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文化 >> 资讯 >> 正文
日本“少子化”成重大课题 问题难解

原标题:日本“少子化”问题难解(环球走笔)


近年来,有不少日本女性在为结不结婚、生不生孩子、生几个孩子而纠结,日本政府也忧心忡忡,出台了多项措施来促进生育。结婚、生子这些本来属于私生活领域的事情,成为日本社会的重大课题。


日本是世界上少子老龄化现象最严峻的国家之一。2013年,日本65岁以上老龄人口的比例达24%。而同一年,日本总人口减少了24.4万,连续7年呈自然减少态势,且今后仍将持续。“少子化”与日本女性日趋严重的不婚、晚婚、不愿生育等现象有直接关系。


2012年,日本育龄期女性平均生育子女数仅为1.41人。“少子化”给日本综合国力、社会结构、经济发展和人才培养带来诸多负面影响,难怪鼓励和促进生育成为日本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一环。


过去,“贤妻良母”曾是一代又一代日本女性追求的人生目标。当今社会,为何众多日本女性选择不生或少生呢?


首先,战后日本传统家庭制度的巨变带来了生育观的变化。生育不再以传宗接代为目的。充实家庭生活、体验为人父母的乐趣、维系爱情、巩固发展婚姻关系,成为生育子女的新意义。同时,生育也不再是妻子必须履行的义务。在生不生孩子、生几个孩子的问题上,日本女性有充分的话语权。


其次,日本女性社会、经济地位的提高对她们的生育意愿产生影响。越来越多的女性珍惜工作机会,重视自我价值的实现,不愿因过早地结婚、生子而失去工作。在一些女性看来,为生孩子而失去工作或令自己生活水平降低,是很不划算的事。在双职工家庭中,女性往往承担工作与育儿的双重职责,不少人身心疲惫。同时,丈夫在育儿上为妻子分担不够,家庭规模缩小也使祖父母一代在育儿上很难提供帮助。


20世纪90年代以来,就业难、雇佣状况不稳定以及收入缩水影响着年轻人的生育选择。特别是近10年来,日本经济不景气,社会收入差距较大,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倾向于“不婚不育”或“婚而不育”。除此之外,日本养育孩子的费用十分高昂。有数据表明,一个孩子从出生到大学(公立)毕业所需费用为2900多万日元(约合人民币173万元),如果上私立大学,费用则更高。再加上高物价、高房费,一些年轻夫妇“想生而不能生”或“想多生而不敢多生”。


近年来,日本出台了各种法律、政策和措施鼓励生育,包括减轻双职工家庭育儿的困难、增加保育所数量、延长保育所时间、推广育儿休假制度、促进年轻人就业和再就业等。但从生育率来看,这些措施的效果并不理想,日本女性依然“我行我素”,不肯多生。解决日本的“少子化”问题,道路还很漫长。


文化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低生育、低增长社会的好公司什么样?日本企业给你这些答案!
【近观日本】为什么在日本,一个女人可以带好几个熊孩子
在日本 孩子走丢怎么找
日媒:中日跨国婚姻反转——中国高富帅走俏
生育只可鼓励,绝不可强制:看日本如何应对少子化危机
“奶爸”过时了?日本社会不断涌现“反奶爸势力”
早下班也不想回家 日本改革催生“逗留男”
为何日本职业女性工作育儿难两全
日逾半未婚者未曾有“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
调查显示日本职业女性休育儿假最在意上司态度
从幼儿噪音看日本“无缘社会”
无性婚姻是日本人口危机的重要元凶
日本男性休完“育儿假”秒变“窗边族” 升职涨薪机会被剥夺
调查:日本年轻人最想居住的乡村 栃木市斩获第一
评论:日本女性难破职场“天花板”
盘点日本奇葩相亲会:怪招不断 只为遇到你
日本“家庭主夫”异军突起 男士上课学当奶爸
为什么大多数日本女性讨厌回婆家?
最好的爱情,就像这对日本夫妇,把日子过成诗
日本的“女强人与废柴男”
日本超三成女员工遭职场性骚扰 大多选择隐忍
日本诡异山村:放满布偶代替死者永生
日本出现“晚年贫穷预备军” “老有所养”由易到难
日本20多岁男性一半没谈过恋爱 收入低致结婚意愿低
日本20多岁男性一半没谈过恋爱 收入低致结婚意愿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