左右,比1985年时的2.7倍有所降低。
由于越来越难为管理岗位找到人选,三洋最近开始为那些临近30岁的员工举行强制性的职业培训。在培训中,公司高管给员工做励志演讲,“提醒他们最好的时光还在将来,”三洋的人力资源负责人Jun Nakamura说。“我们想告诉这一代员工,虽然高级别的职位压力大,但他们不该轻言放弃。”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