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吃西瓜的时节,身在日本的我是垂涎不已。
在日本历史,水果一直是比较“高贵”的存在,西瓜特别贵,其他水果不仅种类比较单一,价格也不菲,不是华人都有“吃不起”的感觉。
我走进家附近的一家商店一看,丑橘约合34元人民币/盘(3个),大西瓜100元人民币/个,大哈密瓜约合73元人民币/个。
由此,不得不试着了解下为什么日本水果这么“珍贵”呢?
首先,从政策上来看,日本政府保护本国农业和保证农民收入。
不同地区农民们有权利要求和就近、就远的城市人口差不多的薪资水平。为了帮助农民获得高收入,日本对进口农产品施加高关税,还有直接补贴,政府对消费者收税,再补贴给农民。
据说果农的平均年收入达到了600多万日元(36万人民币左右),而上班族平均年收还不到500万日元(30万人民币左右)。
其次,从地理来看,日本劳动力少地少,产量有限,农业组织统一运营。
日本土地少,农业禀赋差,日本的农业种植基本就是满足当地和附近区域的需求就可以了,农户在种植时并没有想要“销售到全国去”的想法。日本农协就是在这种“量产原则”影响下应运而生的,协同农民一起抵制农产品进口,将农民生产的农产品收集起来,进行集中贩卖。
至今,日本也没有向美国、中国、东南亚等地完全开放农产品市场,也未达成相关自由贸易协定。
在销售过程中,为了调整供需和提高附加值,农协还要对农产品进行适当加工。高价售卖给农民增加了利益,也为农民省去了自行寻找收购商的麻烦。
另外,日本人工费贵,在东京时薪1000日元左右,种植工如果按时薪计算,每天工作八小时获得8000日元,折合人民币480元,高额的人工费支出也是高价格的原因之一。
再次,从销售策略来看,日本重视水果品牌效果。
既然保证并且获得了足够的种植回报,日本农民就想方设法提高水果的品质与口感。
日本农民为了产出最优质的水果,不断提高资金投入,水果种植成本高,比如哈密瓜完全实现温室培养,气温、湿度都控制在适合哈密瓜成长的最佳状态。
日本在超市里出售的水果,外观上整齐划一,美味可口,基本上都是挑选过的,很多水果都是论个卖,不论重量。不合格的水果基本就是淘汰,或折价卖出,或制作成其他食物原料。
很多水果上有赏味日期,这个“赏味日期”并非食品的保质期,而是建议品尝的最佳时期。
另外,日本农产品一直强调品牌价值,水果根据产地,有名如:青森的苹果、山形的樱桃、北海道夕张的蜜瓜、枥木县的草莓等;根据水果特点,有名如:“世界一号”苹果,每个都在一斤以上,果实大且果肉爽脆多汁,被称为“世界第一苹果”;供观赏的“四角西瓜”,又被称为“正方体西瓜”;有着草莓界的白富美之称的“初恋之香”白色草莓;天价“太阳之子”芒果等等。
文/东京居住的家庭主妇吴超群(岳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