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日本政府在2000 年提出“50 年内产生30 名左右的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目标以来,日本已有11位科学家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日本的“诺贝尔奖战略”也成为令人关注的焦点。 10月8日,本年度诺贝尔奖公布的第一天,日本科学家就再有斩获:京都大学iPS细胞研究所所长山中伸弥和英国生物学家约翰·戈登共同获得201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自2000 年日本政府在“第二期科学技术基本计划”中提出“50 年内产生30 名左右的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目标以来,山中教授是第11位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而在该目标提出前的几十年间,日本仅有5位获奖者。近年来日本科学家的频频获奖,也让日本的“诺贝尔奖战略“成为令人关注的焦点。 明治维新以来,日本科技发展始终盯住欧美,实施赶超战略。这种科技发展策略也使日本患上了轻视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差的慢性病。但是,越是在困境中,日本民族性格中的团结和韧性就越发凸显。日本举全国之力,不断加大科技投入,近年来在一些优势领域的原始创新能力显著增强,诺贝尔奖获得者不断涌现也显得水到渠成。 在经济泡沫刚刚破灭的90年代中期,日本政府和企业均不同程度地陷入了财政困境之中。为了保证政府和社会对科技的投入,以尾身幸次(时任自民党科技部会会长)为首的一批有远见的政治家、科学家和经验丰富的科技部门公务员,充分认识到科学技术对于日本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纷纷呼吁国家加大对科技的投入。1996年,尾身领导一批跨党派议员,在国会通过了《科学技术基本法》,从法律上规定了政府对科技发展的责任,保证在经济困难条件下对基础研究的投资,从而带动全社会的科技投入。 对日本科技发展有了解的人对今年山中伸弥的获奖并不感到惊奇,因为他早已是日本文部科学省“诺奖预备队”中最耀眼的明星。所谓“诺奖预备队”是指日本政府拨巨款从2007年和2009年开始实施的两项支持顶尖研究机构和研究团队的科技计划。 2007年,日本政府在财政极度困难的情况下,推出了“世界顶尖研究基地计划”,其最突出的两个特点是财政稳定支持和国际化。文部科学省2007年在日本的基础研究优势领域选定了6家研究机构,实施为期十年的稳定支持,每年每个机构13亿日元(约合1.1亿人民币),优秀者可延长至10年,这6家机构均在本领域代表了日本的最高水平。 2009年,为了应对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日本政府推出了更大手笔的科技投资计划,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最尖端研发支援计划”,文部科学省组织专家遴选了30个有可能在未来3到5年冲击世界一流水平的科研团队及领军科学家,投入2000亿日元(约合160亿人民币)。 除了以上措施以外,日本文部科学大臣盐谷立提出,应为年轻研究人员的自立提供制度、财政和空间等保证。同时,“第二期科学技术基本计划”还提出日本应该拥有更多对海外人才有吸引力的研究据点,为优秀海外人才提供便利的工作条件,以使日本成为亚洲和世界各国的人才聚集地。 和奥运金牌一样,诺贝尔奖并不能完全代表一个国家的科技实力,但是其标志性意义和巨大的吸引力是谁都无法否认的。日本喜欢用举国体制去解决本民族面临的重大问题,这种办法犯过大错,也成过大事,但无论如何,十几块诺贝尔奖牌已经到手,如此这般,从日本人口中说出“诺贝尔奖并不代表什么”,也该比我们说这句话时更理直气壮! |
日本“诺贝尔奖战略”的启示
文化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相关文章
日本人口不断减少,女多男少,老龄化严重,真实情况令人担忧
日本一寺庙,金碧辉煌,被誉为“土豪”
日本96岁尼姑,整天吃肉喝酒沉溺男色,彪悍人生不需要过多解释
日本的贫富差距为何这么小?
大阪万博纪念公园“红叶节”开幕 红叶与日式庭院交相辉映
草间弥生作品亮相“四叶草”
日本西友、丸井们是如何对待自有品牌的?
日本西友、丸井们是如何对待自有品牌的?
一本书了解日本人眼中的“私摄影”
38条冷知识,让你更加了解日本
日本唯一存活1442年公司,从隋朝到现在,只做一种偏门业务,依然强大
为什么日本的出租车上偶尔会看到“SOS”?
为什么日本工薪阶层也能住独栋“洋楼”?
96岁的日本尼姑吃肉饮酒,沉迷男色,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
处女率超高的日本,真是一个低欲望的社会?
经济高增长,日本女性为何回家做主妇?
日本人是如何保持健康的?4个“小秘诀”多学习,或帮助身体长寿
为何日本性同意年龄只有13岁?
对日本人来说有什么奇怪的中国食品,让他们兴奋?
日本艺术家長坂誠展 油画人物作品选
日本的“抠门”饭店,营业三十年,卖一种食品,还是中国传去的
日本有2个地方禁止女人入内,1个因为歧视,1个则是为保护女性
从硬汉风靡到娘炮盛行,日本的“娘炮文化”,美国曾是推手?
【日本杂学】日本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使用筷子的?
为啥日本的交通事故最少?其实原因很简单,不过我们很难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