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高估了日本“工匠精神”——贯通日本文化频道
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文化 >> 其他 >> 正文
别高估了日本“工匠精神”



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不仅需要技术水平,更需要成本。高度精密的设备、大量时间投入、反复测试优化、人员的精神专注,这些都是成本。在市场上,无论企业把产品做得如何极致,始终都要卖给消费者。价格并不由其生产成本决定,而是由消费者的购买能力决定。价格无法摊平成本,企业就要破产;把价格提升,商品就会变得昂贵,注定只能卖给少数人,企业发展也会受到限制。


因此,企业的通常策略是控制生产成本,生产符合多数消费者需求的产品。标准化的快速量产,最大规模抢占市场,满足消费者基本需求,就是企业要做的事情。


我们能指责企业缺乏“工匠精神”吗?很显然,是消费者指引了他们的策略。只有产品极大丰富,消费者有能力有愿望追求更好,企业才会增加成本,提高产品质量。这时候,他们走到前台鼓吹自己多有情怀,重视用户体验,才能获得相应回报。


想想看,1980年代时,绝大多数家庭还看不上黑白电视,一家电视生产企业的正确策略是什么?是生产黑白电视、初级彩电,把价格打到最低,抢占最广大市场,还是引进国际最先进的彩电生产线,投入大量资源研发“高清呈像”?事实上,能活到今天的企业,大多走的都是第一条路线。


通过市场竞争,企业被迫不断提高产品质量,这种催动效果远远超过“工匠精神”。


神户制钢丑闻,意味着日本制造的声誉破产吗?应该还没到那地步。只是我们要清楚,没有什么国家的企业是特殊材料制造的。提升企业产品质量,不应只寄望于“民族特性”,而要靠市场竞争。


□陈兴杰(媒体人)


上一页  [1] [2]  尾页

文化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日本文乐迎来第二位“四代目”人形遣い桐竹勘十郎
京都设计师推出可持续和服,使用回收丝绸和植物染料
歌舞伎团体“新世代”启动全球巡演,融合现代音乐和传统表演
日本文化厅启动传统工艺数字保护计划
日本樱花季延长引发热议
日本茶道复兴吸引年轻人
日本骑车须在机动车道左侧骑行
日本人口不断减少,女多男少,老龄化严重,真实情况令人担忧
日本一寺庙,金碧辉煌,被誉为“土豪”
日本96岁尼姑,整天吃肉喝酒沉溺男色,彪悍人生不需要过多解释
日本的贫富差距为何这么小?
大阪万博纪念公园“红叶节”开幕 红叶与日式庭院交相辉映
草间弥生作品亮相“四叶草”
日本西友、丸井们是如何对待自有品牌的?
日本西友、丸井们是如何对待自有品牌的?
一本书了解日本人眼中的“私摄影”
38条冷知识,让你更加了解日本
日本唯一存活1442年公司,从隋朝到现在,只做一种偏门业务,依然强大
为什么日本的出租车上偶尔会看到“SOS”?
为什么日本工薪阶层也能住独栋“洋楼”?
96岁的日本尼姑吃肉饮酒,沉迷男色,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
处女率超高的日本,真是一个低欲望的社会?
经济高增长,日本女性为何回家做主妇?
日本人是如何保持健康的?4个“小秘诀”多学习,或帮助身体长寿
为何日本性同意年龄只有1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