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文化 >> 其他 >> 正文
日本研究中国非常透彻

日本人“在显微镜下”研究中国

“在日本街头,全是《万叶集》里的诗句,石头上随处可读到诗歌,没有中国墙壁上‘办证’的牛皮癣。”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博导,外语学院副院长、日语系主任李俄宪,10月16日作客“名家论坛”,讲述他在日本留学11载的见闻,并为市民解析“日本文学中的中国形象”。

现在中日作家交流很少

中日关系和中日文化、文学关系一直是敏感的热门话题,李教授从最近的钓鱼岛问题谈起,他坦率表示,中日关系会朝好的方向走,不会极度恶化,也不会好到什么地方去。中日文学关系交往1500年,已然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李教授说到最近他参加2010年中日作家会议的切身感受,当下中日作家交流很少,“你不知道我,我不知道你”;日本作家都很年轻,25到30岁之间,写作有深度和广度,川端康成和大江健三郎等都是在读大学时一举成名,中国文坛不是这样,大学生中青年作家成名较少。

李教授直言,日本文学尤其是日本动漫被全世界广泛接受,西方对村上春树、川端康成有大批专门研究者;中国文学被世界知道的是唐诗宋词、明清小说,而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知之甚少,世界文学中的日本文学比中国文学更有特色。

日本全部吸收《论语》精髓

李教授透露,日本文化消费量世界数一数二,日本人读书量是中国人的十多倍,一般人年均读书40本,农村家庭订报4份。到现在为止,日本仍是世界上研究中国的第一大国,有一万多研究者,500多万汉语爱好者,日本人是把中国放在显微镜下去研究,日本电视台现在报道中国情况很多。他披露,日本人在二战时,一帮人自觉收集中国资料和情报,比中国人详细得多,军事地图上村镇甚至猪圈在哪,都标得一清二楚。例如,要研究兖州县志,在中国没有,而日本却保存完好。李教授坦言,日本把《论语》的精髓、中国的文化与技术,落实到每个日本人的道德行为之中。从明治维新开始,日本实行真正的义务教育,国家投入占GDP的8%,读书免费,午餐免费提供牛奶和肉,穷人都有书读,侵华日军全是初高中生或者大学生。过去1500年交流史中国强势,日本弱势,日本文学经历了海绵般极力吸收、选择性借鉴吸收、目的性参照吸收、商业性选择进口、利用性反省工具、战略性摩擦与相容等几个阶段,中国文化已深入到日本文化的骨髓和血肉之中,日本过去拿黄金、煤等资源换中国文化典籍,甚至天皇自家“掏腰包”从中国买书7000册,而现在反过来,中国用人民币进口日本动漫等。

记者 袁毅

文化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日本拉面为啥也能叫拉面?
为什么日本人比中国人吃得更干净、更安全
日本获210个中国古方专利:谁才是中医没落的元凶?
日本二玄社:复制中国古代书画,我是世界第一
观察|应对老龄化,日本零售业启示录
日本人的魔改三国,已经进化出了200斤的貂蝉
文化|2020日本插画大奖得奖作品公布,多位中国设计师获奖
低生育、低增长社会的好公司什么样?日本企业给你这些答案!
一脉相连!日本的这种“粽子屋”,来自中国的传承
中华图腾龙不再是传说?中国第一条真龙现身日本,结果被制成标本
“傅春林日本艺术馆”即将开启
从王振鹏到姜立纲——日本展出温籍名画
日本毗沙门天雕像与中国文化渊源
云卷云舒凝聚东方神韵 “现代中国美术展·纸”日本开幕
为什么日本在亿万富豪人数上远远落后于中国?
台州与日本茶文化交流(当代篇 )
林胜煌、闵一鸣、林洲、王国建四人个展将在日本福冈展出
日本长盛不衰的“三国热”
日本水果有多贵?
日本和尚可以娶妻生子,还很受日本女孩欢迎,这是为什么呢?
日本盆景大师馆落户如皋花木大世界
日本彩色动画电影开山作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致敬
日本几乎没有黑人移民, 那么在日本的黑人都是从哪里过来的?
在日本“山口组”碰到这个中国黑帮会怎样?山口组:我们绕道走
后藤俊夫:长寿企业大国日本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