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文化 >> 风俗 >> 正文

日本人的社交前线 自家玄关不可轻易进

作者:王聪  来源:dbw.cn   更新:2015-7-5 8:09:57  点击:  切换到繁體中文

 

我国传统民居对于出入口的设计是非常出色的。通常会设置两个出入口,豪宅甚至更多,也就是为了将不同使用对象的流线进行区分:客用出入口注重装饰,距离会客场所进、便捷;家用出入口注重和生活区域的结合,并且具有一定的私密性。这种动线的分离正代表了典型的玄关设计思想。



然而,现代户型设计中,这种流线的布置变得非常困难。一方面出于安全和公共走廊的关系,通常户型的出入口只有一处;另一方面由于户型面积的限制,许多功能被压缩,甚至在一些小户型中,做到“动静分区”“公私分区”也变得越来越困难。



但我们的生活方式并没有发生太大变化:客人来到家里,我们希望向他们展示一些家中的陈设,同时又希望能藏起一些私用物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好的玄关设计,就是为我们解决这些矛盾的。



玄关设计中非常注重的设计要点可以用图总结:



(1)视线阻隔。藏起不愿被客人看到的内容,包括卫生间浴室门、私密性较强的房间生活区等。



(2)简单会客。家里来了“说句话就回去”的客人,可以直接在玄关结束谈话,免得换鞋。



(3)注重收纳。除了最基本的换鞋需求,还有家人进门拎的包包、儿童的室外玩具、雨靴雨伞等等,如果能够在入口处存起来是再好不过了。



(4)面向来客的展示。类似于照壁的艺术性,玄关也能够作为给客人的第一印象,展示主人的品味。



玄关的流线设计:家人和客人的流线分开,并设置不同的鞋柜收纳空间



图中左边是主人用的玄关,鞋子用品一大堆,但是藏得好,外面看不出乱。而客人用的玄关刚注重表现。总结一下就是,主人用玄关注意:收纳能力、能藏好不显眼;客人用玄关则注重用材料、形态、摆设、灯光照明等,展示主人的情趣。



以上布置适合大玄关,对于较小的玄关,有如下方式缩减流线距离,使布局更紧凑。



左侧是进入玄关的时候分流而随后合流,即客人通过玄关正面直接进入会客区域,主人经过玄关收纳间收纳行李之后进入客厅。右侧则是更为完整的结合流线布局:主人的流线经过收纳间之后和厨房等功能性区域更为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也更为彻底的贯彻了玄关“流线分离”的设计思想。



大体上来说,玄关收纳可以分为普通鞋柜收纳柜和步入式收纳柜。普通鞋柜收纳柜大概如图所示。进深标准为400,做到350也是可行的。一个单元的标准尺寸是400,通过组合可以形成800、1200等不同大小。当然根据实际尺寸定制也是可行的。



高度上,吊柜通常为500左右,矮柜形式大约900左右,也有1700以上甚至通高的做法,其收纳能力也各不相同,通过组合更是能形成各种形态的收纳柜。



通高形式的收纳柜,垂直收纳能力很强,但是空间感受和装饰性上相对较弱。



柜子组合做法,既保留矮柜的装饰性,也能一定程度上增强收纳能力。



此外,收纳柜的水平划分也非常重要。通过柜门和隔板将水平的鞋柜做简单划分,能够分类收纳雨伞、常用鞋和非常用鞋、家用鞋等。



在选择和布局上,除了考虑整体的收纳需求和视觉效果之外,对于人在玄关的活动也需要进行充分的考虑:(1)考虑出入口和收纳柜的关系:尽量留出部分较为宽敞;



(2)门对门设置收纳柜的情况下,尽量选用矮柜或矮柜加吊柜的组合形式,避免空间上的拥堵感;



(3)避免在出入口流线方向设置收纳柜(通常靠右走的话,尽量在左侧设置收纳柜,反之亦然);



(4)设置大收纳柜的情况:步入室收纳柜或杂物收纳柜的情况。



甚至有的在收纳间设有清洁装置。从外面回到家中脱下的外套避免污染室内,并能除去讨厌的静电。



在玄关能够方便会客,避免正式进门会谈,将这一部分的流线最短化,在空间允许的情况下也是非常不错的设计。比如下图的布局中,玄关入口设置普通鞋柜,左边进入收纳空间之前留出了一小部分简易的会客空间。



又比如图中,通过错落的方式使得会客空间既能非常便利地到达,又拥有一定的私密性。



由于做双层地板,日本的住宅基本在玄关处都有一小段台阶,高度各不相同,便于坐着换鞋。但是一方面考虑到使用轮椅的老人不方便,和便于清扫等因素,目前做成完全没有高低差的家庭也在增加。



虽然没有高低差,还是需要我们通过地板的材质对玄关的清洁区域和非清洁区域进行划分,换下的脏鞋子等尽量储存在非清洁区域,拖鞋等放置在清洁区域。非清洁区域通常选用耐污性较强的石材、地砖等,同时保证注意材料的防滑性。



玄关设计是住宅设计的第一笔,足以显示设计师的匠心以及对房主生活的理解。同时,玄关流线的组织也为室内空间使用的流线做了充分准备,可以说,好的玄关设计在室内面积的分配、活动组织上作用很大,也为尽量减少走廊和无用空间、室内活动公私分区等打下了决定性的基础。



坐分跽与踞,跽包括90度直跪,以及在日本还在沿用的日常正坐,坐自己脚后跟上。而踞就是屁股着地,双腿朝前或朝外。



这种跪坐方式,始于室钉时代(1336–1573)末期,在这之前,日本人的坐法跟韩国人相同,男人是盘坐,女人是竖立著单膝半跪坐著。后来茶道茶室被设计为很小一个房间,盘坐会碰到邻人膝盖,才改为跪坐方式。另一种说法是,室钉末期的女人和服下摆变成直筒式,无法保持竖立单膝的坐法,才改为跪坐的。



礼,是对社会风气,生活习俗,道德规范等的一个统称。无礼不立,它随着朝代,统治者,社会变革发生变化,如居丧三年,我们早已不守其则,也不会有人责怪你。其实这就是礼崩。如居丧三年,如敛膝端坐(就是古人的跪坐),礼崩了就从心理上有能接受胡人,等其他文化传来的生活方式的可能性。



魏晋时期,算是汉朝礼制的最后坚贞时刻了,因为随后的五胡乱华,东晋十六国导致中原沦陷,大量汉制遗民流落到江南重新建立王朝,从周礼起始建立,中华文化头一次受到几近毁灭性的打击,那些说都会被汉化的,其实还是过于理想了,礼仪肯定受到了极大的重创,但便于对外来文化的吸收。



礼崩的同时,四面八方的其他民族入主中原,建立统治地位,丝路传来的胡床等坐具,佛教的兴起带来的高足坐姿和新的礼俗,让高足家具不再只是皇室小圈子的玩物,以及僧侣的参佛习惯了,被更多人所熟知。但是到南北朝这个时候还是没有能充分影响到大多数人。



到了五代十国在名士、文人的圈子里也受到了很大的欢迎,这时候我们开始能在传留下来的古画壁画里看到。因为这个变化的确是要经过长期的礼俗和现实的冲突才能成功,经过隋唐,五代数百年才被民间大量学习和改变。到宋朝,基本上垂足而坐以及高足家具才算普及到民众。



比如服饰的变化,那时的服装本是一层层布料,但是没有内裤啥的,有也是留裤裆的,而跪坐是可以完好得遮挡你的羞羞的;你要是叉着腿坐着,那就叫非礼了。而随着游牧民族的一些文化入侵,裤子就传入了中原。垂足而坐从此就显得自然多了。



木工技艺,东周时鲁班就是传名至今的木工大师。到唐宋时期的木建筑更是到了巅峰,桌案几类等家具也已经是成熟度很高的家具形式,为椅子的创作和制造提供了强大基础。而宋初版印的《营造法式》等木作书籍大量的发行,也为民间的家具制造提供了专业知识。



日本并非完全没有高足家具的,只是没有普及性的应用。日本从东汉就开始与中国有文化交流,其实主要是学习,直到唐代894年最后一批遣唐使后。中日的交流就少了很多,而且渐显交恶,来抢劫的有,学习的少。而高足家具的大量普及是不早于五代的,而日本遣唐使们并没有受到大量高足家具的影响。



日本虽然有过不少内战和改革,但是没有受到过毁灭性的礼崩。直到现在,日本的传统文化依然是最具汉唐遗风的特点。礼制也是,你去看《礼记》里讲的跟日本生活礼仪有多少相似度。



中国古代建筑以框架结构体系为主。先秦时代的室内布置便是在这样的基本条件下完成。其实家具简质,却极有灵活布置之便,也因此而临时性的设施为多,支撑室内陈设的,下为几与席与床;上为幄,帟,幕,帐;中为扆。日常活动,在室内便以坐席为中心。



早期的住宅尺度非常接近一个人的尺度,在3㎡或者10㎡之内,高度在3m之内的棚屋或草屋中活动。在这样一种状态下,人会直接的席地而坐,中间做一个壁炉,直接拿一块石头坐在上面吃饭。到了一定阶段以后,出现了家具。那个时候的尺度依然是与人的尺度很吻合的。



中国,从最开始的所谓穴居,到现在,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变化——就是从席地而坐,到现在的“高坐”。但是像日本或者韩国,很大一部分传统还是保持了席地而坐。中国在汉朝到唐朝这段时间基本上摆脱了席地而坐。这个是非常伟大的一个转变。因为席地而坐所接触到,所看到的东西,及整个空间的尺度,跟“高坐”是完全不一样的。



这个现象在日本家具上可以看出来,现在日本家具尺度还是很小,永远不会超过70公分;西方人的桌子高度,有可能是75公分;东方的传统的八仙桌,有可能要到80公分到90公分高。这反映了人对这个家具的不同尺度的认可,导致了人对空间尺度的认可也是不一样的。不管是宗教性建筑还是居住建筑,西方人尺度跟东方人尺度是不一样的。



中国真正通过精良设计后的民居在秦汉之后逐渐出现。中国的民居形式与官式的宫殿或庙是有异同性的,它们的建造方式和建造技巧是统一的,只是会从形式上做一些限制。直到宋以后才有明文规定,限制官宅和民宅分别可以做成几进几院。



基本原则没有很大的改变,只是使席坐时代的家具不断完备与成熟。比如几案之类。有置于帷帐之间的长案,时或延续先秦已有的名称而呼作桯。



随着佛教东传而为习作时代稳定成熟的家具形制带来了若干变革的因素,而此前已经出现的来自西域的胡床,更成为家具变化中一个特别有生命力的生长点。传统家具中,席与屏风,也包括各类帷帐,都是可以折叠、方便移动的,胡床的迅速被接受,可折叠而便携,大约也是主要原因之一。南北朝时,胡床用于军中的事例有不少,戎服垂足坐胡床,自然既舒适又方便。



由跪坐而易为垂足坐,以及旧日为人所鄙的踞坐。佛教被人接受,踞坐却很难通行。宋文帝时郑道子与沙门书,论踞食的简慢,以其不合中土礼俗也,即“稽首至地,不容企踞之礼;敛衽十拜,事非偏坐所预”,由此引起一番很是激烈的辩论,与者甚众,最后甚至由司徒王弘以及朝臣奏请宋文帝裁定。



中国古代是采用席地而坐的生活方式,直到十世纪才发展成垂足而坐的方式。现存最古老的家具发现于东周墓中,此时的家具(桌类)已具有后世熟知的榫接结构特征,汉代后坐具相继出现。但此时还不是日常用具,而是仪典中供尊贵人士坐用。



因为中国唐朝以前是席地而坐睡在地上,没有椅子和床。椅子和床都是宋代以后开始流行的。日本是学习中国文化的,所以保留了中国的传统。椅子在传入之初并不是椅子,只是高一点的坐具,它变成后来明清那般的椅子,是经过了魏晋南北朝的引入,隋唐的转型,宋的分工和定型的。



夏商周时期逐步形成和成熟时期,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孕育期。从文献记载和考古发掘来看,商代开始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在这里,床虽然仅仅起到道具的作用,但可以推断,商代已出现了床,而且高度不低,下可容人。西周的统治者还根据席的优劣和装饰特点规定了严格的“五席”制度。五席的质地和特点并无等级贵贱之分。



从大量的出土实物中得知,春秋战国出现的漆木床、彩绘床等为后来的汉代成为漆家具高峰期奠定了基础。这床又大又矮,适合人们席地而坐的习惯。由此可以看出,当时的床已很普遍,而且制作水平已相当高。随着人们审美意识的增强,家具不仅具有使用功能,又兼有欣赏价值和观赏功能。



当时人们的起居方式仍然是席地而坐,室内的家具陈设基本延续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席、床、榻、几、案的组合格局,漆木家具完全取代了青铜器而占据主导地位。西汉后期,出现了“榻”这个名称,是专指座具的。,秦汉时期仅供坐用,后演化变成可坐可躺。



谈玄之风盛行。出现了新的起居习惯,使席地而坐不再是唯一的起居方式,为隋唐五代垂足起居方式与席地坐起居方式的等肩并存奠定了基础。魏晋延续了秦汉时期以床榻为起居中心的方式。榻在这个时期有了新的发展,还放有笔、砚和投壶,使人会文之余,还可游戏娱乐。



唐朝的社会经济发展很快在文化艺术上丰富多彩,由于大兴宫室和贵族府第,家具产业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人们的起居习惯呈现席地跪坐、伸足平坐、侧身斜坐、盘足迭坐和垂足而坐同时并存的情景。到唐朝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变革,人们开始坐高,双足悬起,中国的垂足家具才逐渐兴起,经五代十国至宋代垂足家具逐步完形,并完全取代席地而坐。



唐朝以前的席地而坐的“席”,算是当时的坐具了。魏晋南北朝时,西方的椅子、折凳等坐具陆续传入中国,从此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才由双腿盘坐在地上而变成坐在椅子上。至隋、唐时代,席地而坐与垂足而坐两种生活习惯已经同时并存,透过现存的绘画可发现,宋、元时期垂足坐的椅、木凳及高型桌、台、案等家具已大量存在,而传统床榻等席地而坐的家具,其坐面与地面的距离亦已升高。可见垂足坐家具已稳固地占据宋、元家具主导地位。



椅子曾经传入过日本,当时全日本只有平太政大臣清盛拥有,后来有人传闲话,清盛公才给天皇敬献了一把宋椅。日宋贸易在清盛公权倾朝野时达到顶峰,不过随着源赖朝推翻平氏政权,新建立的镰仓幕府将重心放在武士制度的构建和庄园的经营,从此日宋贸易基本断绝,椅子这东西也就成了后鸟羽法皇和清盛公独有的玩具了。



古时日本人(主要是贵族)都熏衣



而普通日本人基本不穿鞋,就是穿也是草鞋或木屐,这样就不会那么捂了,应该会少出很多汗吧。



另外,日本民族天生爱干净。所以不要怀疑日本人不勤劳换鞋袜,因为他们经常要进入别人的家庭,这种预设还是有的。



如果脚臭到换鞋子都不顶用啦,市面上针对此问题的日化产品还是很多的。年轻人啊小女孩什么的,如果预知到要去别人家,还是会注意下的一般。



万一真的有味道飘过来,传统的日式房间通风都很好,基本都是过堂风,吹吹也散味。



还有!大家难道没有发现日本人极其热爱穿袜子吗?



啥样子的都有!



这样万一脱了鞋子,只要袜子还在,就不会满屋飘香啦!



但是,脚臭这个问题是不可能完全避免的。遇到脚臭的客人,日本人也会选择忍受,保持距离,或者让客人进门后把脚洗洗。



“玄关(玄关装修效果图)”是家的入口,是外面的鞋进入的边界。日本人重视体面形式和个人私密的习惯让玄关成为把守自己生活“禁区”的关口,是主人完全接纳对方之前的“临界点”,访问者在未得主人邀请前,绝不会迈过玄关而踏入房间内一步。


“玄关”被赋予了宗教禅学色彩。正如禅学中的说法一样,现实生活中日本人的玄关也“不可轻易进”,这里是日本人的“社交前线”,须谨言慎行。


(来源:易居中国)


据说在过去农忙时节,因为脚上带着泥土,加之时间紧,不便进房间,主客就在门口玄关站着聊,有的家庭还在玄关处设置桌椅,并奉上茶点,使玄关成为真正的“社交场所”。


有日本学者指出,日本式玄关的出现和日本特定的气候及日本人“爱清洁的民族性”有关。由于气候潮湿,为了防止鞋子损伤木质建筑物,日本人不得不很早就在住所设置专门的和住家隔离的“脱鞋区域”。


而入室之后,则一般席地而坐。盘坐或跪坐。


相关:为何日韩入室喜欢席地而坐


日本住宅的房间是不允许外面的鞋踏入的。必须在门口那儿脱掉,然后换上室内的拖鞋,或者就光着脚,也就是说必须脱掉鞋后才能进来。


所以去人家家里怎能不注意一下自己的脚丫子呢?


 

文化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 上一篇文化:

  • 下一篇文化: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日本百人寒冬泡冰水 祈新年身体

    日本的“混血”文化与“拿来主

    日本女来中国后被彻底征服 嫁给

    日本女孩冬天穿冬裙露大腿内幕

    各地的女生对爱人们的叫法,日

    16个在日本才能享受到的超人性

    广告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