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旅游的盛行,国人开始走向海外,变得见多识广。旅游走出国门,不仅让国人大开眼界,也是国人摆脱做井底之蛙的开明举措,但是仅仅走马观花还是不够的,通过报刊、书籍等增进对其他国家、特别是近邻国家的了解也是必要的。日本比邻中国,两国千余年的交流史记载了几乎是世界上最复杂的“邻里关系”。既是邻居,就无法忽视对方的存在;既是邻居,也免不了“灯下黑”,彼此的一些亮点反而不容易看到。二战后,日本从战败的废墟中走出来,GDP跃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此后又因为经济衰退变得消极,现在又被中国超过。日本人的心路历程堪称坎坷。而今天崛起中的中国,让世界刮目相看,同时也需要全面看待其他国家,其中尤其以日本更值得中国去研究和发现。由《环球时报》特约记者孙秀萍撰写的《风情日本》,就是能够为你了解日本提供大量资讯的一本书。目前该书已经由青岛出版社出版。 作者孙秀萍认为,过分地贬低,或者过分地褒奖,都不利于了解真实的日本。“我非常希望能够不夸张地叙述日本,这也是写下《风情日本》的初衷”。作者还在自序中写到,现代日本的一些生活样式和社会风气,还有独具特色的匠人精神,照顾他人感受的处世方式,都值得借鉴。特别是他们对小事的认真态度,和商业服务的一丝不苟,让你在享受之余,不得不惊叹和佩服。日本人总是在不断创新之中,由此诞生很多先进的理念,和独具特色的新技术,新商品乃至新习惯,然而,日本人又并没有抛弃传统,并试图保留和传承古老的传统。为了让健康而科学的日本料理走向世界,料理专家走进大学和专家教授一起,尝试着把日本料理定量化,科学化,对日本料理进行了科学的分析,证明吃日本料理,不仅有易于健康,还非常便于保持营养平衡。日本料理也成功被认定为世界无形文化遗产。具体可见本书第一部的第一章,帮你了解日本人如何吃出新花样儿。在“地方有奇景”这个专题中,请你随着笔者周游日本各地,享受身临其境的快感。 由于经济的长期低迷,日本人不得不拼命寻找新的市场,发明新技术。逆向思维帮助日本人在几近末路之际,发明出新商品,在夹缝中求得生存。日本的医疗服务也很发达,细致入微。入口就化的药片,让你在没有水的情况下也可以顺利服药。为了减少医疗费用支出,政府制定国民健康计划,并要求企业帮助员工进行健康管理,还有紧急救护APP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生命救护。作者经过采访,感受到人命重于泰山的理念在日本深入人心,而且切实体现在日常生活中。 日本的缤纷生活说不完,道不尽。还是闲话少说,欢迎你翻开《风情日本》的第一页,见识日本另一面的真实和精彩。 |
《环球时报》驻日特约记者著书讲述“风情日本”
文化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相关文章
日本:求职前先了解职场礼仪
一位日本学者看中国古村落拆迁
记者手记:当中国上司遇到日本下属
揭秘日本网民庆幸生在日本的8大优点
中年危机并非中国专属 日本:压力让你根本不需要闹铃
走进日本最著名百年清酒制造厂 听金牌酿酒师讲日本清酒技艺
独特福利:日本公司为员工建墓地
手记:日本男生靠“游戏力”讨女生喜欢
日本人吃不胖并不是因为她们天生自带“瘦基因”
从奔放到内向,日本怎么了
日本出现“晚年贫穷预备军” “老有所养”由易到难
东京夜幕下的“隐形人”:不卖艺不乞讨
日本女性一生离不开珍珠 珍珠成为着装点睛之笔
监管医药广告国外严字当先 日本:“奇葩”规定设诸多禁区
日本大妈是类“特殊”人群 善解人意又趣味十足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坚持“慢工细活”不浮躁
日本二手店“售卖”人生真谛
日本灯笼“诉说”店主心事
大跌眼镜:盘点日本人奇葩特质 最爱米饭?
日本和服版型雕刻师的花样人生
日本想告别加班文化不容易 传统惯性成变革阻力
日韩为“樱花正统”打口水仗 专家:源于中国
太平燕居然也是日本熊本的特产
日本的“千年神物”和纸 被细分成上万种类
文库本 日本人的阅读神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