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 牧溪作品
牧溪,南宋画家,俗姓李,佛名法常,生卒年不详,南宋灭亡后圆寂。其作品笔墨淋漓,颇具禅意。遗迹多流日本。
南宋 牧溪作品
牧溪的画被归为禅画的范畴,禅画不同于文人画,不拘泥于笔墨或气韵,将生命的解脱视为最高存在意涵。
南宋 牧溪作品
牧溪的绘画风格是简逸豪放,自然清净,空灵淡泊,不论是造型、用色、用笔、运墨,都能摆脱形似的束缚,以率真的笔意,单纯的墨色,追求形象之外的意境创作,表现了简洁凝鍊的风格。
南宋 牧溪作品
但在当时的文人画领域,对牧溪的评价很低,比如元人汤垕着《画鉴》说:“近世牧溪僧法常作墨竹,粗恶无古法。”明朱谋垔在《画史会要》中也说:“法常号牧溪,画龙虎、猿鹤、芦雁、山水、人物皆随笔点墨而成,意思简当,不费妆饰,但粗恶无古法,诚非雅玩。”
南宋 牧溪作品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没有体会出牧溪作品的妙处,比如晚明高僧雪峤圆信的对牧溪作品有这样的一段描述:“这僧笔尖上具眼,流出威音那边,鸟鹊花卉,看者莫作眼见,亦不离眼思之。径山千指庵圆信。”
南宋 牧溪作品
对牧溪最大的赏识来自日本,当时的日本僧人把牧溪大量的作品带到了日本,现在,他的作品主要收藏在日本。
牧溪传世之作《观音、猿、鹤》三联幅、《龙、虎》对幅、《蚬子和尚图》、《潇湘八景图》、《渔村夕照图》、《远浦归帆图》、《平沙落雁图》等目前都在日本收藏。当时日本幕府将收藏的中国画按照上、中、下三等归类,牧溪的画被归为上上品。
南宋 牧溪作品
中国传统绘画在构图上历来与西洋透视法不同,多取景物之一角以示全般。牧溪将这一特色发挥得淋漓尽致,并且更以余白反衬出一角的存在,突出了视觉效果,也深化了内涵,正所谓“无画处皆成妙境”。这种“一角”式的笔法也中蕴涵着禅宗的理念:借一角残山展现大自然的雄伟与壮阔,以一片空无寓意无限深邃的意境。
南宋 牧溪作品
在我国绘画史上,牧溪是我国对日本影响最大,最受喜爱与重视的一位画家,日本及欧美的学者在出版的有关中国绘画史的记载,或画家评论中,一致予以极高的评价,他们推崇牧溪为最伟大的画家,牧溪的观音、猿、鹤、渔村夕照等图,是我国自中唐以来所发展的水墨画中,艺术境界最高的结晶品,也是东方艺术史上罕见的杰作。
牧溪作品
牧溪作品
牧溪作品
牧溪作品
牧溪作品
牧溪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