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文化 >> 其他 >> 正文

武士在日本社会受到的普遍尊崇

作者:未知  来源:在日本   更新:2007-12-26 11:50:31  点击:  切换到繁體中文

 

日本有句谚语“花数樱花,人数武士”,表明了武士在日本社会受到的普遍尊崇。武士精神对日本国民性的影响至深至远。11世纪前後以杀伐为职业的武士阶层崛起於日本社会,成为以後近千年中最为活跃的社会阶层。江户时代武士文化吸收朱子学的名份观念,倡导与发展了“得主尽忠、交友守信”、“尽忠孝,常住死“的伦理观,形成为武士道。武士道从伦理关系上加固了武士阶层,同时具有了独特明确的思想特征,它使得武士在嗜杀尚武的同时又讲求忠孝信义,举止儒雅,从而在血泊与文墨、刀剑与纸笔之间达到心理平衡。而儒雅之风并未使武士怯懦苟且,反使之强化了嗜杀之性,变得更加酷虐冷血,甚至为试刀、练剑而经常无故砍杀路人。作为四民之首的武士阶层享有许多特权,他们的思想与行为模式成为全民族的楷模而受到敬畏崇仰,由此日本国民性打下了深刻的刚勇尚武的烙印。

武士文化的思维模式多变而复杂,崇尚刚猛,有恃强与冒险的性格,非理性地迷信武力;服膺强者,蔑视弱者,敬畏主君,相信优胜劣汰弱肉强食的法则;其行为方式与价值选择倾向於极端化,炫耀武力,以力服人,向世界索取。武士道体现了典型的“耻辱文化”,为了面子可以不顾一切甚至无视客观事实,相信“精神长住,灵魂不灭”;为追求名誉可以不择手段。其价值伦理认为,人的双重性格不是“天理”与“人欲”、“善”与“恶”的对立,而是“柔顺”与“刚猛”两个同属善的范畴构成,前者用於处理与上级、集团内部、敬畏的强者之间的关系,後者用於对手。这种理念造就下的人,在集团内、在和平时代,是忠顺慈孝的良民,在战时尤其在国外,就会成杀人不眨眼的屠夫。日本国民性中的尚武、施暴、好斗、不怕死、不认输的特徵与这种武士文化息息相关。

武士道的精髓就是忠诚,其次是勇敢,这是尚武传统与禅宗结合的产物。“武士道就意味着死”。武士的自尊意识极为强烈,视名誉重於生命,为了荣誉可以不顾一切,以至於切腹自杀。武士其人生理想便会追求如樱花一般的境界,在短暂的人生中轰轰烈烈抛洒热血於疆场,以报效主君。他们理想的生活是所谓“血泪生活”即勇敢与忠诚。这种生活追求如同樱花一般适时灿烂开放,寂寥洒脱,然後很快悲壮凋零,悄然无声。武士的精神境界为日本国民广为向往、憧憬,成为理想的人生模式。而这种人生追求在缺乏道义规范的情况下,极易形成施暴冲动与铤而走险的赌徒心理。这在历史上日本进行的多次对外侵略战争中都有显现。明治维新後,武士作为一个社会阶层消失了,但武士道精神却融入日本国民的灵魂。


 

文化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 上一篇文化:

  • 下一篇文化: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日本百人寒冬泡冰水 祈新年身体

    日本的“混血”文化与“拿来主

    日本女来中国后被彻底征服 嫁给

    日本女孩冬天穿冬裙露大腿内幕

    各地的女生对爱人们的叫法,日

    16个在日本才能享受到的超人性

    广告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