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是大国崛起的基石。当前,我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奋勇前进,借鉴日本的科技创新经验,对于推动我国科技创新、增强国际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日本自然资源匮乏,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日本一直是一个贫穷、弱小、落后的封建小国。1868年,封建幕府被推翻,明治天皇上台,拉开了日本崛起的帷幕。日本之所以能在十九世纪末实现崛起,是国内国际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最关键的因素是通过大胆引进和吸收西方先进技术使之本土化并着力培育人力资本,从而在亚洲率先建立起近代产业体系,实现了经济和军事实力的快速提升。
明治政府上台后,在“脱亚入欧”的总方针指导下,日本开始不遗余力地引进西方技术。日本设立工部省,大力推行“殖产兴业”计划,主要举措是在各官营产业中广泛引进、采用西方先进技术设备和生产工艺,大量引进、译介西方科技信息情报资料,聘用外国工程师、技术人员,派遣留学生到欧美学习或直接引进国外投资等。
日本政府经济部门和私营企业还与欧美企业签订许可证生产合同、技术协作合同等,并通过反求工程(即倒序制造)快速消化吸收西方先进技术,成功实现了技术转移和本土化。
同时,日本着力夯实智力基础,培育人力资本。颁布《学制令》,自1871年开始实行强制性初等教育,仿照西式教育构建国民基础教育体系;创办帝国工程学院,并在京都大学、东北大学和九州大学设立工程系,积极培养自己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使其能够接管由西方专家管理的工厂、矿山和铁路,实现技师的“进口替代”。
二战后,日本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但在美国的扶持下,日本再次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迅速实现了崛起。时至今日,日本主要制造业的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仍是世界一流。
二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崛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究其根本还在于其善于学习,并能很好地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从而形成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
第一,二战虽然摧毁了日本的经济,但作为经济之根的技术并未被摧垮,这为其战后经济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二,二战结束后,日本大力推进教育改革,培养了一大批技术革新所需的熟练劳动力和中高级科技人才。
第三,日本高度重视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把科技创新的重点放在应用研究和产品与工艺的开发上,在引进硬件设备时注重购买技术许可证和专利,鼓励国内企业收购国外的小型高科技公司。
第四,在重大技术创新和发展中,日本发挥政府强有力的组织和协调作用,并采取市场保护、金融支持、财税扶持等措施给予支持。
日本的科技创新发展历程,对我国至少有三个方面的启示:
启示一——科技创新是实现强国梦的必由之路
从日本经验看,一个国家要崛起为大国并持久保持大国地位,主要是靠科技创新能力及其主要载体——制造业的竞争力,而不是靠自然资源。当前,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从经济总量看,我们已经可以堪称世界大国。但必须看到,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很大程度上是靠大量低效消耗资源和物质资本投入取得的,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经济发展不可持续的问题日趋突出。同时还要看到,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偏低。因此,中国要实现和平崛起,必须依靠科技创新,必须充分激活和发挥十几亿国民巨大的创新潜力,这是实现强国梦的必由之路。
启示二——引进模仿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必经过程
享誉全球的“日本制造”,当初也是从仿制开始的。早期的“日本制造”也曾经是劣质仿冒产品的代名词。当前,我国科技创新已经到了从引进技术向自主创新转变的阶段。但要看到,目前,我国仍处在以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和集成创新为主的时期,还没有进入原始创新阶段,必须紧紧围绕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做到政、产、学、研结合,切实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以及对已有技术的集成创新,从而有效推进全面创新,加快实现技术产业化。
启示三——必须培育有利于创新的制度环境和社会文化
检视日本崛起的科技创新因素,根本在于其培育了有利于创新的制度环境和社会文化。为此,我们要在以下四个方面下工夫:
一要切实加强和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使科技创新的价值、市场价值和创新者的人力资本价值都能得以充分实现。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