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文化 >> 其他 >> 正文
日本的防震教育很到位

日本是个多地震国家。据统计,全球每年有10%的地震发生在日本及其周边地区。千百年来,日本人民饱尝了地震之苦。

  1923年9月1日,日本关东地区发生7.9级大地震。地震引起大火,在东京城内烧了三天,大半个城市化为灰烬,致使14.3万人死亡,其中90%的人是被地震引起的大火烧死的,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毁灭性灾难。

  仅在近几十年中,又发生过不少大规模强烈地震。因而在日本防震教育非常深入,防震设备非常普遍。为加强地震监测和研究,日本气象厅在全国设置了3000个监测点,建立了严密的监测网络。

  大地震催生了受过特别训练的紧急消防援助队等救援队伍。一旦灾害发生,他们会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

  日本的防灾教育充斥着报刊、电视、画廊。我们去日本前几天,报载长野县发生了一次地震。到了那里,便见大街上、县厅办公的地方,到处张贴着那次地震的灾情照片与介绍。在高耸入云的世界第一铁塔——东京塔里,专门有一个展厅介绍地震知识。循环放映地震科教片,信手拈来的画册是地震专刊。

  在日本,有关防震抗灾方面的知识教育相当普及。人们不仅要知道和了解地震等自然灾害,更要掌握相应的防范技能。日本社会的各行各业,经常会举行各种形式的防震防火演习。日本各地还设有许多防灾体验中心,免费向市民开放,供人们亲身体验发生灾害时的实况,了解避难方法。校园、公园、缓冲绿地等公共设施在灾难事件发生时也都能成为避难所。

  从小培养防震抗灾意识,是一个成功做法。如东京都内的小学,每个月都要举行这类演习,以便小学生在真正遭遇地震等灾难时,不但不会慌乱,而且还知道如何规避和救助。

  在日本,人们的防震意识已经渗透到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比如,家里稍高一些的家具,为了防止它在地震时倒下来砸伤人或物,都有专门装置把这些家具与墙壁固定着。而摆放的音响、电视、易损坏的工艺器皿等,在其四角都有防滑的胶皮垫。为提醒人们地震危险时刻存在,位于兵库县南部的野岛断层被保存起来,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北淡震灾纪念公园。

  我们在日本考察期间,无论走到哪里,不管是工厂、旅店还是娱乐场所。在高大的建筑物里,都有醒目的防灾标志,到处可见赫然的红字——“避难口”,并绘有一奔跑的红色人像,红箭头指示着逃遁的方向,给人一种恐怖的感觉。仿佛那里刚刚发生了地震或是火灾。不管楼房里的电梯多么方便,顺着“避难口”所指方向,总可以找到人行楼梯。

  我们在东京新建的现代化游乐场——迪斯尼乐园观光时,还真的使用上了避难口。当我们乘船进行“世界探险”时,船至一个“古城堡”。魔鬼般的军队,正在进行一场夜战,炮火连天、战鼓咚咚,使人毛骨悚然、不寒而栗。

  就在这时,灯光突然亮了,原来游船发生了故障,连环船前进不得,后退不能。只见避难口的大门打开,导游指引我们从“古战场”逃了出来。人们不禁出了一身冷汗,庆幸自己不曾遇难。

  今年3月11日日本地震发生的当日,整个世界都震动了。这犹如一记警钟,告诫人类不可妄自尊大,不可无止境地向自然索取。明天的历史还会继续,世界仍会如常地运转,我们可能永远无法知道哪天地球将会停转,但我们可以做的是更加善待这个星球,善待周围的人们,以谦卑的心态面对不测的未来。

  (来源:日本新华侨报网;作者:笑尘)

文化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日本大地震一晃八年,福岛发生了什么变化?
日本人的舍弃之道
日本的建筑物为什么能百年防震?请看看这些细节!
东日本大地震灾民元旦看日出 祈愿重建与幸福
“圣诞老人来了100人!”向日本东北地震灾区民众传递笑容与梦想
地震过后的日本
日本地震如何自救避险?这些常识很多人都不知道!
地震来了,10条告诉你处在地震带的日本人是如何面对地震的
避难6年后 福岛县村民返乡参加成人节仪式
日本震后河水逆流疑海啸前兆 震后救人的原则是什么?
揭日本奇葩任性“习俗” 国人直呼无法接受 共用浴缸
日本的防震减灾教育体系
防灾减灾日 看日本如何打造完善的防震减灾系统
太淡定了 地震瞬间,日本餐厅发生的惊人一幕!无人逃命
汶川一震就倒的学校,在日本最安全
地震瞬间日本餐厅发生的惊人一幕! 信任的背后承载质量
日本熊本抗震救灾有新特点
在日本“防灾达人”是如何炼成的?
日本的房屋为什么震不倒?
日本地震后物价不升反降?
日本学校无惧强震的启示
记者观察:日本人面临地震时的镇定源自对防灾机制的自信
惊叹!地震都震不倒日本的房子 抗震能力满分
中国学校在毒地上建造 日本学校在地震中不倒
大地震发生时日本人在干什么想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