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文化 >> 企业文化 >> 正文
日本企业的这一种文化,可能是世界唯一

原创 亚洲通讯社社长徐静波 静说日本


跟朋友聊天,我说我特有一种幸福感,因为发现我的读者中,不仅有各路社会精英,而且还有各路专业学者,这就逼着我写文章,首先要成为一名学者,再成为一名作者。



昨天的那一篇公众号文章《过去1200年,空海大师还在人间?》虽然只有2000多字,但是我写了整整四个小时,因为一半的时间是在查资料、核实资料。自以为有些自信,但是文章发出之后,就有高手很客气地给我指点错处:


1,读者谢一磊、一苇渡江指出:“阿阉梨”应是“阿阇梨”。


2,读者晨曦雪微霁、欢喜思意指出:“惠果法师是第一次把金刚经与大日的密教两派融于一身之人”,不是金刚经,而是“金刚顶经”。密教有胎藏界、金刚界两部,胎藏界以《大日经》为宗经,金刚界以《金刚顶经》为宗经,惠果阿阇黎同时传授两部大法给空海大师。


3,成都大学外国语学院金伟教授指出:《今昔物语集》中没有醍醐天皇赠谥号的记载,因为这本书的中文全译本,是我翻译的。


读完以上留言,我晕过去三次,这么深奥精辟的知识,都有读者给我一一指出错误,发现高手不只是在民间,更是集中在“静说日本”读者中。


大家的情谊,鼓励我继续把高野山的文章写下去。


昨天的文章写到:前往空海大师入定的御庙参拜的参拜道两侧,有20万座古墓。



那么这些古墓,都属于谁呢?


其中有织田信长、丰臣秀吉等武将墓或供养塔,也有各个时期战死者慰灵塔、有历代高僧和名人,也有各地豪族的家族墓园。


最值得一提的是那些战国时代的武将们,当时整个社会弥漫着“下克上”风气,属于一个随时都可能被背叛的动荡岁月,空海大师开创的高野山佛教信仰,成了许多武将的心灵救赎。譬如名将上杉谦信,他就曾经有意到高野山出家,愿以一名信众之身陪伴空海大师左右。而自称第六天魔王的织田信长,虽然火烧比叡山与佛教为敌,但死后仍投入弘法大师的怀抱,葬在大师的身边。更有很多武将曾经在战场上是拼杀的对手,百年之后却同葬于此,譬如织田信长墓的斜对面,就是在“本能寺叛变”害他的明智光秀。



织田信长的墓,显得朴素。




中间的那一座墓塔,是丰臣秀吉的。


恩恩怨怨,打打杀杀几十年,最后都皈依空海大师门下,可见空海法力之宏大,罩得住这么沾血的武将。


除了以上点到的这些墓之外,参拜道上企业的供养墓塔和慰灵塔碑,是一道别样的风景。这一道风景,也演绎着日本企业的一种归属文化。


我拍了一组照片,请大家看看日本有哪些著名的企业,在高野山的御庙附近建立了供养墓塔和慰灵塔碑?



日产汽车公司



UCC上岛咖啡



夏普公司



养乐多公司



麒麟啤酒



小松制作所


这些著名企业为何要在这里建立供养墓塔?


小松公司供养墓塔的碑文上写了这么一行字,大意是:在公司成立55周年之际,感恩那些为公司的繁荣发展做出了贡献的已故社员,祈求空海大师保佑他们的灵魂。同时也祈求保佑目前公司的全体员工的安全。



小松公司的碑文之意,应该是日本各大公司在高野山御庙前建立供养墓塔或慰灵碑塔的初衷。


据悉,每年的8月盂兰盆节(日本清明节)期间,这里是最热闹的时节,各家公司会长社长带来一批干部来到公司的供养墓塔前举行追悼仪式,为已故的员工祈福。同时参拜御庙,祈求空海大师保佑公司与员工的平安。


一家公司愿意在高野山御庙前的寸金寸地耗资为已故员工建立供养墓塔,体现了日本企业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生死都为公司人,公司只要存续一天,就会为已故的员工供养一天。


日本企业的这一种文化,可能是世界唯一。这一种文化的催生,将提升企业员工对于公司的团结心和“归属感”,更愿意与企业生死相守,命运共济。


可惜,现在愿意一辈子为一家企业工作到老的日本人,越来越少!



延伸阅读


————————————————


想了解每天日本最新要闻的网友,推荐关注“亚通社速报”。


原标题:《日本企业的这一种文化,可能是世界唯一》


阅读原文


文化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要了解日本,你不能只读《菊与刀》
日本摄影师的上海写真
日本女孩为什么都叫麻衣、结衣、真理子?
日本寺庙食物中的哲学思想:一次探索自我的旅程
日本孩子1年级就可以独立上下学,他们是如何保证交通安全又防范“梅姨”的
炉子里的人 | 三重视角下重新建构的日本印象
东京很繁华,日本农村人为何不愿进城?
在日本,理想的女性是贤妻良母吗?
不一样的日本:“我孙子”与“我老婆”
偷师日本僧人:9条心灵富裕法则,这样扫除,那么禅·静
日本人为何有进屋脱鞋的习惯?
在日本当公务员,到底有多吃香?
向20年前的日本年轻人学习——在租房和蜗居中获得自由
那些害怕独处的日本人怎么变了?
同样是看樱花,日本和我们有什么不同?
对日本而言,变革本身就是最大的传统
日本国民性格分析:日本人一向古怪,格格不入,发育不良?
日本拉面,是一部悠久的食品文化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