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过日本的人一定对他们干净整洁的城市环境印象深刻,在人口如此密集的国家这是怎样做到的呢?
垃圾场旁边的免费设施 中国人初到日本,大都会对日本的垃圾分类感到很不习惯,公寓或学校的垃圾收集站一般都并排摆着好几个垃圾箱,分别写着“可回收垃圾”、“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有害垃圾”等等,让人一时摸不着头脑。还好日本朋友给了我一个“垃圾分类日历”,上面图文并茂地写着垃圾如何分类,用不同的颜色在日历上标出哪天应该扔什么样的垃圾,比如周一可以扔“可回收垃圾”,而周二和周五可以扔出“可燃垃圾”。 在日本扔垃圾要收费,家庭在扔“不可回收垃圾”时要买专门的垃圾袋,每个40日元(相当于人民币3元左右)。为了鼓励民众分类垃圾,几年前日本规定扔“可回收垃圾”时不用付费。此政策一出,日本百姓也在想方设法减少“扔垃圾”上的费用支出。精打细算的主妇们绝不让一只塑料瓶、一张广告纸进入“可燃垃圾”的垃圾袋里;就连装牛奶的纸盒都不放过,牛奶喝完,主妇们会将纸盒洗净、压扁,随后当“可回收垃圾”处理。 日本的企业也为垃圾回收想了一些办法。比如,银行使用的信封都是由再生纸制造的,越来越多的服装品牌也在尝试将回收的塑料瓶转化为化学衣物纤维。更绝的是,在地铁“京王线”的站台里,每一只长凳上都写着这样一段话:“这只凳子是由大家丢弃的地铁票经过技术处理制成的,请大家共同保护环境”。大型纸质媒体,如《读卖新闻》、《朝日新闻》会定期举行“旧报纸换卫生纸”的活动,一叠15厘米左右厚的报纸可以换一卷卫生纸,这是主妇们非常热衷的一项“活动”。 而为了设置垃圾处理厂,政府也颇费了一番心思。老百姓们当然都不希望自己家里附近会有垃圾处理厂。为了安抚民心,政府会在周边同时设置公共浴室或者温水游泳池,让居民们免费享受这些设施。而这些福利设施所使用的能源就是由垃圾处理产生的。真可谓一举两得。 日本小镇的零废物运动 在日本上胜小镇生活的居民也全神贯注地忙着处理垃圾。他们把玻璃瓶去掉瓶盖,按颜色分开;把装酱油和食用油的塑料瓶和装矿泉水或绿茶饮料的聚酯瓶分开;报纸和杂志整齐地堆在一起,捆报纸的绳子是用回收牛奶盒制成的;只要是不能用于堆肥的垃圾,都被送到零废物中心。 在零废物计划实施5年后,上胜小镇已经有98%的人口用上了家庭堆肥机,在政府的补贴下,每家每年的花费只有3000日元(相当于28美元,约190元人民币)。 任何完好的东西都可以在回收店里再次找到用武之地,居民们可以自由从这里取放任何东西,完全免费。回收店开门两年以来,居民们已经把1.7吨不要的物品放在这里(主要是服装和装饰品),拿回家的则有1.2吨。除了少数几种外,几乎所有垃圾都可以回收利用。木制筷子被打碎用来造纸,烹调油变成了肥料。处理旧鞋子、被褥和毯子的办法仍然是焚烧;玻璃、陶瓷和灯泡只能填埋;电池则不得不用船运到千里之外的一家回收工厂。 |
住在日本垃圾场旁可以免费洗桑拿
文化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相关文章
垃圾分类,我们该向“清洁之国”日本学什么
走进最真实的日本:人民的素质很高,但更多的是冷漠!
日本普及垃圾分类的实践与启示
日本垃圾分类的另一面
日本是怎样打赢『垃圾战争』的
日本的垃圾分类真是个“技术活”
日本垃圾分类处理经验:资源化利用是趋势
看美国、日本、德国对垃圾分类咋要求
【评论】为什么日本人人是洁癖
日本的生活真的让人羡慕吗?看完很是让人意外
日本人为什么这么爱干净
日本经验:垃圾分类的“他山之石”
带你走进最真实的日本,看看日本的街道和生活状态!
日本人垃圾分类 除了环保之外还有更大的秘密
垃圾分类①·日本 | 环保理念从幼儿园普及,习惯培养从处理一只饮料瓶入手
新加坡成为亚洲最干净国家 垃圾管理比日本还严
日本的垃圾不是想扔就扔的 这才换来了无上的干净
日本人口比中国更密集,为什么没有垃圾围城?
实拍新加坡街头和日本街头,你认为哪个更干净?
日本惊现69岁“骨灰级”啃老族!一生工作2年半,全靠爸妈遗产过活!家里竟还堆出1吨垃
日本人的低调和努力,不应当被无视
日本最“变态”小镇,15年零垃圾,半数居民超65岁,却每人年入千万!
日本,是怎么成为世界上最干净国家的?
日本10万人狂欢后 地上一尘不染
日本如何将垃圾回收做到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