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在日本大地震迎来2周年之际,约1700名灾民正式向东京地方法院、福岛地方法院、千叶地方法院等提诉,要求东京电力和日本政府“恢复原状”和损害赔偿。
可以说,此次诉讼是“史无前例”的。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原告人数多达1700人,是日本核电事故诉讼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其次,此次集体诉讼除了核电事故的直接责任方——东京电力被列为当然的被告外,“国家”(准确地说是日本经济产业省)也被列为被告,理由是“东京电力虽然是企业,但接受经济产业省的行政管理,出现事故与经济产业省监管不力有关”。
之所以出现如此大规模的集体诉讼,背后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背景,那就是日本政府在核电事故善后处理问题上存在动作缓慢、救济不到位等问题。实际上,早在2011年9月,也就是核电事故发生半年后,日本政府即成立了“原子力损害赔偿纷争解决中心”,主要职责是为东京电力和受害者之间达成和解、赔付牵线搭桥,但是据日本媒体披露,受害者的救济从申请到批复到位往往耗时8个月以上,有些受害者需要填写800多页的申请材料,如此繁琐复杂的救济程序,让“原子力损害赔偿纷争解决中心”的应对极为迟缓,引发受害者普遍不满。
此外,日本政府为尽快实现灾后复兴,专门成立了“复兴厅”,但陆前高田、南相马等灾区的地方市长们,在日本记者俱乐部的集体记者会上,对复兴厅存在的意义提出了严重质疑,批评称“复兴厅成立后,一切都毫无改变。教育问题还是向文部科学省申请汇报,农业问题还是要和农林水产省联系。有了复兴厅反而只是多了一道程序罢了。”
诸如此类的情况导致日本的灾后重建进展缓慢,据日本警察厅的统计,地震刚发生时避难者人数高达47万,但截至2013年2月27日,灾区避难者人数仍有约31.5万。在最近1年里,仅减少了2万8739人。尤其是受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影响而从福岛县到县外避难的人依然达到5万7135人。
在这样的情况下,集体提诉就成了受害者不得不采取的举措。此次诉讼最终结果还难以预知,但毫无疑问的是,东京电力和政府又一次被推到了风口浪尖。此次要求赔偿总额高达53.6亿日元,更重要的是,若原告胜诉就极有可能引发连锁反应,让债务缠身的东京电力雪上加霜。所以,预计最终认定的赔付额应该不会如此高。当然,不管赔付多少,这些赔偿实际上都会转嫁到用电者身上,实质上是一种全民买单。
笔者曾前往福岛南相马市等灾区,地震让那里的百姓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逆转。政府强调“不止是复原,还要实现复兴”,然而这一切听上去虽美,距离灾民所期待的“复原”尚差之千里,何谈“复兴”呢?唯有期待在明年迎来日本大地震三周年之际,不再听到喊口号式的许诺,而是能让所有的灾民都能重返家园,不再避难流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