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游客到日本抢购电饭煲的新闻,引发社会热议。日本制造企业乃至传统形式的工匠作坊,融合了日本传统文化、技艺与现代技术、设计理念,产品质量优良,有着超乎绝伦的精致感,因此带给顾客以超出预期的体验。很多人据此发出呼吁,向日本企业、匠人学习工匠精神,提升中国制造业的产品品质。
振兴中国制造业,的确需要注重品质提升,应当借鉴他国经验,吸取教训。日本企业的卓越制造意识、周到服务理念都很值得中国同行学习,但并不是说,日本企业的现有运作方式方方面面都具有合理性和优越性。
日本半导体产业和电力机械产业专家、精密加工研究所所长汤之上隆曾在日立、尔必达等日本知名企业供职。他是日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走向辉煌及后来滑向衰落的见证者和参与者。汤之上隆所著的《失去的制造业:日本制造业的败北》一书就指出,日本部分产业企业不恰当的发挥了所谓工匠精神,在对市场需求无益的许多性能与指标方面投入太多,苛求太多,造成成本高昂,并因此极大的挤占了企业现金。这也使得日本企业在市场出现变化、技术标准发生改变的时候,拿不出钱来投入研发。
日本半导体产业、家电产业等多个产业的代表企业,在20世纪70-90年代都曾跻身为世界级的行业巨头。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21世纪的前10年,这些企业大面积的从所在行业溃败,三菱、日立、索尼等企业避免了破产,也深陷发展困境。这些企业失去市场,从产品制造中退出、破产、覆灭,或是遭遇无人问津的边缘化位置,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过度迷恋所谓的品质细节,将大量资源投入到高品质制造技术的研发之中,而忽略了技术本身的创新进化,以及电子产品等多个产业的产品20世纪后期发生的需求变化(符合“便宜、小巧、方便”等特征的产品受到欢迎)。
汤之上隆以日本半导体产业资深人士的身份分析指出,日本制造业各产业都存在与半导体产业相似的特征(过度迷恋部分品质细节),无法适应成本竞争和市场要求。更为危险的是,很多产业的企业负责人、技术研发人员对消费者需求、市场变化均嗤之以鼻,不愿意在加快市场信息回馈上投入精力。
工匠精神很大程度上也被日本部分企业给予了曲解。工匠精神原意是注重品质,精益求精,并不否认产品本质的通用性和标准化,但在日本很多企业的应用中,精雕细刻的产品最终无法通用化,同一厂家不同批次的产品甚至需要不同标准的零件和管理方式,这实际上反映出这些企业量产管理上的极低水平。汤之上隆在书中还不无痛惜的指出,日本制造业内很大程度上保留了自幕府时期延续而来的等级制度,研究所、研发中心居于较高等级,根本不考虑研发产品是否便于低成本量产,批量生产工厂则处于最底层,被人轻视,也无法吸引高水平人才加盟。这两方面原因使得日本电子企业在多个产品领域逐渐被韩国、中国台湾和大陆竞争对手所赶超。
日本制造各产业企业,以及日本学界、政界很多人士都坚定认为,日本的工艺技术水平居于世界第一。这个判断很多情况下都是成立的,但工艺技术水平第一并不能自然而然等于竞争水平第一。汤之上隆解析指出,日本企业长期忽略市场调研,不注重设计能力,而是倾尽全力推动工艺技术提升升级,这种技术文化倾向还使得企业、政界、学界人士陷入技术文化中不能自拔,甚至因而拒绝在工艺技术之外的其他方面主动拥抱创新。举例来说,在中国内地市场发展的1000家日本企业,只有5家企业的经营者亲自在中国内地开展市场调研,其他企业仅仅通过媒体报道想当然的制定发展策略,这当然算得上是一种固步自封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