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文化 >> 其他 >> 正文
日本大学教授谈日本灾后重建的经验和问题

室崎益辉,日本关西学院大学综合政策学部教授。

各位在场的嘉宾,大家好!非常感谢邀请我出席今天这样一个出色的论坛,特别是中国的科技工作者和上海世博会的组织方,我对你们表示衷心感谢。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的,不是科技本身,而是今后我们的时代对我们技术科技所提出的要求,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所必须铭记的一些事情,也包括我们15年前所经历的一场神户的地震所带来的一些感触。

这张照片是每年的1月17号,我们在神户举行的一个仪式,我们为6400多名在这场地震中失去生命的人们点燃起相同数量的蜡烛。这些蜡烛是装在一个个竹筒之中的,我们为他们这些逝去的人们祈福,我们祈祷不会再发生这样的悲剧,我们向他们发誓我们会尽最大努力防止这样的惨剧再次发生。我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也是我对科技在预防这些灾难发生方面的作用的一些感想。

在神户所发生的这场地震对于日本来说是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的,日本经过了六十年代经济的高速发展,出现了许多高速的公路、高层的建筑,出现了很多填海造地的新城市。应该说,六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是日本取得高速发展的时段。在九十年代的时候,我们第一次经历了这种现代都市所遭到的地震,跟过去在二十世纪初所发生的东京地震相比,我们在神户所得到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当时我也是生活在神户,在地震发生的时候,我也在现场,神户在当时的日本,在九十年代的日本,应该是建设得非常好的城市。通过这场地震,这座非常现代化、受到人们好评的城市的脆弱性一下子显现出来,比如我们觉得高层建筑非常出色、非常棒,但是地震的时候,虽然高层建筑没有受到致命的破坏,但是由于自来水、煤气供应的中断,使我们在高层建筑中生活的人,经历了极大的不方便。这场地震让我们充分地感受到这个灾害会给现代城市所带来的不便之处,在那场地震过去十年、二十年以后,我相信同样的问题,也会同样地考验当今社会的人们。

现在日本是一个老龄化的社会,人口的大约20%是超过65岁的老人,而且据说不久就会30%的人都会是老人。在这样一个老龄化社会当中,如果再次发生像神户地震那样的灾害,我们会进一步感受到,这些灾害对老龄化社会所能造成的巨大的破坏和影响。我想,我们在考虑现在或者是未来城市防灾救灾的时候,必须也要考虑到我们社会所发生的这些变化。此外,神户地震的数据跟两年前的四川地震相比,可能受灾数据不是那么恐怖,但是对于日本来说,这已经是非常大的灾难了,我们有一个受损金额,大约是9亿日元,这个数额应该只是楼房倒塌等直接损失,没有包括间接损失,如果把间接损失算进去可能会达到数倍。对日本来说,神户是一个非常值得日本人骄傲的城市,拥有很多自创的品牌,日本的百货商店在过去都有很多产自日本神户的皮鞋,但是现在在日本的百货商店我们看到的都是产自中国的漂亮的鞋子。为什么呢?就是因为那场地震破坏了整个神户制鞋行业的生存。

这是神户地震之后我们拍摄的一些照片,当然我不可能把所有的情况都介绍给大家,相信这些照片上所显示的这个场景,也是四川的人们曾经经受过的。比如,灾民们长达6个月时间都在学校的体育馆里生活,应该说不仅是生活环境的恶劣,对于他们的心灵来说也是遭受了很大的创伤。再比如这张图片,是高架公路整个倒塌的一个情况。日本人过去认为按照日本的技术建造的高速公路不可能轻易地倒塌,但是10秒钟的地震就把日本的这种自信给打碎了。不仅是高速公路,地震发生以后,神户的一个人工岛也完全地倒塌了,没有办法再居住。所以应该说这场地震打碎了我们很多关于技术、关于科技的一些迷信。在日本是有很多木结构的住房,如果受到地震的影响,很容易发生火灾,造成全面的烧毁。这对我们日本的科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神户地震为什么会造成这么多的灾害呢?我相信防灾技术同时也是建设城市的技术。在日本,年轻人向城市聚居,同时由于市中心的地价上升,一些年轻的夫妇不得不带着孩子离开市中心,住到郊区,市中心留下的只是一些年纪大的老人,当地震发生以后,他们的自救或者是救人的能力都非常有限。刚才也提到高架道路或者高层建筑的破坏,造高层公路不是错的事情,但是我们在做这些超大项目的时候,必须充分考虑到安全的因素。

在总结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我们今后应该怎样做好防震减灾呢?刚才我也提到,灾后的一个复兴,它不仅仅应该做到恢复灾害发生前的原状,我们应该更寻求建设一个更安全而且更先进的一个城市状态的建设。我们在城市生活中,会有很多的矛盾,比如说人与自然的矛盾,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城市和自然之间的矛盾。我们在建设新的城市的时候,必须充分考虑到这些矛盾,这是二十一世纪对我们提出的挑战。灾后重建,我相信需要有一个整体的目标,那么所谓的灾后重建,也应该是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包括我们生活的重建、住宅的重建,还有我们社区的重建,我想这些都是相互关联的。我们不重建我们的住宅,我们就没有办法重建我们的生活,不能恢复我们的生活,我们也就不可能重建我们的经济,重建我们的社会和文化,我相信这些目标都需要整体来考虑。过去在日本,说到灾后重建,通常就会只是一个住宅的一个重建,但是仅仅恢复了灾民的居住地就能恢复我们的当地的经济吗,就能恢复我们当地的社会生活吗?我想这应该是整体考虑的一个目标。

这是神户在震前和震后的照片对比,左边比较黑的部分都是被烧毁的部分,右边的图片可以看到新的城市非常摩登、非常时尚、非常漂亮。在日本,重建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重建一些比较高的建筑,还有一种就是说对整个功能区进行一个重新的划分,比如说不是扩大楼房,而是扩大这个道路的宽度、建造一些公园等等,道路拓宽也意味着我们的住宅会有更安全的环境保证。我们看上图的这张高层建筑的照片,它的周边住的都是哪些人呢?住的都是些60几岁的老人,是在地震当中失去家园的老人。这些老人在震后又住到这些新的住宅当中,由于都是老年人,所以他们很容易把自己封闭在住宅当中不走出家门。所以这种重建的方式也受到了质疑,人们在问,这对于恢复人们的心理健康、生活健康是有益的吗?

很多城市在复兴的时候会有一些问题,比如我们容易发生的一些问题是很多灾民会没有办法重新回到他过去的居住地,比如说他可能没有办法回到神户,那么现在神户住着哪些人呢?住着一些大阪的有钱人,他们搬到神户来住,那么过去住在神户的人呢,他们因为经济原因,可能要住到更远的地方去,总之很多受灾的人民群众没有办法回到过去的居住地,城市重建的进程非常缓慢,造成当地的经济崩溃。相比之下,中国四川的城市重建是非常快的,从日本来看,速度是非常值得羡慕的,当然并不是说重建越快就越好,但是的确日本的灾后重建进程过于缓慢,造成当地经济恢复更为缓慢。在我们现代社会当中,我们面临着各种问题,比如说环境问题、社会福利问题、城市景观问题等等,我们也可以在这个灾后重建的过程当中,对这些问题加以考虑和解决。右边的这张图是重建的新的高速公路,在美国的旧金山,地震以后就没有再造新的高速公路,但是在日本,城市生活离不开高架道路,所以我们又重新建了高架的道路。从灾后的重建当中,我们学到了很多教训和经验,比如说我们要建立共同的城市复兴的目标,我们应该在地震等等的灾害发生前,就在城市规划或者城市建设当中予以充分地考虑。

从我的结论来说,立足于本地实施灾后重建和复兴是非常重要的,我觉得真正安全的城市是一个同时具备舒适性、社区性——就是人与人之间有交流的——以及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城市,只有具备了这三点,才能够称之为一个真正安全的城市。不是说我们用坚固的混凝土来建造一个城市那就算是安全的城市,我们还得让居住在里面的人们感受真正的舒适。希望大家可以看到我们日本人所做的一些努力,比如照片上我们略微拓宽了一些马路,路边安置了一个小小的池塘,池塘里面养了一些金鱼,社区居民可以在周末到这里来玩,地震如果发生的时候,这个小池塘里的水可以作为饮用水也可以作为清洁用水,这些小小的努力都是有助于我们安全城市构建。

右边这张图也是一个在城市当中的小小的广场,在这里我们可以尝到路边摊头售出的烤山芋烤萝卜,它也属于社区居民可以交流的场所,也是给予人们一种感受就是人与土地之间的紧密关系。另一张是安装的一个泵,这个泵是抽取了地下的泉水、井水,可以供人们使用,这是过去日本传统的一种取水的方式,在地震发生的时候,也可以提供有效的水源。这是大家一起来建造我们的生活城市的场景,图片上大家在种向日葵,我们通过自己的这个努力,建设我们居住的生活社区。还有一些老年人,他们聚集在一起,共同享受社会生活,在日本我们称它为共建城市。城市的共建可以说需要每一个居住在那里的居民的智慧和参与,这一点上我们可能谈不上是科技创新,但是如何让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的城市更美好的一些创意和点子。

以上就是我想跟大家分享的,谢谢大家。

文化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日本大地震一晃八年,福岛发生了什么变化?
日本人的舍弃之道
日本的建筑物为什么能百年防震?请看看这些细节!
东日本大地震灾民元旦看日出 祈愿重建与幸福
“圣诞老人来了100人!”向日本东北地震灾区民众传递笑容与梦想
地震过后的日本
日本地震如何自救避险?这些常识很多人都不知道!
地震来了,10条告诉你处在地震带的日本人是如何面对地震的
避难6年后 福岛县村民返乡参加成人节仪式
日本震后河水逆流疑海啸前兆 震后救人的原则是什么?
揭日本奇葩任性“习俗” 国人直呼无法接受 共用浴缸
日本的防震减灾教育体系
防灾减灾日 看日本如何打造完善的防震减灾系统
太淡定了 地震瞬间,日本餐厅发生的惊人一幕!无人逃命
汶川一震就倒的学校,在日本最安全
地震瞬间日本餐厅发生的惊人一幕! 信任的背后承载质量
日本熊本抗震救灾有新特点
在日本“防灾达人”是如何炼成的?
日本的房屋为什么震不倒?
日本地震后物价不升反降?
日本学校无惧强震的启示
记者观察:日本人面临地震时的镇定源自对防灾机制的自信
惊叹!地震都震不倒日本的房子 抗震能力满分
中国学校在毒地上建造 日本学校在地震中不倒
大地震发生时日本人在干什么想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