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风而起或许容易,逆风而行却绝非易事。有驾驭能力的国家和企业可以肆意追风,但对于大多数而言,伫立于风口之上,等待他们的可能是机遇,也可能是遭遇。 近几年,每次和国内的年轻人聊社会经济等话题,“风口”和“猪”几乎是必被涉及的关键词。作为十几年前曾被互联网大风吹飞过的“猪”,我亲身感受过那种“大风起兮云飞扬”的威力和壮阔,也见证过飓风过后死猪遍野的凄惨和悲凉。 曾经处在风口的日本 我1985年留学日本,并在1991年进入北海道的一家公司工作。彼时的日本,恰似如今的中国,自信满满。 天上的猪,还是地上的牛 1956~1985年,日本GDP涨了30倍,一跃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强国。在出口立国的国策下,外汇积累剧增,企业纷纷购置海外地产,标志性事件是三菱地产买下了洛克菲勒中心,而夏威夷也几乎成了日本的一个海外省。 日本本土的地价更是涨到寸土寸金,甚至仅东京的地价就可以买下整个美国。繁荣之下,股价自然也高得离谱,日经指数一度达到此后再难以企及的38000点。 除了因日元升值而苦恼的出口导向型制造业,其他产业空前繁荣,所有的日本人也都以为自己站到了风口。 当然,既然认为是风口,资金、人才、技术、政策等也通通流向这些领域。然而一个不好的判断就是风不会一直吹,总有停歇的时候,或者说泡沫不可能无限制地膨胀下去,哪怕一根细小的针尖也足以刺破任意一个泡泡,从而导致连环崩破。 事实也如此,一切都来得极其突然。我加入的那家企业在我入职3个月后就突然宣布倒闭了,而这也是我目前为止找过的唯一一次工作。此后,日本的房价、股市开始走上漫漫熊途,国内房价跌去了一半以上,而在美国买下的地产也都半价再卖给了美国。 直到现在,日本仍未从泡沫经济崩溃的萧条中完全走出来。这种巨大的阴影和创伤,某种程度也抑制了此后日本的创业浪潮。 在创新创业的某些领域,近十几年来,中国走到了前面,这是让人欣慰的。作为日本经济风起风落的亲历者和曾飞起过的“猪”,我当然可以找到很多的要点来鼓励青年们去追风,但从另一个角度,也深为全民找“风口”而担忧。 在1990年初日本的那次泡沫经济崩溃之后,可以用“死猪遍野、惨不忍睹”来形容。企业倒闭无数,失业者猛增,房价被腰斩,一些在高位买了房子的日本人直到现在还在苦苦还房贷。若不是日本制造业、服务业的基础扎实以及日本国民的坚忍,恐怕情况会更糟。但好歹日本挺过来了。 2000年互联网泡沫最盛期,我已经创业数年。自己开发的销售管理解决方案很受客户欢迎,公司已借着互联应用概念登陆日本证券市场创业板,这也开创来日外国人创办企业在日上市的先例。无论企业还是个人,都借着公司上市而获得巨大财富。 当时的日本和美国硅谷一样,也刮起了互联网产业大风,凡是名字里带“.com”的公司都成了香饽饽,各个企业都想和互联网沾边。 已经上市企业的股价高涨,没有上市创业公司,风投则不断拥入。即使我的公司在上市之前根本不缺钱,也经不住风投的游说而融入一笔资金。 在互联网公司工作的员工薪酬也比其他企业同资历的人高得多,一时间风光无限。按现在的说法,那就是起风了,大家都站在了风口。其实,现在日本几个著名的互联网企业如日本乐天、GMO、软银金融等也都是那个时期成立的。 |
为什么日本德国没有一流互联网企业?
文化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相关文章
日本人口不断减少,女多男少,老龄化严重,真实情况令人担忧
日本一寺庙,金碧辉煌,被誉为“土豪”
日本96岁尼姑,整天吃肉喝酒沉溺男色,彪悍人生不需要过多解释
日本的贫富差距为何这么小?
大阪万博纪念公园“红叶节”开幕 红叶与日式庭院交相辉映
草间弥生作品亮相“四叶草”
日本西友、丸井们是如何对待自有品牌的?
日本西友、丸井们是如何对待自有品牌的?
一本书了解日本人眼中的“私摄影”
38条冷知识,让你更加了解日本
日本唯一存活1442年公司,从隋朝到现在,只做一种偏门业务,依然强大
为什么日本的出租车上偶尔会看到“SOS”?
为什么日本工薪阶层也能住独栋“洋楼”?
96岁的日本尼姑吃肉饮酒,沉迷男色,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
处女率超高的日本,真是一个低欲望的社会?
经济高增长,日本女性为何回家做主妇?
日本人是如何保持健康的?4个“小秘诀”多学习,或帮助身体长寿
为何日本性同意年龄只有13岁?
对日本人来说有什么奇怪的中国食品,让他们兴奋?
日本艺术家長坂誠展 油画人物作品选
日本的“抠门”饭店,营业三十年,卖一种食品,还是中国传去的
日本有2个地方禁止女人入内,1个因为歧视,1个则是为保护女性
从硬汉风靡到娘炮盛行,日本的“娘炮文化”,美国曾是推手?
【日本杂学】日本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使用筷子的?
为啥日本的交通事故最少?其实原因很简单,不过我们很难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