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日本本州岛最南端的山口县,是个山明水秀三面环海的小县,该县的特产品是河豚鱼和“日本首相”。
早在室町时代,山口县就开始同明朝贸易往来,吸收中华文化,与日本天皇所在的京都同为日本的两大中心,故又名“西京”。再加上这里盛产首相,二战前有伊藤博文、山县有朋、桂太郎、寺内正毅、田中义之,二战后有岸信介、佐藤荣作、菅直人、安倍晋三,因此又名“天下的长州”。值得一提的是,山口县出身的首相不仅人数众多,其政治生命也相当强韧,伊藤博文四次上马,桂太郎、佐藤荣作三次出阵,山县有朋、岸信介、安倍晋三二进宫,都已然形成了传统。
但山口县最为世界瞩目的,其实还不在于上述这些,而是那场真正令日本跻身世界强国的明治维新运动。山口县萩市的松下村塾,正是日本“明治维新的胎动之地”。
松下村塾建于现在的日本国家指定史迹——松阴神社境内。该神社里供奉的是松下村塾塾长,死后被神格化了的思想家、教育家吉田松阴。吉田松阴少时便是当地神童,从11岁开始为藩主们讲授《武教全书》、《孙子》等,为放眼看世界,他不经地方政府批准私自出游,后又和弟子搭乘美国军舰偷渡海外失败,自首后被投入狱中。
他在狱中潜心研究创作,同时开讲《孟子》教育犯人。出狱后又在幽闭的家中接办村塾,对家人传授兵法及中华经典《论语》、《孟子》、《孙子兵法》、《史记》、《资治通鉴》等,慕名前来的少年多达30余人。由于塾生不断增加,吉田松阴又和塾生们一起建了一个十席半的私塾,便是今日松阴神社里的松下村塾。
事实上,到吉田松阴被处死,他主持的松下村塾只办了不到两年的时间,却为后来的明治维新培养了大量的杰出人物,比如“松下村塾四天王”久坂玄瑞、高杉晋作、入江久一、吉田稔麿,先后就任日本首相的伊藤博文、山县有朋,同吉田松阴一样死后被神格化的乃木希典,以及木户孝允、井上馨、前原一诚、益田右卫门介、品川弥二郎等一批震耳欲聋的名字。
1907年,伊藤博文向山口县政府申请创建松阴神社,佐藤荣作为神社境内石碑题字“明治维新胎动之地”。吉田松阴俨然就是日本近代政治家们的思想导师,而松阴神社则相当于他们的孔庙。“肉躯纵曝武藏野,白骨犹唱大和魂”。
在神社境内的吉田松阴历史馆里,陈列着数十个等身大的蜡人像,将其短暂而又炫灿的人生永远定格。此外,这里还陈列着山口县出身的历代首相的蜡人像。令人惊奇的是,安倍晋三的父亲,距离首相宝座只差一步的安倍晋太郎的蜡人像,也赫然被列入其中。由此可以看出,尽管安倍晋太郎没能做到首相,在山口县县民心中,他的人望与地位完全可以与首相平齐。巧合的是,安倍晋太郎的父亲、反战政治家安倍宽在家乡任村长期间,也曾斥资开设农村塾,为当地青年提供学习场所,被称为“今之松阴”。
名字中嵌入了高杉晋作之“晋”的安倍晋三,已不止一次的公开表示,自己最尊崇的人物是吉田松阴,办公室里也放有吉田松阴的雕像。在被小泉纯一郎“钦定”为接班人时,他用来表决心的,便是吉田松阴的“至诚而不动之物,未始有也。”
松下村塾的教育依旧在山口县出身的历代日本首相中脉脉相传,绵绵不断。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不了解吉田松阴的人,便看不透日本的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