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野田佳彦接受了英国《金融时报》采访,对过激的民族主义情绪深表忧虑,警告道“健康的民族主义不可或缺……但若发展到极端程度,就变成了对外国人的敌意”、“这种(极端民族主义)气氛或情绪正在形成……说狠话可能吸引公众,但对国家而言那将是最危险的事”。
野田在受访时避谈矛头所指是谁,但显然安倍晋三、石原慎太郎等人位列其中。呼声颇高的安倍晋三最近频频释放强硬信号,誓言“坚决保卫”钓鱼岛,并承诺增加国防开支。“暴走老头”石原慎太郎就更不必多言,言华必轻蔑的同时,控诉中国咄咄逼人和奉行扩张主义,而当被媒体问及如何看待“购岛”将影响中日关系时,满不在乎回答:“不就是损害了经济利益吗?扩展其他的利益不就行了……我这是为拯救日本!”。名声鹊起的“日本维新会”代表桥下彻同样是知名的民族主义者。
考虑到适逢大选“反华牌”总会被拿出,这些言论本不足论道。但倘若仔细观察,经济不景气二十多年的日本,的的确确存在民族情绪右转的倾向,此次岛屿之争无疑将成为中日关系变局的“拐点”,中国、日本、中日关系恐怕都将回不到从前。
纵观此次日本国会大选,只能用“乱象丛生”来形容时局,14个政党角逐可谓蔚为大观。三年前,搭乘“政权更替”之风而势如破竹的民主党几乎毫无疑问地将面临下台,而已在野三年多的自民党自称是“卧薪尝胆”,但根本未见改观,民意支持率之所以高过民主党,并非自民党有多好,而仅仅是因为还不至于像民主党那么烂。
哈佛大学教授傅高义不久前用“完完全全一团糟”来形容日本的政治制度,政局乱象严重拖累了日本经济走出泥沼的步伐,持续多年的通缩击垮了年轻一代的希望。然而,就在30年前,傅高义还高呼“Japan as No.1”,并出版《日本后来居上:美国应吸取的教训》一书,纪念日本在制造业推动下的迅速崛起。《朝日新闻》前总主笔船桥洋一则如是形容日本的当前现状,“日本人感到还没有做好准备在全球化时代成为坚强、有实力的竞争者”。
不过,中国国内担心的日本将“军国化”恐怕属警惕过度,日本目前的右转并不太适合用“军国主义”这样的词汇来形容。不久前,早稻田大学的学生接受了一次调查,询问对发展军力的态度。不少学生虽希望日本成为“正常国家”,提高自卫能力,但反对发展核武器的想法占据压倒性多数。冲绳发生的少女被强奸等事件,引发越来越多的日本青年学生开始重新思考日美同盟,甚至是出现一些反美情绪,但支持日本现阶段仍应继续依赖《美日安保条约》的意见是主流。这一调查恐怕基本上符合日本社会目前的民意所在。
同时也应该看到的是,尽管存在种种问题,与中国相比,日本仍具有显著的优势。在经济总量上被中国赶超的日本,仍是人均收入更高的“全面小康社会”。社会整体上受教育程度更高,积弊甚深的日本企业在全球扩张方面经营更丰富,企业管理体系也更为完善,员工职业道德也更胜一筹。
在明治维新和战后,历经两次彻底变革才绝地逢生的日本,在“311大地震”之后曾被预言将重燃第三次重塑国家的热情,然而一切的预言都没有发生。笔者熟悉的一位今年刚毕业于松下政经塾的朋友,刚刚28岁的他加入了“日本维新会”,并获得了公认资格,正式出马参选国会议员,他希望右倾趋势有助于实现党派调整,建立更加稳定有效的国家政府。
这样的想法恐怕普遍存在。然而,必须指出的是,利用温和的民族主义来推进改革或无可厚非,但如果民族主义走向极端,演化成民粹情绪,即使赢得了国内选票却一定会造成在邻国丧尽人心,这将给周边国家带来灾难,也将让日本重蹈覆辙。未来数月,更长远点说,未来数年的日本政治走向,将告诉世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