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文化 >> 资讯 >> 正文

改变西方美术的日本文化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教师资格网   更新:2019-3-6 17:15:45  点击:  切换到繁體中文

 

当你漫步于巴黎街头,随处可见的寿司、生鱼店、日式布艺店,还有总爱把你误认成日本人的巴黎市民,无一不在向你传达:这个国家是多么喜爱日本文化。甚至在2017年法国国庆日前夕,索姆河畔的烟花秀上使用的背景音乐都是日本动画《龙猫》的主题曲……


事实上,法国人对于东方文化的兴趣,早在启蒙运动时期就已经形成。日本明治维新后,日本开放的心态以及积极的扶持,加速了日本文化在欧美的传播;随着日本和法国的贸易日渐频繁,日本的手工艺品如潮水般涌进法国。与当时正处于康乾盛世的中国相比,日本宽容且亲和的文化输出姿态博得了法国人的青睐。1867年在巴黎进行的世界博览会更是成为日本输出本国文化的契机,一些法国艺术家也因此受到启迪,创作出许多具有日本风格的美术作品,拉开了现代主义美术的帷幕。


19世纪末,法国出现了一个着力研究光与色的画派,这一艺术形态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印象主义、新印象主义和后印象主义。印象派可以说是西方最早的现代美术流派,在西方美术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这一阶段涌现的著名画家中,如马奈、莫奈、德加、高更、凡·高等人,都从日本绘画中获取了灵感。


再比如凡·高,他在色彩方面受到印象主义的熏陶,又吸收了浮世绘的装饰风格,因此相对于莫奈等印象派画家,凡·高对浮世绘线条的表现力,运用地更加彻底。1886年,凡·高来到巴黎,第一次看到了日本的浮世绘。浮世绘那大胆的构图、浓厚的色彩、雅致简约的线条,都令凡·高深深地着迷。当时凡·高居住的公寓旁边,就是法国著名的日本艺术品商西格菲尔德·比英的画廊,画廊内挂售着大量的日本绘画。凡·高每天流连于画廊之中,欣赏并学习日本绘画。1887年,他临摹了歌川广重的《雨中的桥》,同年,他又模仿溪斋英泉的画风创作了《花魁》,他还在这一年自行举办了两次浮世绘展,将自己的作品和浮世绘一道展出。


凡·高在作品《昂格拉桥》中的笔触和线条,纵横交错、十分有力,显示出他对浮世绘线条和造型的欣赏;甚至在《星月夜》中的涡卷,也被认为是参考了葛饰北斋的《神奈川冲浪里》。除此以外,凡·高更醉心于浮世绘色彩的透明鲜亮。我们今天对凡·高风格的印象——绚烂的色彩、奔放的笔触、狂热的情感,都是从浮世绘中汲取了灵感,才形成了自己鲜明的艺术特色。例如我们非常熟悉的《向日葵》,便是以黄色这种浮世绘式的艳丽色彩为主调,疯狂且肆无忌惮地咆哮着内心的情感。在凡·高后期的作品中,构图、色彩和清晰的轮廓线等,都体现出日式韵味与审美情趣。


我们常说是大工业生产、宗教的衰落、哲学的发展和摄影技术的发明,促使了西方传统美术向现代转换。那么日本文化在欧洲的传播,则为西方现代美术描绘了具体的面貌。如果没有浮世绘或者说日本文化的传入,没有这些深受日本文化影响的画家,我们无法想象西方现代绘画会以怎样的面貌展现。换句话说,如果当时传入西方的是中国画,那么今天的西方美术又会是怎样的面貌呢?


 

文化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 上一篇文化:

  • 下一篇文化: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日本“女儿节”体验活动在北京

    日本BRAND OFF宣布入驻寺库 并

    日本举行平成最后一个成人式 和

    中国和日本退休人们的生活有什

    艺术文化浓郁的日本十大经典博

    在日本不能随便称呼对方爱人,

    广告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