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所周知以中国为代表的教育模式。日本一般教育普遍采用的是译宽裕教育、悠闲教育、宽松教育,是相对于应试教育,将授课时间与内容缩减的教育办法。
宽裕教育在1972年就被提出了(所以日本以前也是应试教育的,据说非常严格,所以也出了这么多人才),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缓慢改革,在实质上正式展开宽裕教育是从2002年开始(可以理解为之前是应试)。反对应试教育的日教组与教育者虽然得到财界人士等的支持,但学力低下的问题受到指摘及批判。
文部科学大臣中山成彬要求中央教育审议会重新审视学习指导要领,在安倍内阁的主导下,更着手改革宽裕教育政策。2008年公布了和过去删减内容的作法相反,增加学习内容,但更强调学校与家庭、地域相结合及学生思考、分析、应用及统整能力培养,非议填鸭式教育的新学习指导要领方案。可见日本人早就深知应试教育不是理想的教育形式,但是应试教育又确实是出人才的有效手段。日本人自己也很矛盾,一直在不断改善教育。
很多中国家长其实也是这样,明明希望孩子开开心心的玩,但是看着别人家孩子成绩好,去各种补习班/兴趣班,按耐不住啊。东亚的教育整体都是比较应试的,至少和欧美比起来是。香港新加坡韩国日本都有一定程度应试教育。
但和中国最大不同是各种环境和价值观导致,没有像中国人那么多地觉得要走上社会必须读书。选择不深入读书是个很正常的事。
环境因素包括:发达国家的非义务教育不便宜,直接说贵也行;贫富差距小,干任何工作都能养家糊口,尤其在日本,大部分工作的入职起始工资几乎是一样的;任何工作都能得到尊重所以读大学不是那么必要的事。一般根据家里期望和个人志愿,可以决定考大学考研,或者读到高中毕业为止。
因为前面说到的宽裕教育,日本的义务教育是只提供一些基本的教育的。上下学时间都比中国要短很多,课程相对国内也比较丰富有趣作业压力不大,看上去确实轻松。
再说说日本大学的招生考试。从国内的视点的话,日本大学的招生就是「全面自主招生」。高考成绩固然重要不过不是唯一,还要面试、小论文·作文、其他有关能力·适性等检查。独立入学考试由各个大学自主决定,形式多种多样。多数大学的考试内容包括笔试及面试。笔试内容以小论文居多,因此面试和小论文有时候会成为能否进入所报考大学的关键环节。小论文根据各学系不同,内容完全不一样,专业针对性较强,且具体化,抽象内容比较少。此外,即使是相同的大学相同的系,也会根据主修专业不同“小论文”题目不一样。
日本虽然和中国一样有着应试的高考,但是高考不是唯一。高等教育的招生考试作为第二层滤纸,也起到了很重要的教育导向作用,和应试教育保持着微妙的平衡。高等教育比较看中一个人适不适合/喜不喜欢这个专业。有点像找工作时日本人更看重的是一个人适不适合这项工作,而不是简单的能力/学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