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文化 >> 风俗 >> 正文
日本震灾男女(人生百味)

1995年阪神大地震时促成不少男女的良缘,但是也将许多原本禁不起摇晃的夫妇关系震裂撼倒,离婚不少,也有原为“家庭内离婚”的夫妇,则因共患难而复原成为家庭内再婚。1995年震灾后,许多男女因为庆幸自己能同时浩劫余生,所以便马上求婚,有的不一定有交往,却因为慰问而重相逢,两人均想化悲为喜,一举成婚。不过震灾后几年的现在,对于亢奋状态时缔结的震灾婚姻,也有已经开始发生疑问的。
    人在天灾地变瞬间的反应是最为本能的。遇上震灾,便真的考验人的选择,许多“假面夫妇”的面具往往一口气便遭撼摇剥落。阪神大地震后,许多妻子表示,“在摇晃得最厉害的时候,他根本不管我”,“分配给家人的饭团,他一个人全先吃了,令我心灰意冷”,“他老了我会看护,但是我倒了,他还会照顾我吗?答案当然是NO”。
    震灾让人不必再顾及世间体面,尤其是住在避难所或简易住宅中,人是不需再为虚无遥远的面子问题所束缚、忍耐,因而相继出现震灾离婚,震灾考验一切。
    女人在这种时候是最想确认和男人的爱情及信赖关系的,许多女人认为:“我的身边虽躺着人,但却是最遥远的存在,二心二体。”即使不离婚,夫妇关系也近乎破灭。东京电视的《开运鉴定团》节目,便有主妇拿只古瓶希望鉴定,她很生气地说:“地震来时,我先生只顾这只瓶子,完全不管我。”鉴定结果只有40万日元;也有男人在震灾后,拼命回到坍塌的房里抢救自己心爱的热带鱼。
    震灾让人率直地活下去,不再忍受婚姻的忧郁。有的女人说:“他平时便摆大男人样,事事要我服侍,而到这种关头,还什么也不动。”神户坍房率较高的芦屋市、西宫市已经相当都会化,男人大都只会上班,缺乏现实生活能力,排队张罗吃穿的能力不如女人,但依然想过丈夫主导型的生活。
    当然也有原已冷淡的夫妇因为大难不死而产生新的联系,同心重建家园,而形成所谓“家庭内再婚”,和好如初。震灾地群集了许多志工,年轻男女早晚为同一目标努力,沟通而生情。现代生活要寻得这样没有其他娱乐活动干扰的绝缘环境,还相当不易,志工间传喜讯者亦不少。
    震灾更改变人生观,尤其是对金钱物质的价值观。许多日本人在震灾后将生活必需用品降至最低限度,豁然达观;许多原本游手好闲的人在浩劫后决定认真地活,而原本认真的人反而觉得人生无常,不如寻欢作乐一番。
    阪神震灾后,危楼鉴定士在各处民房张贴红卡、黄卡及绿卡。全家惨淡经营而维持下来的家,往往遭鉴定士贴张红卡便说不能使用,禁止进入,全家的人生设计完全走样。而黄卡是表示必须充分注意,其实也不过是表示当局不负责而已;绿卡则表示安全。也有居民执拗抗议,从红卡一再更改而变成绿卡的。
    我的朋友洁子说:“男女关系不知道是否也有危楼鉴定士。禁得起主震,却禁不起余震的爱情,是否也应该贴张红卡,禁止外人进入。倒塌之前的男女关系往往最容易有人想介入,而一扯就倒。”爱情耐震度有多高,其实和房子一样,都是楼主本人最清楚,而且谁都对别人的鉴定不服气。但是鉴定是一个契机,因此清算而拆掉危楼的人也不少。刘黎儿文《作家文摘》

文化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日本人口不断减少,女多男少,老龄化严重,真实情况令人担忧
日本一寺庙,金碧辉煌,被誉为“土豪”
日本96岁尼姑,整天吃肉喝酒沉溺男色,彪悍人生不需要过多解释
日本的贫富差距为何这么小?
大阪万博纪念公园“红叶节”开幕 红叶与日式庭院交相辉映
草间弥生作品亮相“四叶草”
日本西友、丸井们是如何对待自有品牌的?
日本西友、丸井们是如何对待自有品牌的?
一本书了解日本人眼中的“私摄影”
38条冷知识,让你更加了解日本
日本唯一存活1442年公司,从隋朝到现在,只做一种偏门业务,依然强大
为什么日本的出租车上偶尔会看到“SOS”?
为什么日本工薪阶层也能住独栋“洋楼”?
96岁的日本尼姑吃肉饮酒,沉迷男色,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
处女率超高的日本,真是一个低欲望的社会?
经济高增长,日本女性为何回家做主妇?
日本人是如何保持健康的?4个“小秘诀”多学习,或帮助身体长寿
为何日本性同意年龄只有13岁?
对日本人来说有什么奇怪的中国食品,让他们兴奋?
日本艺术家長坂誠展 油画人物作品选
日本的“抠门”饭店,营业三十年,卖一种食品,还是中国传去的
日本有2个地方禁止女人入内,1个因为歧视,1个则是为保护女性
从硬汉风靡到娘炮盛行,日本的“娘炮文化”,美国曾是推手?
【日本杂学】日本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使用筷子的?
为啥日本的交通事故最少?其实原因很简单,不过我们很难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