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文化 >> 其他 >> 正文
日本化解“农民工”的经验对中国也有可借鉴之处

如今,中国的经济大蛋糕越做越大,2010年GDP有超过日本的趋势。日本有一点与中国很不同,就是在每个大都市里面都看不见“农民工”独特的身影,笔者也经常听到日本人满怀骄傲地说:“在日本,没有城乡差别”、“日本现在的农民,个个都是有钱的富翁”,等等。这种说法是否准确暂且不论,但日本化解“农民工”的经验对中国也有可借鉴之处,应该是没有疑问的。

  来自日本厚生劳动省的资料表明,1955年到1975年,日本平均每年有72.5万人的“农民工”进入城市,转入非农产业部门工作。这段期间,“农民工”占就业总人数的64%。当初,日本“农民工”进城以后,也是绝大多数从事建筑业,大部分从事制造业。统计表明,1971年,东京横滨一带的“农民工”占全体劳动者的47.4%,京阪神地带则占15.8%。“农民工”中9成为男性,大多是没有成家的年轻人。

  与我们中国今天类似的是,日本当初的“农民工”也面临着从工资到保险与城市工劳动条件不平等的问题,欠薪事件等经常发生,从事高速公路、隧道、水库建设的“农民工”还身染“尘肺症”等职业病,有的甚至为此死去。

  但是,日本毕竟是用20年的时间完成了 “农民工”的转型,或者说是用20年的时间里化解了“农民工”。更进一步地说,就是“农民工”最终没有构成日本社会矛盾、社会动荡的问题点。那么,他们的具体做法是什么呢?

  简单说来,首先是日本的户籍制度决定了“农民工”的移动自由。在日本,不存在所谓“城市户口”和“农村户口”问题,也没有户口本,只有所谓的“誊本”。一个人准备长期出行到外地的时候,只要把自己的“誊本”从当地政府登记迁出,再于14天之内到所到之地政府登记即可。这种自由往来的户籍制度,没有地域差别,也就不存在地域限制。它在相当程度上促进了劳动力的流动、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其次,日本城市的住房制度也让“农民工”安定下来。在日本的城市里面,有公营住宅、住房公团等对中低收入家庭居住进行保障住房的制度。这种住宅中有的当初就是为了接受“农民工”而兴建的。

 再次,日本采取的是全民保险制度,进城的“农民工”都要加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事故保险、雇佣保险等。这种一视同仁的保险制度,看起来是增加企业的负担,实际上确保了企业的劳动力来源,让企业不至于出现“劳工荒”。

  第四,最为重要的应该是日本的教育制度。日本实施九年义务制教育。学龄儿童转迁之后,必须在3天之内到当地教育委员会报到,尤其安排入学。他们不存在借读问题,也不存在赞助入学问题,更不存在要回到当地参加高考的问题。

  重要的在于,日本这些化解“农民工”的制度并不是在日本经济发达以后实施的,而是在日本经济起飞阶段就开始逐步实施。因此,说这些制度促进了日本经济的发展,应该是公允的。

文化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日本拉面为啥也能叫拉面?
为什么日本人比中国人吃得更干净、更安全
日本获210个中国古方专利:谁才是中医没落的元凶?
日本二玄社:复制中国古代书画,我是世界第一
观察|应对老龄化,日本零售业启示录
日本人的魔改三国,已经进化出了200斤的貂蝉
文化|2020日本插画大奖得奖作品公布,多位中国设计师获奖
低生育、低增长社会的好公司什么样?日本企业给你这些答案!
一脉相连!日本的这种“粽子屋”,来自中国的传承
中华图腾龙不再是传说?中国第一条真龙现身日本,结果被制成标本
“傅春林日本艺术馆”即将开启
从王振鹏到姜立纲——日本展出温籍名画
日本毗沙门天雕像与中国文化渊源
云卷云舒凝聚东方神韵 “现代中国美术展·纸”日本开幕
为什么日本在亿万富豪人数上远远落后于中国?
台州与日本茶文化交流(当代篇 )
林胜煌、闵一鸣、林洲、王国建四人个展将在日本福冈展出
日本长盛不衰的“三国热”
日本水果有多贵?
日本和尚可以娶妻生子,还很受日本女孩欢迎,这是为什么呢?
日本盆景大师馆落户如皋花木大世界
日本彩色动画电影开山作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致敬
日本几乎没有黑人移民, 那么在日本的黑人都是从哪里过来的?
在日本“山口组”碰到这个中国黑帮会怎样?山口组:我们绕道走
后藤俊夫:长寿企业大国日本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