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产青春片原创力不足,吸引力下降的背景下,青春风暴依旧成为2016年中国电影市场的主旋律,日本电影及其掀起的二次元文化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引进的日影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垫底辣妹》这样的励志青春片;第二类是《寄生兽》这样的动画改编真人电影;第三类是主打“少女心”和“情怀牌”的动画电影。票房表现上,这些低成本、高口碑的日本动画电影已经成为美式批片强有力的竞争对手。而最近公映的《你的名字。》更是成为风头盖过好莱坞大片的现象级电影,其标签“中二”一词也堪称年度热词。 与兜售童年回忆,消费经典IP的《哆啦A梦》《樱桃小丸子》等传统动画电影不同,《你的名字。》是一部融合神话、灾难元素的青春题材,具有个人表达的原创动画长片。影片将个人渺小的情感与群体巨大的灾难相联系,带来强烈的情感冲击。倘若《哆啦A梦》们是日本影人馈赠给观众的纪念册,那么,《你的名字。》则是导演新海诚写给全世界少男少女的一封情书。犹如华丽的辞藻、优美的字体和粉色的纸张是情书不可或缺的要素,本片细腻唯美的画面和明丽透亮的质感给人印象深刻。精雕细琢的景观,纤毫毕现的风物,仿佛从日式水彩画中走出一般。对现实光影近乎苛刻地还原,眼花缭乱的高彩度配色,更是达到了令人“愉快的眩晕和赞叹”(英国伯内特语)的高度。少男少女的青春悸动在美轮美奂的星空、森林和小镇的映衬下显得美好而纯真。再配上从和歌中汲取灵感的音乐以及年轻歌手干净中略带刺痛感的嗓音,令这份极尽纯粹的情感成为喧嚣浮躁的银幕上的一股清流。 影片虽然着眼于青春成长、命定爱情的寻常命题,但通过引入彗星灾难、阴阳相隔的极端情景,把恋人之间的离愁别绪嵌入到日本民族的“物哀”文化和情感结构中,使爱的追寻具有了审美意义和神话色彩。“物哀”一词是江户时期日本国学大师本居宣长阐发《源氏物语》的文学观时所提出的概念。它是日本文学的思想底色,也代表大和民族的审美意识。 日本列岛四季分明、风土宜人,但资源匮乏、天灾频仍,使得日本人喜好“春观夜樱,夏望繁星,秋赏满月,冬会初雪”(《浪客剑心·追忆篇》),赞叹天地自然鬼斧神工的同时,也深深感到美好事物的转瞬即逝,个人的渺小,以及生命的无常。承认并欣赏生命的美丽和脆弱正是“物哀”观念的集中体现。《你的名字。》里,天上异象与人间异象互相映衬,互为表里,这正暗合了这种对自然及人生世相深切的情感体验。如村上春树所说,当日本人“目睹一场美丽的盛宴消逝时,反而能找到安心感”,因为他们相信“没有永远的安定,也没有不变不灭的事物能让人依赖。”惟有人与人之间的羁绊才是生命存在的意义。这正是在本片中多次出现的关键信物——宫水三枼的发带的象征意义。 顺着这一线索仔细观察,便会发现这场由互换灵魂引发的看似荒诞不经的爱情之所以能够引起广泛共鸣的原因,是它道出了人类对于生命本源和自我的情感认知和哲学思索。柏拉图曾在《会饮篇》里描述远古时期男人和女人原本是共用一个身体的,被神劈开后,往后的日子里他们一直在寻找自己的另一半。这则神话表明在哲学家看来人生而不完整,人生的意义就是在不断发现自我的过程中完善自我。因而互住身体的宫水三葉和立花泷历经艰辛哪怕时空穿越也要拼命找到的对方,何尝不是另一个自己。 故事的结局是美好而诗意的。“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是命运垂青的庆幸,也是自我圆满的喜悦。 |
《你的名字。》 与日本物哀文化
文化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相关文章
日本人口不断减少,女多男少,老龄化严重,真实情况令人担忧
日本一寺庙,金碧辉煌,被誉为“土豪”
日本96岁尼姑,整天吃肉喝酒沉溺男色,彪悍人生不需要过多解释
日本的贫富差距为何这么小?
大阪万博纪念公园“红叶节”开幕 红叶与日式庭院交相辉映
草间弥生作品亮相“四叶草”
日本西友、丸井们是如何对待自有品牌的?
日本西友、丸井们是如何对待自有品牌的?
一本书了解日本人眼中的“私摄影”
38条冷知识,让你更加了解日本
日本唯一存活1442年公司,从隋朝到现在,只做一种偏门业务,依然强大
为什么日本的出租车上偶尔会看到“SOS”?
为什么日本工薪阶层也能住独栋“洋楼”?
96岁的日本尼姑吃肉饮酒,沉迷男色,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
处女率超高的日本,真是一个低欲望的社会?
经济高增长,日本女性为何回家做主妇?
日本人是如何保持健康的?4个“小秘诀”多学习,或帮助身体长寿
为何日本性同意年龄只有13岁?
对日本人来说有什么奇怪的中国食品,让他们兴奋?
日本艺术家長坂誠展 油画人物作品选
日本的“抠门”饭店,营业三十年,卖一种食品,还是中国传去的
日本有2个地方禁止女人入内,1个因为歧视,1个则是为保护女性
从硬汉风靡到娘炮盛行,日本的“娘炮文化”,美国曾是推手?
【日本杂学】日本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使用筷子的?
为啥日本的交通事故最少?其实原因很简单,不过我们很难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