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2月19日电 (记者 彭大伟)农历大年初一的北京,交通畅通无阻,商场与景点不再拥挤,白领郭菁却来不及感受这一切——她忙着打包准备初二出发去意大利旅游的行李。 对于今天的中国人而言,出境游早已“飞入寻常百姓家”。2014年,中国人出境旅游首次突破1亿人次大关,达到1.09亿人次。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UNWTO)1月27日发布的世界旅游业景气报告显示,中国从2012年起已连续三年雄踞全球最大出境游市场地位。 今年春节期间,中国游客出行热情不减。据中国国家旅游局预测,今年春节公民出境游人数(不含港澳地区)将达到519万人次,同比增长约10%。 然而,与往年最大的不同在于,随着全球主要经济体经济形势在2014年出现分化,尤其是欧元、日元、澳大利亚元等货币对人民币持续走弱,使得这些国家和地区成为中国游客今年春节出境“血拼”的热门目的地。 “按照汇率,现在去(欧洲)肯定比较值嘛。”郭菁告诉中新社记者,尽管她未将此行定位为“纯购物游”,但前往时尚之都,若遇上心仪的服饰、化妆品等,“逛到了也是要买的”。 境外购物走俏,人民币走强是重要“推手”。2月17日,欧元对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6.9902,较之2014年2月17日的8.3670下跌近20%;澳元对人民币亦从去年2月17日的5.5138跌至4.7890。 此外,对国外产品的情有独钟,亦存在一种“以讹传讹”式的从众效应。 “前些年在东京的秋叶原,满大街都是拎着电饭煲的中国游客”,财经作家吴晓波一篇题为《去日本买只马桶盖》的文章日前在内地网络疯传,其中对日本产品品质的描写意外点燃了国人赴日购物游的激情。 “其实日本产品没有传说中那么好,都是心理作用。”正在日本读博士的向羽通过微信告诉中新社记者,已有很多国内亲友找他帮忙带上述文章中提及的产品,令他本人不胜其扰。 不过,真正引发争议的,还是在中国人出境旅游购物日趋娴熟,购买力也与日俱增的同时,频频遭到境内外媒体曝光的不文明行为。 就在郭菁即将前往的意大利,日前一幅据称系“中国大妈在意大利Gucci店前吃泡面”的照片在中文网络引发热烈讨论。有网民认为,这是“有钱任性”,亦有观点将此举上升为“有碍国家形象”。 “这是一场经济与当地居民生活质量的冲突”。英国《金融时报》专栏作家西蒙·库柏以“喧宾夺主的观光客”来形容这一现象。 他指出,不管公允与否,欧洲人对中国游客抱有一种成见,而这“和上世纪70年代他们的先辈们对美国游客的成见如出一辙”:认为这些游客堵塞交通,对文化漠不关心、只知道购物。 在国外生活多年的投资人安普若则通过新浪微博表示,这其中实际上反映了文化学习的重要性,“不是大妈吃不起,也不是不爱吃,而是因为进了意大利餐厅不会点菜怕丢人,所以才吃泡面了。” 中青旅控股市场总监葛磊向中新社记者分析,不文明旅游的原因,一般有三种,一是“不文明”,在日常生活中缺乏文明教养,在旅行中一样会表现出来,二是“不习惯”,中国和其他国家存在一些习惯和文化上的差异,导致了一些误解;三是“不知道”,对于其他国家的风俗禁忌等缺乏必要的掌握。 “以负面个案来给上亿的中国游客做出评判,是有失公平的。”他表示,近年来,一些不文明旅游行为的曝光,往往会引发舆论的集中“讨伐”。但也应看到,2014年对于中国游客不文明行为的媒体曝光已大幅减少,“这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中国游客的文明指数向好。” “但毫无疑问,推动文明旅游的全民共识,提升中国游客的文明素养,也是需要持之以恒的。”葛磊表示,假以时日,中国游客有望成为中国未来的名片和骄傲。(完) |
中国人春节“海购五洲” 文明出游指数向好
文化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相关文章
日本拉面为啥也能叫拉面?
为什么日本人比中国人吃得更干净、更安全
日本获210个中国古方专利:谁才是中医没落的元凶?
日本二玄社:复制中国古代书画,我是世界第一
观察|应对老龄化,日本零售业启示录
日本人的魔改三国,已经进化出了200斤的貂蝉
文化|2020日本插画大奖得奖作品公布,多位中国设计师获奖
低生育、低增长社会的好公司什么样?日本企业给你这些答案!
一脉相连!日本的这种“粽子屋”,来自中国的传承
中华图腾龙不再是传说?中国第一条真龙现身日本,结果被制成标本
“傅春林日本艺术馆”即将开启
从王振鹏到姜立纲——日本展出温籍名画
日本毗沙门天雕像与中国文化渊源
云卷云舒凝聚东方神韵 “现代中国美术展·纸”日本开幕
为什么日本在亿万富豪人数上远远落后于中国?
台州与日本茶文化交流(当代篇 )
林胜煌、闵一鸣、林洲、王国建四人个展将在日本福冈展出
日本长盛不衰的“三国热”
日本水果有多贵?
日本和尚可以娶妻生子,还很受日本女孩欢迎,这是为什么呢?
日本盆景大师馆落户如皋花木大世界
日本彩色动画电影开山作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致敬
日本几乎没有黑人移民, 那么在日本的黑人都是从哪里过来的?
在日本“山口组”碰到这个中国黑帮会怎样?山口组:我们绕道走
后藤俊夫:长寿企业大国日本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