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一向倚重日美同盟的日本在其外交路线上不断摆出靠近亚洲的姿态。特别是在去年民主党在众议院大选中击败自民党实现政权更迭以来,鸠山内阁更是针对历来的“脱亚入欧”思想提出了“亲美入亚”的路线。而现在的营直人内阁也秉承了“向亚洲靠拢”的外交方针,在日韩强制合并百年之际向韩国方面发表谢罪讲话,同时承诺不在今年的“终战纪念日”参拜靖国神社。有分析认为,日本政府靠拢亚洲的举动,其实是奉行实用主义外交的策略,日本还没有真正把自己看成是亚洲国家。
“政经分离”的两面下注
长期以来,日本政坛内对于 “日本唯美国马首是瞻”的政治作为一直争论不断,在金融危机之后,这种争论进一步扩大。2009年民主党鸠山内阁上台之后,在外交路线上明确提出“向亚洲靠拢”的路线,立志要在日美之间寻找一种“对等的关系”。然而,经过普天间基地搬迁问题的一番博弈,鸠山的“对等外交”理念在美国以及来自国内政坛保守势力的双重压力下甘拜下风,并最终以引咎辞职来收场。
营直人内阁接手民主党政权之后,秉承了鸠山的外交方针,但同时进行了一些微调,重新强调日美同盟的基轴作用,其外交路线带有更多的现实主义色彩。
营直人8月10 就日韩强制合并百年发表的首相谈话,也被一些媒体指摘为基于现实目的而上演的“政治秀”。日本媒体分析说,日韩关系的修好是日本在实现向亚洲靠近的同时,对日美关系又不会产生影响的“一举两得”的做法。在冲绳美军基地搬迁和“丰田门”的日美博弈中,日本几无所得,这让日本感觉到了与东亚地区的经济整合以获取经济发展动力的必要性。但同时日本又不肯放弃与美国形成全球性同盟的幻想,所以日本在政治和军事上仍然高度倚重美国,自然电会在美国的压力下主动与韩国修好。日本向韩国道歉的举动,其实是一种“两面下注”的策略选择。
日本靠拢亚洲,背后确有经济上的考量。十几年来,随着日本泡沫经济的崩溃和亚洲新兴国家的经济崛起,日本的亚洲外交长期奉行“政经分离”的方针,也就是在政治和军事上倚靠日美同盟,而在经济上抓住亚洲市场。各项经济数据表明,亚洲的经济对日本经济的拉动作用是不可低估的。2007年,经历了由美国的“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性金融风暴之后,欧美经济全面衰退,日本更加意识到融入亚洲的重要性。
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日本经济在2008年出现负增长, 2009年春跌入低谷,2009年4月国际货币基命组织IMF预测,当年日本经济增长率将下降6.2%。但是从2009年第二季度开始,日本经济却奇迹般地开始复苏,并连续三个季度出现增长。而造就上述奇迹的主要原因,是日本对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新兴市场的出口的增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亚洲的需求拯救了日本经济。在这一背景下,日本前首相麻生太郎在去年5月提出了“亚洲内需论”的主张,即通过促进亚洲地区的出口使日本早日摆脱经济危机。
日本人不认同“亚洲身份”
在经济上靠拢亚洲的同时,日本谋求在美国的羽翼下主导亚太地区。在这方面,日本军力的不断扩张就是一个最好的表现。
近些年,日本急欲突破和平宪法的“专守防卫”原则,力图实现其近海防御逐渐向远洋作战过渡的构想。无论是通过《海盗对策法》将自卫队护航对象扩大到外国船只,还是被视为日本战后首艘准航母的“日向”号驱逐舰的服役,都是日本提升远洋战力的潜在表现。日本扩充军备,总是以中国、朝鲜等亚洲国家作为“假想敌”。今年年底,日本将通过的新的《防卫计划大纲》,重点之一就是扩充潜艇部队,将海上防御重点转向西南海域。而此项内容明显是针对中国海军力量。
分析人士指出,日本之所以不愿同亚洲其他国家为伍,源于日本民众淡薄的亚洲意识,日本《朝日新闻》2008年刊登了一项调查结果,其中一项内容是“你有亚洲人的意识吗?”对此,仅有26.9%的日本人回答“有”。一些在日本生活多年的华人也有同感。据当地华人介绍,很多日本媒体的国际报道中更多的内容是关于欧美国家的,关于亚洲国家的报道比较少。在这样的气氛中长大的日本人,很难有亚洲人意识。
一些日本专家认为,日本人天生的优越感也是造成日本不愿融入亚洲的原因。虽然从地域上说日本是亚洲国家,但日本又是惟一一个可以进入发达国家行列的亚洲国家。这种“身份区别”使日本人不愿承认自己是亚洲人,怕被其他亚洲国家拉后腿。另外,由于同中国、朝鲜和韩国有着岛屿争端、朝核问题等纠葛,也使日本“不敢”融入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