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见闻 曾琦琦@杭州 到日本大阪下了飞机上了旅游大巴,当地导游就向我们介绍日本,他首先大讲垃圾分类。 比如,牛奶盒要洗净、拆开、晾干、折叠以后再扔;袜子,若为一只属可燃物,如果是两只并且没有破,那么属于旧衣料;领带也属旧衣料,扔之前必须要洗净、晾干。导游拿出一个空的矿泉水瓶,给我们演示,拧下瓶盖,这是一类;接着撕下标牌腰封,这是另一类;再双手一上一下用力一挤,圆柱形的空瓶成圆饼:这又是一类。也就是说,一个矿泉水瓶必须分三类分别投放。 西欧、北欧都跑过的我惊奇了:“哎呀,这么麻烦啊?我以为往可回收垃圾箱一扔了事了呢。” “那可不行。日本有些地方已把垃圾细分到四十几类了。”导游笑道,“要不怎么日本女孩出嫁后大都当全职太太呢,光垃圾分类就够她们忙乎了。扔也很累的噢,一个星期,哪一天扔哪一类都有严格规定的。” 有的社区年底会给居民送新年日历,日期上标有黄、绿、蓝等颜色,下面说明哪一种颜色代表那天可以扔哪种垃圾。有的社区摆放着一排分类垃圾箱,有的社区没有垃圾箱而是规定在每周特定时间把特定垃圾袋放在特定地点,由专车拉走。规定时间有早有晚,但当天必须拉走。回收后的垃圾都要充分利用的。 今年3月11日,日本发生里氏9级强烈地震并引发剧烈海啸。日本人民在超强地震之后的冷静、理性和井然的秩序,被媒体大量报道。我去日本正好是大地震海啸发生的三个月之后,大家亲眼看见所到之处的安宁和谐,不禁惭愧远距地震点的我国内地居然抢购食盐。 导游先生安慰我们不必自责。他说,日本地震很频繁啊,救生包家家都时刻准备的。小地震都无所谓啦,大地震那天,我在东京住宅里被摇晃了十几分钟,还是有点怕的。他很悲情地说,日本国土狭窄,四面环海,往哪里逃啊?急呀乱呀也没用。 在日本逛街,感觉人多。尤其是东京,高楼林立、汽车如流。横穿马路时,绿灯一亮,宽宽的人行横道旁的人们一起抬腿,听到号令似的起步走,如同浩浩荡荡的游行队伍,很是壮观。地铁、城铁密如蛛网,我们坐过好几趟,还好,有座位。导游吓唬我们,要是上下班高峰时坐地铁,人都会被挤成相片,想打架都腾不出手! 逛超市。我拿了东西到收银台付款。付了款回头一看,哇,不好意思,一米外排着队伍。我赶紧“Sorry” ,她们点头微笑。 逛大商场,自动扶梯一层一层上去。所有的人都紧贴左边站成一排,空出宽宽的右边。人再多,没有两人并立的。 城铁的东京站有很大的地下商业街,地下街宽敞亮堂,全是商铺餐厅,人来人往,干净安静。 我们肚子饿了想吃晚饭,走过一家餐厅,往里一瞧,满座。门口边上有一支队伍。原来,里面客满,后来的客人便自觉地在外面排队等候。 在日本旅游,风景区、热闹都市,无论大街小巷、公共场所都非常干净,看不到垃圾。终于看到一家大商场的外面有一排垃圾箱,我特意过去瞧瞧,哇,这是我看到过的最干净的垃圾。还有,停车场停的车大多是两厢车,显然,是为了环保为了节省汽油。 时间有限,走马观花,我见到的只是浮光掠影。但我可以肯定,日本的垃圾分类、回收、利用是全世界最先进的。日本的社会秩序,人们的从容、自觉、礼貌充分展示出日本的文化软实力和国家的竞争力,值得我们深思啊。 |
日本的垃圾分类
文化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相关文章
垃圾分类,我们该向“清洁之国”日本学什么
走进最真实的日本:人民的素质很高,但更多的是冷漠!
日本普及垃圾分类的实践与启示
日本垃圾分类的另一面
日本是怎样打赢『垃圾战争』的
日本的垃圾分类真是个“技术活”
日本垃圾分类处理经验:资源化利用是趋势
看美国、日本、德国对垃圾分类咋要求
【评论】为什么日本人人是洁癖
日本的生活真的让人羡慕吗?看完很是让人意外
日本人为什么这么爱干净
日本经验:垃圾分类的“他山之石”
带你走进最真实的日本,看看日本的街道和生活状态!
日本人垃圾分类 除了环保之外还有更大的秘密
垃圾分类①·日本 | 环保理念从幼儿园普及,习惯培养从处理一只饮料瓶入手
新加坡成为亚洲最干净国家 垃圾管理比日本还严
日本的垃圾不是想扔就扔的 这才换来了无上的干净
日本人口比中国更密集,为什么没有垃圾围城?
实拍新加坡街头和日本街头,你认为哪个更干净?
日本惊现69岁“骨灰级”啃老族!一生工作2年半,全靠爸妈遗产过活!家里竟还堆出1吨垃
日本人的低调和努力,不应当被无视
日本最“变态”小镇,15年零垃圾,半数居民超65岁,却每人年入千万!
日本,是怎么成为世界上最干净国家的?
日本10万人狂欢后 地上一尘不染
日本如何将垃圾回收做到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