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日本的垃圾分类真是个“技术活”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9部门近日印发《关于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通知》,决定自2019年起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并明确,到2025年底前,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将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
硬件设施是一方面,但垃圾分类还需要每个人的积极参与。日本在垃圾分类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关键原因是其为所有居民建立了一套详细、科学的垃圾分类行为规范。
科技日报记者从网上找到了一份日本静冈县长泉町发布的《垃圾丢弃方法便利手册》(以下简称《手册》),发现日本的垃圾分类真是个“技术活”。
分类详细,处理方法操作性极强
《手册》将家庭垃圾分为可燃垃圾、塑料垃圾、不可燃垃圾、塑料瓶、有害垃圾以及资源物资,其中塑料垃圾包括塑料容器包装盒及其他塑料两种,不可燃垃圾包括小型家电、破损垃圾、填埋垃圾三种,塑料瓶与有害垃圾分为塑料瓶和荧光灯管、干电池等有害垃圾两种,资源垃圾分为金属类、玻璃瓶、废纸、布类四种,共有5个大类,12个小类。
此外,《手册》还包括长达10页的“分类区分与丢弃方法要点”,详细列出了日常生活所需的数百种物品所属的垃圾种类及处理方法。大到储物柜、椅子等家具,小到插花泥、图钉、橡皮擦等小件,统统囊括其中,“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它列不到”。
《手册》针对每类垃圾规定的处理方法可操作性极强,绝无模棱两可,堪称“一册在手,垃圾分类不愁”。比如,木质家具需拆解成一定长度、捆扎后再丢弃;画笔需取下上面的金属部分,当成资源物资与其他部件分开处理;牛奶等纸盒需水洗后剪开,用纸绳捆绑后丢弃;干净、没有破损、两只齐全的袜子是布类资源物资,其余的则是可燃垃圾……
不能想扔就扔,收集时间很严格
除了说明能扔的垃圾怎么分类,《手册》还严格规定了因常规手段难以处理、填埋燃烧易导致污染而不能丢弃的垃圾,并将其分为“由经销商、专业人员接收的物品”和“商业类垃圾”两类。
前一类包括轮胎、电池、摩托车、特殊药品容器、油漆涂料、农用塑料膜、废油等。居民需与这些物品的经销商、销售店联系或交予专业人员处理。后一类则分为工业废弃物、医疗废弃物、塑料类及商业类一般废弃物四种,相关企业无法自行处理的需委托工业废物处理专业人员,能燃烧的也可直接送至焚烧站。
除了上述规定,《手册》特别说明,家庭生活产生的医疗废弃物,可能导致垃圾分类、处理操作员受伤甚至感染。因此居民需将其送到“接受诊疗的医疗机关”。
另外,垃圾并非“想扔就能扔”。居民必须在收集日上午8点前将垃圾放于指定的收集场所,而且不能在前一天晚上就丢弃垃圾。其中可燃垃圾每周收集两次,塑料垃圾每周收集一次,不可燃垃圾、塑料瓶和有害垃圾、资源物资每月才收集两次。
充分回收利用,不放过资源物资
日本的垃圾分类制度非常重视垃圾的回收利用,资源物资这一分类就充分体现了垃圾的回收利用。
《手册》对什么垃圾能回收、怎样回收规定得相当具体。例如红花、玉米、橄榄等植物煎炸油可回收生成生物柴油;由金属和塑料制成的物品,金属含量超过一半就属于资源物资;破旧雨伞也要去除伞面,留下金属伞骨作为资源物资。
《手册》特别强调了废旧电脑和手机的回收利用。居民废弃电脑需与生产商联系回收事宜,之后对电脑打包并贴上发票,同时生产商会联系当地的邮局上门取货。手机中含有金、银、镍等稀有金属,居民也不能随意丢弃,必须送到最近的经销商免费回收。
《手册》还专门说明,按照日本家电回收法,处理电视机、空调、冰箱、冰柜、洗衣机、干衣机这六类家电,消费者需负担回收利用费和收集搬运费。居民可通过四种方式废弃上述家电:一是在购买新机时交给商家,商家必须接收;二是直接交付给之前购买的卖家;三是自行送到家电生产商指定的接收场所;四是委托有资质的废弃物处理单位。(胡定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