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东京都内不仅“晚婚”的现象日益凸现,“晚育”的现象也日益严重。据日本东京都政府近期公布的统计数据,都内35岁至39岁生育的女性数量正在增加,2009年首次超过了25岁至29岁生育的女性数量。东京都40多岁生育女性所占的比例也大大超出全国的平均水平。
据统计,2009年,东京都内的出生人数为106,613人,比上年增加0.6%,实现了连续4年持续增长。从母亲的年龄层来看,30岁至34岁的有41,124人,35岁至39岁27,015人,25岁至29岁25,318人。这其中,35岁至39岁生育的女性数量比上年增加5.6%,超过了日本全国同年龄层平均4.7%的增幅。该年龄层女性在全体生育女性中的比例为25.3%,大大超过了日本全国平均比例的19.6%。40岁至49岁生育女性的比例为4.7%,也超过了日本全国平均比例的2.9%。
日本厚生劳动省的2009年人口动态统计确定值显示,全国35岁至39岁生育的女性数量为209,706,是1995年100,053人的两倍多。
东京都内日益严重的“晚育”现象,是“觉悟”的表现吗?显然,这个设问是不合适的。因为日本既不采取“计划生育”的“国策”,也不鼓励“晚婚晚育”。在“少子化”时代的今天,日本政府鼓励多生,对第二胎就给予补助。我认识的一位华人女性,一下子生了三胞胎,孩子们计划让日本地方政府给包养起来了。
日本共同社引用专家的分析,指出“女性就业的情况较多或许是主要原因。”应该说,这只是原因之一。女人工作忙,顾不上生孩子。在以男性为中心的日本社会,女性要和男性竞争,就必须比男人更能忍受加班加点的不规律生活。
此外,经济发达的日本,却存在着“入托难”的社会问题。日本政府没有及时采取措施,帮助职业女性解决实际的困难。相反,日本政府反而削减了用于建造托儿所的经费。而对于很多有小孩的女性来说,没有了托儿所的帮助,她们就变得更累了。结果,采取的方法就是“晚育”。
如果继续寻找原因的话,当年日本皇太子妃雅子的“晚育”,也给了职业女性很大影响,掀起了一波又一波“晚育”风潮。
更有人说,日本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越来越多,这也是她们“晚育”的原因之一。对此,我感到有点费解了:读书越多的女人,越不喜欢早生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