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驻日本特约记者 黄文炜】近年来,随着中日经济合作及在日华人经营企业增多,中国人成为日本人上司不再鲜见,他们之间如何相处也引来关注。 “我经常去国内出差招生,把学校的事务都交给校长、教务主任,日本人工作认真,即使老板不在现场,也没什么后顾之忧。”一家教育机构的华人经营者对《环球时报》记者说:“我让老师们都用微信,这样随时可以沟通。利用微信管理日本人员工很实用。” 不可否认,在中国人上司和日本人部下之间会产生一些文化习惯上的差异。同样是在日语学校,有些华人中层管理人员觉得与日本同事想法差异比较大,或者说有“代沟”。比如,按照日本会社的习惯,部下对上司遵循报告、联络、相谈三原则,但一些身为上司的中国人觉得日本下属事无巨细都要请示汇报,效率低下,耽误工作。中国人上司苦于每天都要与多名部下面谈。 小路在新宿区一所日语学校担任事务局长,他的部下既有日本人,也有中国人,他觉得在工作方法上有必要对中日员工区别对待。中国人习惯于随机应变,而日本人是按照程序做事。小路在工作中能切身体会到中日文化差异,并感觉到在工作责任感和集体意识方面,日本人整体上更强。但每逢节假日,有了什么事却不好去打扰日本员工,相反中国员工则可以轻松联系。 小唐是《环球时报》记者相识的一名中国女性,她于数年前从日本一所名牌大学毕业后,进入东京一家中等规模、与中国有业务往来的贸易公司。由于工作出色,3年后她被任命为部门主管。作为中层管理人员,小唐感到当日本人上司的压力很大,因为日本普通男性员工似乎对女上司总有些抵触,对于外国女上司更是不服气。 据小唐讲,一些日本男性对于男同事恭恭敬敬,但对女同事则有些轻视,这给管理带来难度。特别是一名比她年纪大得多的男下属,往往摆出一副前辈的架势,对小唐布置的工作从各种角度提出刁钻意见,有时还大惊小怪地说:“你们中国人习惯这样做吗?这不符合日本人的思维。” 对此小唐只能冷静倾听,晓之以理:“在公司里,没有中国人日本人之分,大家都是平等的员工,符合公司利益的事应该齐心协力来做。”她努力促使对方接受自己的工作计划。对方若刁难抵触到底,只能请上司出面解决,但如此一来,年长的男同事又会记恨在心。这正是工作上比较棘手的地方。 近来,日本媒体上也不时出现“怎样与中国上司相处”之类的话题。比如有媒体说:中国上司非常要面子,在会议上绝对不能反驳上司的意见;中国有14亿人,中国人多种多样,不要以为自己的中国上司就是中国人的模板;在中国上司面前,不要太谦虚,该显示自己才能的时候不要客气,这样才能得到信任和赏识。 |
记者手记:当中国上司遇到日本下属
文化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相关文章
日本:求职前先了解职场礼仪
一位日本学者看中国古村落拆迁
当中国上司遇到日本下属,奇妙的事情发生了
中年危机并非中国专属 日本:压力让你根本不需要闹铃
德国企业与日本企业的区别
走进日本最著名百年清酒制造厂 听金牌酿酒师讲日本清酒技艺
《环球时报》驻日特约记者著书讲述“风情日本”
独特福利:日本公司为员工建墓地
手记:日本男生靠“游戏力”讨女生喜欢
从奔放到内向,日本怎么了
日本出现“晚年贫穷预备军” “老有所养”由易到难
东京夜幕下的“隐形人”:不卖艺不乞讨
日本女性一生离不开珍珠 珍珠成为着装点睛之笔
监管医药广告国外严字当先 日本:“奇葩”规定设诸多禁区
日本大妈是类“特殊”人群 善解人意又趣味十足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坚持“慢工细活”不浮躁
日本二手店“售卖”人生真谛
日本灯笼“诉说”店主心事
日本和服版型雕刻师的花样人生
日本想告别加班文化不容易 传统惯性成变革阻力
日韩为“樱花正统”打口水仗 专家:源于中国
日本“昭和人”和“平成人”有哪些“代沟”?
日本的“千年神物”和纸 被细分成上万种类
文库本 日本人的阅读神器
日“外国人不得入内”现象调查 和民族文化有密切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