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文化 >> 茶道 >> 正文
日本继承了中国的茶道精髓?

日本人很喜欢茶,并由饮茶引申为一种文化──茶道。


如今的日本茶道在世界很盛行,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一些远到日本的中国青年更是能为熏染这一高层次文化而沾沾自喜,并盲目地为其呐喊、鼓噪。


其实,茶源于中国,茶道也源于中国。远在唐朝时,唐人陆羽就总结前人种茶、制茶、饮茶的经验,写成了《茶经》。《茶经》共分三卷、九章,具体论述了茶的起源、种植、加工及煮、饮等方面的艺术。


到宋代时,饮茶论道之风更为盛行,各寺庙甚至专设“茶室”“茶亭”以备寺中僧侣作“茶宴”之用。当时的茶文化已被融入了禅宗思想,所谓“禅茶同味”便由此而生。这时中国茶文化被推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日本第一次真正感知茶文化,则是公元1259年,由佛教大应国师昭明到天目山径山寺拜师学佛,所见众僧饮茶,才由他把茶带到日本。日本茶道则是由村田珠光和他的弟子武野昭鸥最先提出,是他们在长期饮茶中悟出的妙道──谨敬清寂。


直到桃山时代,千利休借鉴中国茶源,把茶与禅相融的思想进一步发扬,将茶道的宗旨由“谨敬清寂”改为“和敬清寂”。


“和”即和平;“敬”,尊敬长者;“清”,清净整洁;“寂”,幽闲的美之境界。


这时日本茶文化才算真正拥有自己的一套完整体系,成为世人追求的一种高雅文化。


日本茶道传至今日,形成三个正宗流派:“表千家”“里千家”“武者小路千家”。


不可否认,茶道作为一种自然文化遗产,把它继承并发扬无可厚非。


然而我的一位很日本的朋友告诉我,在茶道的继承发扬上,日本做的就比中国好。茶道虽然源于中国,但在中国没落时,日本却保留了下来……


对此,我只是笑笑。


其实在我看来,中国的这种不完全继承并非一种坏事,选择的继承就是选择的淘汰。作为一种知识文化我们现代人可以去了解,但茶本身是一种日常生活供人止渴之用的东西,我们大可省略其繁琐的步骤。因为这种陶冶情趣的玩意儿,大体还是富人的游戏。


不是人人皆有“梅妻鹤子”的情操、时间与金钱。当你整日为填饱辘辘饥肠而辗转奔波时,恐怕那时“梅妻”与“鹤子”早就变成腹中之餐了吧!


在明清时,中国茶道便渐渐失去了宠幸。究其原因,是因为中国人需要的不再是一种虚无缥缈的东西,而是要真真切切存在,可以看得见、摸得到的直观的美,让人可以一下子体悟。毕竟知识与文化,并不是为了筑之高楼,以吟阳春白雪,它需要大多数人的理解,所以流传至今的大多是古代真实存在的事物和一些易懂的道理。


当然,我们需要精神食粮的慰藉,但别忘记这和物质基础密切相关。


求实务实的思想,我想不该是一种没落的表现,应该是一种社会的进步。


文化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日本人口不断减少,女多男少,老龄化严重,真实情况令人担忧
日本一寺庙,金碧辉煌,被誉为“土豪”
日本96岁尼姑,整天吃肉喝酒沉溺男色,彪悍人生不需要过多解释
日本的贫富差距为何这么小?
大阪万博纪念公园“红叶节”开幕 红叶与日式庭院交相辉映
草间弥生作品亮相“四叶草”
日本西友、丸井们是如何对待自有品牌的?
日本西友、丸井们是如何对待自有品牌的?
一本书了解日本人眼中的“私摄影”
38条冷知识,让你更加了解日本
日本唯一存活1442年公司,从隋朝到现在,只做一种偏门业务,依然强大
为什么日本的出租车上偶尔会看到“SOS”?
为什么日本工薪阶层也能住独栋“洋楼”?
96岁的日本尼姑吃肉饮酒,沉迷男色,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
处女率超高的日本,真是一个低欲望的社会?
经济高增长,日本女性为何回家做主妇?
日本人是如何保持健康的?4个“小秘诀”多学习,或帮助身体长寿
为何日本性同意年龄只有13岁?
对日本人来说有什么奇怪的中国食品,让他们兴奋?
日本艺术家長坂誠展 油画人物作品选
日本的“抠门”饭店,营业三十年,卖一种食品,还是中国传去的
日本有2个地方禁止女人入内,1个因为歧视,1个则是为保护女性
从硬汉风靡到娘炮盛行,日本的“娘炮文化”,美国曾是推手?
【日本杂学】日本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使用筷子的?
为啥日本的交通事故最少?其实原因很简单,不过我们很难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