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文化 >> 宗教文化 >> 正文

日本佛教教育历史之回望

作者:佚名  来源:日本新华侨报网   更新:2014-12-15 12:42:29  点击:  切换到繁體中文

 

公元6世纪,佛教从中国传入日本,对日本的历史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日本佛教在教育方面所起的作用,可以追溯到奈良时代(710~784)。当时以天皇为首的统治者非常重视佛教,佛教被用来提高天皇的权威,巩固中央集权。佛寺担当了传教和教育、研究的双重职责,其教育与研究以佛教义理为主。


平安初期(794~1192)的828年,日本空海和尚在京都创办了“以一切种智、了知一切法、培养菩提心”的“综艺种智院”。空海早年留学唐朝长安学习佛法,回日本后得到天皇的支持,在日本宣传真言宗。他本人擅长诗文书画,是“日本三笔”之一。空海的“综艺种智院”招请僧俗教师讲授佛教及儒道二教。而且,针对当时学校只面向贵族上流社会开放的教育制度,他提出无论道俗贵贱,都可以入学受教,招收平民子弟入学,给予他们享有同等受教育的机会。这对后世日本发展平民教育有很大的影响,在日本教育史上也占有特殊的位置。


镰仓时期(1185~1333),带有日本民族特色的佛教宗派发展迅速,另外还从中国传入了禅宗的临济、曹洞二宗。随着禅宗的传入和发展,中国的程朱新儒学(理学)也传入日本,为以后日本儒学的形成打下了基础。


江户时期(1603~1867),幕府提倡僧人专心研究教义和修行。出师、僧阶升级、担任住持等都与修学的资历密切结合。因此,这一时期佛教各派都很重视兴办教育事业,以满足宣传教义,研究教理,培养人才的多种需要。各宗掀起了办学之风,有些宗派在大的寺院办学。


各宗建立了许多名称不同的教学设施,如净土宗的“檀林”、真宗东、西本愿寺两派的“学寮”、“学黉”、日莲宗的“谈林”、曹洞宗的“栴檀林”等。各派都出了一些著名的学僧,对本派所奉的教义在理论上进行解释、论证、使之进一步系统化和深化。各派对修学的内容、修学的顺序与阶段、修学的时间及所获得的学位都作出了详细的规定。其中一些学校,在近代发展为大学。


另外,江户中期以后对人的尊重和人本身是平等的观念日益发展,平民教育得到提倡。此时,在寺院发展起来的寺子屋成为进行平民教育的主要教育设施。寺子屋发源于室町时代后期(15世纪),是寺院开办的专门为平民子弟开设的初等教育机构。当时,寺院已经开始实行一定的世俗教育,许多武士家庭和少数平民家庭把子弟送到寺院。


到了江户时代,武士子弟纷纷前往学者的私塾和幕府或藩设立的学校就学,只有平民子弟仍在寺院学习。因当时的大寺院主要致力于培养僧侣,实施这种世俗教育的一般是一些小寺院。随着庶民教育要求的不断提高,就学儿童大量增加,小寺院已经难以全部容纳。为此,一些武士、浪人、神官、医生和有能力的庶民等开设了实施初等教育的民间教育机构,这些民间教育机构也被称为寺子屋。教育内容重视实用,进行读、写、算的教育。儿童通常六七岁入学,学到十至十三岁开始当学徒,学习年限一般为四五年。


寺子屋的学费是“随意”交纳,即没钱人家可以送一盒饼干或扇子聊表心意,农家也可以送自家栽培的新鲜蔬菜,有钱人家才包红包。学费一年仅收两次,这也是“随意”。当时的老师算是一种“义工”,老师的回馈是世人的“尊敬”。而平民对孩子的教育观念则是“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的“公益回应”,有钱人家多包一点的话,没钱人家就不用担心孩子将来会是个文盲了。


寺子屋在日本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明治维新后日本普及小学与幕府末期寺子屋的繁荣发展密不可分。“明治五年颁布学制,以后在很短的时期内能够在全国开设小学,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江户时代寺子屋(私塾)的普及。”幕府末期全国共有15,000余所寺子屋。在江户等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区,儿童的就学率就很高。据统计,1848~1860年,江户的平民子弟就学率已经达到了86%,一般小商店店主以上的家庭,其子女几乎100%都上了学。寺子屋实际上起到了某种社会教育工作的功能。


明治时期,除寺子屋向近代的小学校转变以外,在幼儿教育领域还出现了“佛教保育”。在幼儿园和保育所里进行佛教教育,统称为“佛保园”,其教育称作“佛教保育”。


1879年(明治12年)6月东京成立的福田会育儿院是日本佛保园的开端。此后,各地逐渐设佛保园。1929年,全国佛保园的联络机关“佛教保育协会”成立。战时一度瘫痪,1950年重建“日本佛教保育协会”。现有佛教系保育所2560所,幼儿园1696所,总计4256所。仅真宗本愿寺派承办的佛保园就达1000余所,曹洞宗、净土宗、真宗大谷派也均在500所以上。在现代的佛教宗立大学中还专门设有佛教保育专业。


另外,明治后期开始创立的星期日学校是佛教教育机制的另一形式。1905年(明治38年)正式出版教材《佛教修身课本》。1911年(明治44年)高楠顺次郎编出《统一佛教星期日学校教案》。1931年至1935年是佛教星期日学校的大发展时期,战时蒙受很大损失,战后重有起色。1962年“全国青少年教化协议会”成立,着力于星期日学校的复兴、发展工作。日本佛教星期日学校已有2693所,较战前增长55%。其中真宗本愿寺派名列榜首,有794座。


纵观日本历史,可以发现佛教界办教育的传统由来已久,而且佛教教育的范围也不仅仅局限在寺院的出家人,而是广泛深入世俗社会,乃至大力推进了平民的教育。日本现代的佛教宗立大学,多数都能找到其在古代的根源,可见佛教界办学对日本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



 

文化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 上一篇文化:

  • 下一篇文化: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日本百人寒冬泡冰水 祈新年身体

    日本的“混血”文化与“拿来主

    日本女来中国后被彻底征服 嫁给

    日本女孩冬天穿冬裙露大腿内幕

    各地的女生对爱人们的叫法,日

    16个在日本才能享受到的超人性

    广告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