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文化 >> 其他 >> 正文
日本画家平山郁夫

本文作者与平山郁夫在敦煌写生

  卷起如此的时代风云,需要有怎样的智慧和魄力呀
    
    人们常说,当你站在一个新的世界面前,你第一眼见到的,就是你走进这个世界的大门。而平山郁夫先生,正是我到日本后认识的第一个大画家。
    
    为了留学,我来到东京,因为离开学还有数日,我就在大使馆住下了。大使符浩是一位儒雅的人,与日本文化界人士过从甚密。在我住下后的第二天早上,他告诉我,平山郁夫先生要来拜访,让我也见一见。下午,我随着大使走进会客厅,只见平山郁夫先生已经到了。我眼前是一位戴副眼镜、彬彬有礼的人物,虽然我一句日文也不懂,但是他那极富磁性的柔和的声音却吸引着我。从他们的交谈中我得知,虽然那时“文革”刚结束不久,平山先生已经开始了频繁的中国旅行。当我和他握手言别的时候,他对我说了许多叮嘱的话,俨然已经是先生对待学生。我忽然注意到他的眼睛里笼罩着一种苦涩的神情,这种神情让我感觉到,这是一位经常陷入沉思的哲人。
    
    我到日本的时候,正赶上日本的美食时代,日本的泡沫经济已经开始显现,吃喝奢靡之风日盛,物质生活越来越西方化。令人咋舌的是,西方娱乐文化像洪水般涌进,而刚从战后的疲惫中挣扎出来的日本社会则不分青红皂白地接受。与此同时,日本人的内心也出现了严重的失落感,他们对这种现象有怀疑,有不安,甚至产生了自我否定的情绪。自我否定是最能蚕食心灵的,心灵被蚕食的痛苦靠物质的给予是无法疗治的。正是平山先生探索和求知的努力,逐渐清扫着被物欲尘蒙了的日本人的心田。
    
    平山先生是我熟悉的人当中惟一一位直接受害于广岛“原爆”的人。他当时还不到十岁,虽被疏散到市郊,但离“原爆”中心不到13公里,从而受到了原子能辐射。最让他痛苦的是,留在城里的亲人、亲戚死伤大半,他最亲爱的哥哥也死在了原子弹爆炸中。我曾见到过他谈及此事时的眼泪。若干年后,他从充满死亡阴影的广岛来到东京艺术大学就学,他在这里看见了一片绿色,那些绿树浑身涌动着强烈的生命;那生命给他的感动是他内心复苏的契机。同时他也发现有一种病比原子病更可怕,那就是对和平的绝望。他决心以画笔来追求和平。他的友人曾劝他创作“原爆”后的广岛,但他没有去画惨绝人寰的景象,而是创作了一幅轰动当时的作品——佛教传来。画面上唐玄奘穿着白衣,骑着黑马,在繁茂的印度花木中缓缓前行。玄奘取经的史迹感动了他,玄奘的使命感更坚定了他的志向;是这共鸣,使他开始了“丝绸之路的行旅”的伟业。平山郁夫的精神情感像泉水一般流进了日本人的心田。溯源求本,返归原点,追求和平之旅,在日本渐渐形成了一股文化热潮,关于丝绸之路的历史和遗迹的介绍铺天盖地,先生的创作也成了全社会注目的焦点。每当先生的画展开幕都人满为患,等待入场的观众排队一直排到大街上,同时去中国敦煌的旅行也达到了高潮。日本国家电视台NHK在先生的协助下拍摄了史无前例的大型系列记录片。有位日本学者把日本人对丝绸之路的感情称为“苦恋”。这苦恋之情是平山先生诱发并引导的,卷起如此的时代风云,需要有怎样的智慧和魄力呀!
    
“愿望是画家创作灵感的源泉。没有强烈的愿望,仅凭技巧是不可能进行创作的”
    
    日本有许多艺术院校,可是只有东京艺术大学的平山郁夫研究室与中国的文化艺术有关。平山郁夫研究室,又名敦煌研究室,这是我最想去的地方。与平山先生第一次见面后,就似乎有约,所以当我在武藏野美术大学的硕士课程一修完,就考进了平山研究室。我入学不到一个学期,恰逢先生要率文部省的考察团前往敦煌,先生说带我一同去,这可让我高兴极了。说起来真惭愧,那时我非但没有去过敦煌,而且对敦煌也一点不了解,敦煌对于我仿佛是梦幻般遥远的异域。我先期回国省母,后赶到兰州与先生一行会合,然后到酒泉,再向敦煌进发。
    
    进入戈壁滩,眼前的景色让我大失所望,只见一望无际的沙丘,单调一色的柔缓的起伏线条,有时连风声都没有,堪称“死寂”。先生看见了我失望的表情,什么也没有说,下车后拿起速写本,让我跟着他去写生。我好纳闷,心想先生已经来过许多次,为什么还这样兴致盎然?我拿着速写本,拎着一个热水瓶,跟着他走进沙丘,只见先生找到一个合适的丘顶,席地而坐,立刻开始画起来,在强烈的阳光下丝毫没有一点儿倦意,越画越专注。受到感染,我也坐在先生身后不远处埋头画画,可是,当我抬起头来,发现先生从我的眼前消失了。我立刻跑下沙丘去寻找,足足跑了好几个沙丘,才看见先生匍匐在一个沙丘下面。我急忙跑过去,原来先生正对着一朵蓝色的小花作写生。这真是一朵不可思议的小花,它单薄、娇嫩,长在一根细茎上,就像是插在沙里,周围竟没有一点儿小草。先生画完后合上速写本,长久地默默地望着小花。先生注意到我已来到身边,便微笑着说:“我相信,不会有人对这朵小花的生命力不感到惊讶的。在这好像不会有生命存在的环境里,它竟开得如此欣欣向荣,它的生命是从哪里来的?其实我们都误解了,这里实在是一个充满生命的环境,这朵小花是和其他无数的生命联系在一起的,只是不被我们平常的眼睛所看见罢了。这让我特别激动。”先生的话像有魔法一样,使我眼前的景色为之一变。它们不但是有生命,而且是有大生命的。我的脑海里不知不觉地浮现出先生的大画《流沙净土变》,画面是一队驼帮静静地走在广袤的沙漠上。以前我对这幅画一直有些不理解,觉得它太安静太单纯,缺少戏剧性。现在我终于懂得了先生创作此画的真意了。他画的不是眼前的风光,而是他心中的壮景。因为他听见了千年不断的驼铃,看见了千年不灭的足印。先生此画的手法非常有趣,它既不是写实,又不是写虚,画面虽然十分鲜明,但画中的景物却没有清晰的轮廓,站在画前,你越想看清楚,就越被一种无形的力量带入幻境,越吸引你去追寻它的真髓。

[1] [2] 下一页  尾页

文化录入:贯通编辑B    责任编辑:贯通编辑B 

  • 上一篇文化:

  • 下一篇文化:
  • 相关文章

    日本人口不断减少,女多男少,老龄化严重,真实情况令人担忧
    日本一寺庙,金碧辉煌,被誉为“土豪”
    日本96岁尼姑,整天吃肉喝酒沉溺男色,彪悍人生不需要过多解释
    日本的贫富差距为何这么小?
    大阪万博纪念公园“红叶节”开幕 红叶与日式庭院交相辉映
    草间弥生作品亮相“四叶草”
    日本西友、丸井们是如何对待自有品牌的?
    日本西友、丸井们是如何对待自有品牌的?
    一本书了解日本人眼中的“私摄影”
    38条冷知识,让你更加了解日本
    日本唯一存活1442年公司,从隋朝到现在,只做一种偏门业务,依然强大
    为什么日本的出租车上偶尔会看到“SOS”?
    为什么日本工薪阶层也能住独栋“洋楼”?
    96岁的日本尼姑吃肉饮酒,沉迷男色,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
    处女率超高的日本,真是一个低欲望的社会?
    经济高增长,日本女性为何回家做主妇?
    日本人是如何保持健康的?4个“小秘诀”多学习,或帮助身体长寿
    为何日本性同意年龄只有13岁?
    对日本人来说有什么奇怪的中国食品,让他们兴奋?
    日本艺术家長坂誠展 油画人物作品选
    日本的“抠门”饭店,营业三十年,卖一种食品,还是中国传去的
    日本有2个地方禁止女人入内,1个因为歧视,1个则是为保护女性
    从硬汉风靡到娘炮盛行,日本的“娘炮文化”,美国曾是推手?
    【日本杂学】日本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使用筷子的?
    为啥日本的交通事故最少?其实原因很简单,不过我们很难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