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日本的离婚率一路攀升,每年均有28万对夫妇离婚,而且年年都创新高,平均不到两分钟便有一对夫妇离婚。由于离婚的人越来越多,日本人不仅对离婚不再大惊小怪,离婚的经验不再被视为负面因素,年轻人中间还开始流行“离婚典礼”。
此外,由于日本女性在离婚后往往要处理许多善后事务,如改回原来的姓氏等,还有身心适应方面的问题,因此有人提出,既然结婚的人有法定婚假,离婚的人为何就不能有“离婚假”呢?
离婚照上两人背靠背
前不久,日本一位在汽车公司工作的26岁男性与妻子举行了“离婚典礼”,发出的请帖是两人背对背微笑的照片,宣布“我们离婚了”,然后招待亲朋好友参加自己的离婚典礼。他们在典礼中表示:“我们两人的结婚像是同性朋友住在一起一样,性关系也很平淡,没有激情。而且我们两人都不想要孩子,因此两人分手并不会觉得失去什么。”
离婚典礼比结婚热闹
现在日本年轻人的结婚典礼都十分简朴,连一些著名的偶像派演艺界明星也不例外。可能只有新郎和新娘两人和双方家人参加,仪式也非常简单。相比之下,离婚典礼倒显得更隆重。离婚者不仅大张旗鼓地发请帖、办宴席。当然宴席不是结婚安排的大饭店,而是和好友们常常聚餐的餐厅等,也有人回到大学的餐厅。有时他们一次邀请上百人,将宴会办得像学生时代的集会一般。在离婚典礼中致词的亲朋好友往往表示祝贺和羡慕之意,因为结婚等于被判处终身徒刑,所以羡慕快乐离婚的人重获自由。
卡拉OK中有离婚曲
日本的卡拉OK中也有许多表现离婚后心情的歌曲,如“分手的杉树”,“分手后依然喜爱的人”等。大家经常会在餐后唱唱这样的歌。当然,离婚典礼要办得大家都满意也得遵循许多原则,如双方要心平气和,不能互相攻击,不能提起不愉快的经历等。
最后一幕是退还戒指
典礼结束时,双方还会像在结婚典礼上一样,向双方的父母献上一朵花。但是这时说出来的话却变成:“爸爸妈妈,很对不起,我们离婚了,但这并不是坏事。”也有的父母或是亲戚拒绝参加这种离婚典礼,尤其是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人。他们无法认可离婚,更不用说是离婚典礼了。
离婚典礼的最后一幕是双方都把戒指取下来。这种落幕的方式让人觉得有点儿凄凉。但无论如何,参加典礼的人都有了不少收获。他们至少可以从中学习到:不适于结婚的人不能轻易办理结婚登记,没有协调性与忍耐的人终将分道扬镳。
办手续去离婚学校咨询
东京一个家族心理研究所开设有一所离婚学校。研究所所长池内弘美表示,有不少女性都为离婚善后手续而前来咨询。结婚时自己愿意选择夫姓,离婚后也可自愿选择用那边的姓。如果要改回婚前旧姓的话,那自然会有烦琐的手续。所以不管怎么说,结婚和离婚都不是一件小事。
日本的离婚典礼 比结婚还热闹
文化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相关文章
日本人口不断减少,女多男少,老龄化严重,真实情况令人担忧
日本一寺庙,金碧辉煌,被誉为“土豪”
日本96岁尼姑,整天吃肉喝酒沉溺男色,彪悍人生不需要过多解释
日本的贫富差距为何这么小?
大阪万博纪念公园“红叶节”开幕 红叶与日式庭院交相辉映
草间弥生作品亮相“四叶草”
日本西友、丸井们是如何对待自有品牌的?
日本西友、丸井们是如何对待自有品牌的?
一本书了解日本人眼中的“私摄影”
38条冷知识,让你更加了解日本
日本唯一存活1442年公司,从隋朝到现在,只做一种偏门业务,依然强大
为什么日本的出租车上偶尔会看到“SOS”?
为什么日本工薪阶层也能住独栋“洋楼”?
96岁的日本尼姑吃肉饮酒,沉迷男色,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
处女率超高的日本,真是一个低欲望的社会?
经济高增长,日本女性为何回家做主妇?
日本人是如何保持健康的?4个“小秘诀”多学习,或帮助身体长寿
为何日本性同意年龄只有13岁?
对日本人来说有什么奇怪的中国食品,让他们兴奋?
日本艺术家長坂誠展 油画人物作品选
日本的“抠门”饭店,营业三十年,卖一种食品,还是中国传去的
日本有2个地方禁止女人入内,1个因为歧视,1个则是为保护女性
从硬汉风靡到娘炮盛行,日本的“娘炮文化”,美国曾是推手?
【日本杂学】日本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使用筷子的?
为啥日本的交通事故最少?其实原因很简单,不过我们很难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