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文化 >> 资讯 >> 正文
日本美术馆这样办“壕”展



《一杯酒》



《持琵琶的女人》



《倒牛奶的女仆》


◎王加


若近期到日本东京游玩,在上野公园目睹熙熙攘攘却井然有序的长队时,千万别觉得大惊小怪。这并不是什么打折促销活动,而是一场一票难求的西方经典绘画大展正在上野之森美术馆进行。展览名为《与众不同——维米尔与荷兰艺术》,顾名思义,特展的主角自然是仅活了43岁,毕生活跃于小城代尔夫特的17世纪荷兰黄金时代风俗画巨匠,约翰内斯·维米尔。


“9/35”到底是什么?


所有宣传文案上醒目的数字符号“9/35”令人过目不忘。它究竟代表什么呢?


全球范围内现存毫无争议的维米尔作品仅有35件,散落在各大博物馆和美术馆中接受艺术爱好者的顶礼膜拜。由于作品的珍贵程度和各大博物馆迥异的规章制度,想要凑齐35张展出绝对是一个“不可能的任务”。比如,美国弗里克收藏馆便有着绝不外借藏品的规定,因此馆藏的两幅《被中断的音乐》和《骑兵和微笑的女子》是永远不可能与其他维米尔真迹“团聚”的。去年在法国巴黎卢浮宫“维米尔与荷兰风俗画大师”特展中,主办方史无前例地将12幅维米尔作品齐聚卢浮宫,等于一个展览囊括这位荷兰黄金时代艺术大师的1/3存世真迹,堪称前无古人。


相比之下,虽然这次东京上野之森美术馆的《与众不同——维米尔与荷兰艺术》在展品数量上稍逊于卢浮宫,但9幅维米尔先后到访东京不仅是日本首次大规模的维米尔展,甚至在全亚洲范围内前所未有。相对于卢浮宫“全球四大博物馆之一”的号召力和本就拥有《纺织女工》及《天文学家》两幅珍贵馆藏作品这样得天独厚的优势,作为一家私立且并没有固定长期陈列的上野之森美术馆,能够举办如此重量级的维米尔特展更显得难能可贵。


整个展览分上下两期。展厅中始终维持8幅维米尔作品,其中一幅《戴红帽子的女孩》会在展览前期展出至12月20日,另一幅《老鸨》则在后期1月9日开始展出至展览结束,共计9幅。荷兰阿姆斯特丹国立博物馆《倒牛奶的女佣》、苏格兰国立美术馆《基督在马莎和玛丽亚家中》、爱尔兰国家美术馆《写信女子和女佣》、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弹鲁特琴的女子》、柏林画廊《葡萄酒杯》和《戴珍珠项链的女子》、华盛顿国家美术馆《写信女子》和《戴红帽子的女孩》,以及德累斯顿古典大师画廊《老鸨》,9幅维米尔名作分别出借于7家来自全球各地的博物馆和美术馆。考虑到维米尔作品“物以稀为贵”的客观因素及高昂的运输保险费用,有条件且有能力主办《与众不同——维米尔与荷兰艺术》这个在全球范围内首屈一指的西方古典艺术专题展,“9/35”这个数字符号,本身就证明了展览的实力。


众星捧月维米尔


和我最初设想有所不同的是,《与众不同——维米尔与荷兰艺术》特展并不是按照维米尔作品创作的先后顺序以年表式的策展理念来呈现,因为维米尔的9幅作品并非是展览的全部。它的展品组成方式和去年在国家博物馆举办的“伦勃朗和他的时代:美国莱顿收藏馆藏品展”颇为相似。莱顿收藏以11幅伦勃朗真迹为主打,将其老师彼得·拉斯特曼、友人扬·列文斯、前辈弗朗斯·哈尔斯、弟子格里特·德奥、费迪南德·波尔、卡雷尔·法布里提乌斯等人及其追随者串起伦勃朗所影响的整个时代,并囊括了一幅至今尚存在争议的维米尔《维金纳琴前的女子》。


上野之森的维米尔大展,则以活跃于代尔夫特的绘画大师为卖点,辅以除伦勃朗之外的多位各具特色的荷兰黄金时代画家名作来衬托维米尔的独一无二。展览分为肖像画、神话与宗教画、风景画、静物画、风俗画和光与影6个主题,共展出48幅画作。其中,荷兰阿姆斯特丹国立博物馆对展览贡献最大,共出借25件展品,伦勃朗的高徒格里特·德奥的名作《阅读中的老妇人》和费迪南德·波尔《男子肖像》;德奥的弟子加布里埃尔·梅特苏《卖鲱鱼的人》;受梅特苏影响,擅画室内外空间透视场景的彼得·德·霍赫《三个女人和一个男人在屋后庭院》,以及扬·斯蒂恩《家庭场景》和《返乡快乐》均在展览中呈现。此外,出借自哈勒姆弗朗斯·哈尔斯博物馆,步入展览便映入眼帘的两幅哈尔斯作品《卢卡斯·德·克莱克肖像》和《菲恩特洁·范·斯蒂恩吉斯特肖像》也为展览增色不少。展览通过集中呈现这些主题和画风各异的名作,映射出当时艺术市场百花齐放的多元性和包容性,进而提供给观者一个对17世纪荷兰黄金时代全方位的综合认识。


所有维米尔原作均陈列在最后的光与影章节中,走过一个播放原作细节和出借博物馆内景视频的前厅,终于等到了翘首以盼的“正餐”。在昏暗的灯光下,8张维米尔真迹按照U字形占据了展厅的三面墙,正面最长的展墙6幅画作一字排开,过瘾,霸气。观者里三层外三层地在作品前簇拥着,观展环境谈不上舒适,但重点在于身临其境。从早期的宗教题材作品《基督在马莎和玛丽亚家中》到渐入佳境的《倒牛奶的女佣》;再到标志性《戴珍珠项链的女子》,以及相对晚期的《写信女子和女佣》,这份丰富到近乎奢侈的观展体验,对于绝大多数前来看展的艺术爱好者而言,毫无疑问是一生一次的难忘经历。正如展厅主题墙文字最后一句所言:“或许,连维米尔本人都未曾享受过如此一览无遗的视角。”


国民女神为展览录制导览


除了视觉饕餮之外,全套展览营销策略也令我印象深刻。


首先,展览现场并不售票。主办方显然充分考虑到了展览的火爆程度,因此参观者需要提前在网上或者固定连锁店中选择具体日期和时间段进行购票,每日只是在闭馆前主办方会根据展厅内实际情况酌情售卖少量参观票。然而,当我举着票来到美术馆门口,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相同预约时间段的队伍已经排出近150米之远。在队尾有服务人员举着指示牌提醒大家有序排队,并告知排队时长大约30分钟。2500日元一张门票,每隔一小时的预约时段,提前购票需要排半小时才能入场观展,日本观众对艺术发自内心的痴迷可见一斑。


主办方连语音导览都做足了心思,特别邀请被誉为“日本国民女神”的石原里美进行录制,也算是观展过程中的额外噱头。演艺界明星和经典艺术的跨界模式确实值得鼓励与借鉴,而且通过她的解说可以传递出一个信号:经典艺术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并非遥不可及。


免费提供的导览册内含极其丰富翔实的文字内容,包括语音导览使用说明、展厅分区图、展览全部48幅展品简介、维米尔35幅真迹的全球博物馆分布图,以及封底的展览图录和衍生品广告。导览册的上下两端甚至用对应展厅墙面的4种不同颜色来区分主题章节。相比于琳琅满目的衍生品和英文版图录,一本免费索取的导览册其实更能凸显主办方对细节的偏执和用心。哪怕走进展厅时对维米尔一无所知,手捧导览册一圈看下来也会对这位绘画大师的作品有个大致了解。一个策划精良的展览,离不开高质量的展品和高水平的设计理念,更离不开展览之外细致入微的软件配套服务。


文化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感受日本匠人匠心——探访富山县手工艺品展
日本艺术家江上越受邀“Taipei Connections”线上展出
“傅春林日本艺术馆”即将开启
舍不得吃!日本艺术家在面包片上作画超吸睛
舍不得吃!日本艺术家在面包片上作画超吸睛
从王振鹏到姜立纲——日本展出温籍名画
日本3331艺术博览会落幕 艺术家江上越获得藏家奖
云卷云舒凝聚东方神韵 “现代中国美术展·纸”日本开幕
日本3331艺术博览会落幕 江上越获得藏家奖
林胜煌、闵一鸣、林洲、王国建四人个展将在日本福冈展出
“十竹斋东方文化艺术周” 在日焕发中华传统文化生命力
日本盆景大师馆落户如皋花木大世界
“纺美”日本美术名品展
日本著名的“大地艺术节”正式落户桐庐
日本街头最“独特”的艺术,天空中飘着一张脸,晚上看到很诡异!
拥有超高人气的黄金艺术家 克林姆特大展在日本
日本十位当红艺术家 你知道几位?
艺术文化浓郁的日本十大经典博物馆
看了日本的艺术展,就知道中国某些展览是在割韭菜
日本园林源于中国,为什么又和中国园林如此不同?
以日本为例,探讨书法艺术的独立性
90余件日本传统工艺品在中国三峡博物馆展出
东亚文化之都2019丰岛活动前期座谈会在东京举行 
他是日本最“色”的艺术家,照片分分钟挑战你的视觉体验
“杜尚与日本美术”昨起东京展出 首次呈现比较二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