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文化 >> 风俗 >> 正文
为何日本老人多选在纪念日自杀

日本老年人自杀多由于健康和家庭问题。日本人工作的时候从不偷懒,“过劳死”的悲歌不绝于耳。但“过劳死”者毕竟是少数,累坏身体的人更多。据一位在日本公司就职的中国朋友说,他的顶头上司每天上班都提早一小时到,晚上12点还不回家,有时干脆睡在办公室。看上去很有精神,实际上外强中干,抽屉里满是提精神的药物。由于积劳成疾、到老病魔缠身,一些老人不堪忍受而选择自杀,还总是选择在生日和敬老日自杀。因此,“纪念日自杀”在日本老年自杀者中占很大比例。


还有的人工作一辈子,从社会舞台上退下本来就不适应,回到家里不仅得不到安慰,反而被妻子当成“大垃圾”,奋斗一生突然感到失去意义,走上绝路。


近年来,日本经济不景气,为高利贷提供了温床。但借高利贷实际是饮鸩止渴,等于向地狱迈出了第一步,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根本无力偿还,只能拆东墙补西墙,最终破产。放高利贷者大多都有黑社会背景,逼债不择手段。据日本警方统计,高利贷受害者有上百万,为了对付纠缠不清的债务和不连累家人,有不少人选择离家出走,或自行了断。


最让人扼腕的是,自杀者中有不少是风华正茂的年轻女子和花季少女,原因包括失恋、受人欺负、家长期望太高和老师管教失当等等。她们是无力自己解决问题的弱者,内心一直在发出求助的呼喊。当然,年轻人自身也有一定的问题。在日本,有很多青少年不上学,家长没有一点儿办法,管严了就离家出走,和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混在一块儿。他们这些迷途的羔羊,在别人的诱惑下不走上邪路才怪!


另外,日本人自杀率高还有文化上的根源。同样是经济不景气,美国的自杀率却比日本少了一半,这与不同的文化背景有关。基督教文化认为自杀是罪恶,而日本却有一种赞美剖腹和殉情的传统。日本武士道文化对于增强日本人的向心力和集团归属意识有很大作用,但也有“轻生死”的糟粕。日本许多著名文学家最终选择自杀,如有岛武郎、芥川龙之介、川端康成、太宰治和三岛由纪夫等。日本的文学作品里也充斥着对殉情的描绘,常常美化这种多少有些病态的做法。最后还应该提到,在日本各种各样的宗教中,有不少属于邪教,因为它们宣扬世界末日论,无视人的生命的尊严,如奥姆真理教等。很多日本人笃信不移,甚至到了痴迷的程度,这样,很容易在贱踏别人的生命的同时,轻视自已的生命。


为了减少自杀现象,日本政府已经采取了不少措施,其中包括拨专款成立防止自杀的机构,建筑设计师设计楼房时要让想自杀的人找不到跳楼的地方,车站安装防自杀镜和障碍物,保险公司取消了自杀死亡保险。然而,这些措施恐怕治标不治本,因为没有从思想深处解决问题。倒是有些民间机构搞“心的关怀”、“笑的运动”,一些学校也教育学生尊重生命,这算是抓到了问题的实质。


文化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 上一篇文化:

  • 下一篇文化: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日本人口不断减少,女多男少,老龄化严重,真实情况令人担忧
    日本一寺庙,金碧辉煌,被誉为“土豪”
    日本96岁尼姑,整天吃肉喝酒沉溺男色,彪悍人生不需要过多解释
    日本的贫富差距为何这么小?
    大阪万博纪念公园“红叶节”开幕 红叶与日式庭院交相辉映
    草间弥生作品亮相“四叶草”
    日本西友、丸井们是如何对待自有品牌的?
    日本西友、丸井们是如何对待自有品牌的?
    一本书了解日本人眼中的“私摄影”
    38条冷知识,让你更加了解日本
    日本唯一存活1442年公司,从隋朝到现在,只做一种偏门业务,依然强大
    为什么日本的出租车上偶尔会看到“SOS”?
    为什么日本工薪阶层也能住独栋“洋楼”?
    96岁的日本尼姑吃肉饮酒,沉迷男色,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
    处女率超高的日本,真是一个低欲望的社会?
    经济高增长,日本女性为何回家做主妇?
    日本人是如何保持健康的?4个“小秘诀”多学习,或帮助身体长寿
    为何日本性同意年龄只有13岁?
    对日本人来说有什么奇怪的中国食品,让他们兴奋?
    日本艺术家長坂誠展 油画人物作品选
    日本的“抠门”饭店,营业三十年,卖一种食品,还是中国传去的
    日本有2个地方禁止女人入内,1个因为歧视,1个则是为保护女性
    从硬汉风靡到娘炮盛行,日本的“娘炮文化”,美国曾是推手?
    【日本杂学】日本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使用筷子的?
    为啥日本的交通事故最少?其实原因很简单,不过我们很难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