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文化 >> 企业文化 >> 正文

斯巴鲁日产质检造假30年,“日本制造”到底怎么了?

作者:佚名  来源:新浪   更新:2017-10-30 14:06:32  点击:  切换到繁體中文

 

这绝不是日本制造业丑闻多米诺骨牌的最后一张,光环逐步暗淡的背后,是昔日神话与力竭现实之间的撕裂。


昔日膜拜的对象轰然崩塌,这种突变给人带来的冲击和留下的感叹,必定远远超过强者渐渐又盛到衰的渐变。较之德系“神车”传说的慢慢褪色,日本制造的声誉“中道崩殂”的势头,似乎太快了一些。


高品质、匠心、可靠,这是日本制造业、尤其是日本汽车产业一向奋力打造的主要卖点和竞争优势。如今日系车走向全球,并获得了众多消费者顶礼膜拜,在品质方面的不错表现自然是极其重要的因素。


斯巴鲁日产质检造假30年,“日本制造”到底怎么了?


只是,昔日被捧得越高,现如今就摔得越狠,在众多消费者“无条件”信任日本制造的时代,高田、三菱、神户钢、日产正在挑战着消费者的“信任底线”,比当年丰田“踏板门”尤有过之多倍。


如今,挑战者的名单里又增加了一位新成员——斯巴鲁。


深陷造假泥淖


斯巴鲁,这个号称“日本宝马”的品牌,以小众和特立独行为定位,追求操纵运动,即便是在销量基盘不大的背景下,无论是在日本本土、中国市场还是美国都有相当多的拥趸,而在美国甚至销量超过整个大众集团。


但是斯巴鲁最近却是接连麻烦缠身。


斯巴鲁日产质检造假30年,“日本制造”到底怎么了?


斯巴鲁社长吉永泰之


今年10月8日,日本神户制钢公开表示,大约从十年前开始在其铝、铜加工厂篡改检验数据,并将产以次充好供应给客户,造假产品流入约200多家企业,紧接着丰田、日产、斯巴鲁、马自达等车企先后透露使用了由神户制钢提供的铝制品。


“铝质件是斯巴鲁唯一向神户制钢所收购的材料,虽确认其检验数据遭到伪造,但此物料仅用于打造部分旗下车型的引擎盖,且通过了官方内部的安全检验,符合标准。”随后斯巴鲁针对神户制钢“以次充好”的事件发表了这样声明,并表示会继续调查以确保能采取实时且有效的行动。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还未从神户制钢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完全脱身的斯巴鲁又被爆出了质检问题。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斯巴鲁品牌存在使用“无资格证检查人员”的问题,涉及“质检门”的两家工厂分别为斯巴鲁公司设在群马县的总工厂和矢岛工厂,两者均位于群马县太田市。此次,造假事件与此前曝出的日产造假一样,都是无资格人员在检查记录文件上盖章造假,并且报道指出这样的造假行为已经延续了30年之久。


斯巴鲁日产质检造假30年,“日本制造”到底怎么了?


对此,10月27日晚间,斯巴鲁在日本紧急召开了发布会,斯巴鲁方面表示:“在日本群马县的组装工厂里有大约245名质检人员,在10月1日,有4名没有经过训练的工作人员参与了汽车的最终质检环节。在过去四年中,平均每个月都会有8名无证人员对汽车的出厂进行最终质检,他们实际上只是实习生。”


“目前斯巴鲁已经就此事向日本国土交通省等部门呈交了相关的报告文件,并且将在10月30号举行听证会,在听证会之后决定是否对相关车辆进行召回。”发布会上斯巴鲁社长吉永泰之这样表示。


据悉,此次斯巴鲁欲召回的车辆包括截止到2017年10月3日的近三年以来生产的所有车辆。涉及到的车型包括斯巴鲁森林人、傲虎、力狮、翼豹、XV 和 BRZ等共计25.5万辆,召回费用约为50亿日元(约合2.9亿人民币)。此外,由于丰田86与斯巴鲁BRZ是同一产线生产的,因此丰田86可能同样会受到召回风波的影响。


斯巴鲁日产质检造假30年,“日本制造”到底怎么了?


一直以来,斯巴鲁品牌都以高性能和高安全性著称,其强调为用户带来“安心愉悦”的驾乘体验。今年年初,正值诞生100周年之际,富士重工业株式会社将正式更名为“株式会社SUBARU”,公司名称和品牌名称的统一化,使得斯巴鲁进一步拓展了自身品牌的影响力。然而,在更名后仅半多年的时间里,斯巴鲁便爆发了“神户制钢”和“质检门”事件。虽说,这样的事件对于斯巴鲁具体车型的质量方面影响并不太大,但却使其品牌形象明显受损,进而影响了斯巴鲁品牌的市场份额。


“日本制造”的神话还能撑多久


倘若单从斯巴鲁品牌的角度而言,“质检门”的影响并不算大,但从整个日本汽车业乃至整个日本工业的角度而言,斯巴鲁“质检门”进一步加剧了全球消费者对于日本制造业的信任危机。


自从神户制钢“以次充好”的问题被揭露之后,全球各大媒体掀起了对于日本制造业的声讨。《日本经济新闻》认为,神户制钢所集团下属的4家企业长期使用同样手法造假,说明众多员工认同了企业的不当行为。企业间的交易本来应秉持“不欺”原则,而神户制钢所在所谓“力求达到行业标准”的时候,淡忘了客户间的契约意识,甚至是以欺骗的手段来维持客户,这对日本制造业整体的可信度造成负面影响。


斯巴鲁日产质检造假30年,“日本制造”到底怎么了?


事实上,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日本制造已经遭受了严峻的制造危机,而汽车行业作为制造业的主要板块更是问题频频。在此之前,由高田气囊所引发的汽车安全丑闻,直接导致了全球19家车企召回了过亿辆汽车,创下了迄今为止汽车行业最大的召回案;2016年,三菱与铃木被爆出篡改油耗数据,分别涉及62万和超过210万辆轻自动车,在导致日产趁机控股三菱的同时,再一次引发日本汽车制造业信任危机。


然而,“心机boy”日产在控股三菱之后,也并未吸取三菱“油耗门”之中的教训,采用了无质检资质的员工对下线的新车进行质检违反了日本《道路运输车辆法》。


10月初,日本国土交通省发现,日产旗下六家工厂中五家工厂采用了无认证资格的质检员工进行新车落线检测,这不仅引发了用户的焦虑情绪,还动摇了日本的认证体系。为了最大程度上降低“质检门”的影响,日产欲在日本本土召回2014年1月至2017年9月制造的“NOTE”和“赛瑞纳 ”等38款车型,约合116万辆汽车,其中包括向五十铃汽车、铃木、马自达和三菱汽车进行贴牌生产供货的车辆。


斯巴鲁日产质检造假30年,“日本制造”到底怎么了?


日本制造的崩塌,还体现在各个产业领域。如军工方面,日本空中自卫队F-4战斗机自行起火,被指也和神户制钢有关;一度被神话为“世界第一”的苍龙常规潜艇,因为性能不足接连在澳大利亚和印度招标中落败;英国引入的日本高铁,200公里时速足以在中国高铁面前蒙羞不说,还在首航时出现大面积漏水、延误故障……


日本制造业仿佛一夜之间,关键词从“高品质”转向了“造假”,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根据日本现代文化研究所主任研究员吴保宁和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刘军红等专家的解释,这是由于日本下游企业对上游企业的降低成本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企业内部的追求越来越从市场份额转向利润,强调创利创收、忽视社会责任。


斯巴鲁日产质检造假30年,“日本制造”到底怎么了?


不过,在笔者看来,更为宏观和深层次的原因其实有两点:首先日本民族性格追求极致但难把控大局,能够在一定时间和局部领先,但就算能称雄数年数十年,也无法将辉煌延续百年甚至更久。其次,因为第一个原因日本制造逐渐失去光环,但变形的“耻感文化”又迫使日本企业不惜通过舞弊手段去篡改数据,来维系外在的“颜面”。


第一个因素的典型例子,是川崎重工的最新C-2运输机,尽管从西方采购了一流水平的涡扇发动机,但因过于追求轻量化,舱门地板容易形变,结果实际最大载重不得不比标签值削减20%。而在C-2运输机试飞成功之初,曾有无数光环在身,轻量化的极致就是一大卖点。正因为缺乏对总体的统筹把控,“追求极致”成了笑料根源。


至于“耻感文化”过激引发篡改数据和测试结果,其实从日产和斯巴鲁持续质检造假三十年就可以看出,此类行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日本企业在“诚信”和“荣誉至上”的外衣下,如果不能正确处理好价值取向与概念理解,便恰恰隐藏着舞弊的因子。


斯巴鲁日产质检造假30年,“日本制造”到底怎么了?


反过来,中国制造在走过“山寨”“劣质低价”恶名的混沌初期后,逐渐在产业消费双升级中越发被国内外所接受。以笔者新近因东京车展赴日的经历而言,在日本繁华都市,甚至是品牌官方店,竟然越来越多地出现“日本品牌中国造”的身影。


因追求极致而一时领先,因实力不逮而终现原形,这是日本制造的惨痛教训,也是中国制造崛起的警醒案例。日本制造业的“堕落”不仅体现了全球化大潮下日本经济环境巨变的冰山一角,也是全球制造业洗牌和交棒的伴生现象。


斯巴鲁和日产质检连续造假三十年,这绝不是日本制造或日系车舞弊丑闻多米诺骨牌的最后一张。在日本企业纷纷调整步调的同时,扩张道路上的中国企业必须考量一个重大课题,:如何在规模、成本和产品质量之间找准平衡点。


斯巴鲁日产质检造假30年,“日本制造”到底怎么了?


“日本制造”的光环正在逐步暗淡,中国制造都必须自我升级,乃至崛起。



 

文化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 上一篇文化:

  • 下一篇文化: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日本街头全是豪车?真相也许和

    要出嫁的日本真子公主的25年成

    日本居酒屋的这些“坑爹事” 去

    日本果然奇葩 这些奇奇怪怪的事

    在日本茶馆一个人喝下午茶的体

    从《蜜桃女孩》看日本流行文化

    广告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