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文化 >> 其他 >> 正文
了解日本得去寺庙取取经

 

参观神社邂逅中国“三圣”

    神社不是佛教的庙,但在日本以“拿来主义”对佛和神道进行融会贯通后,神社也具有庙的某些作用,参拜神社也有祈福避险的意思。当然对靖国神社政治意义上的参拜不在此列。吉野山除了有日本最古老的庙,还有一家最古老的神社。

    走进吉水神社,先看到一眼泉水,旁边摆着几个小木勺,神社的主人(我称之为“社长”)说要先洗手漱口再参观。这是日本所有神社参观要走的程序,以示对神的尊敬。然后对着一个布帘进行合十行礼,再到布帘后摇动一个结着铃铛的粗绳,哗啦啦铃声响过之后,即是告诉神,“我来了”。我正纳闷也没看到神像啊,千万别拜错了神。

    跟随“社长”进入内室,他开始讲这个神社的历史,讲中国与日本的渊源,忽然转身向背后一指墙上挂着的画,是三个老头的水墨画像,我看着眼熟,再仔细听那颇像中文的日本人名,原来竟是中国孔子、孟子、庄子。日本的神社里居然供着中国的“三圣”。这可真是“他乡遇故知”了。再听“社长”对孔孟庄三人的学问和观点赞叹不已,一颗悬着心才彻底放下来,就当刚才拜的是这三位来自祖国的亲人吧,也算没拜错。

    鉴真墓前开演唱会

    到奈良不得不到的是唐招提寺,也就是鉴真东渡后在日本修行的寺庙。记者去时正赶上唐招提寺在维修了10年后重新开放。庙门口有幅大海报,两天后这里将举行一个音乐会。据说是为了纪念唐招提寺1250年周年举行的,届时将有流行歌手和鼓乐队表演。

    鉴真墓是中国人到奈良必游的项目,从大殿向北,穿过一片幽静的树林,鉴真墓就在小路的尽头。这位唐朝高僧六渡日本,传来了印度和中国的佛教。在奈良另一座古寺东大寺,通向主殿的路从中间向两边分别由4种颜色的石板铺成,最中间的一条代表印度,其次是中国,再次是朝鲜半岛,最外侧是日本。鉴真东渡直接拉近了日本与中国的距离,加强了日本与亚洲大陆的联系。此后佛教在日本大兴,又与当地的神道一起,影响了日本民族的传统信仰。在鉴真墓前怀着敬仰深鞠一躬后,心里却不由生出一个颇有些“忤逆”的念头———如果鉴真当年没有东渡,这个民族的性格会是什么样?以后的种种历史是否会重写……

    “咚咚咚”,耳畔突然传来阵阵鼓声,原来是前面的乐队开始彩排试音了,鼓点是现代打击乐的节奏,一下子把我拉回现实。鉴真属于历史,唐招提寺的生活还在继续。(姚利)

上一页  [1] [2]  尾页

文化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日本人口不断减少,女多男少,老龄化严重,真实情况令人担忧
日本一寺庙,金碧辉煌,被誉为“土豪”
日本96岁尼姑,整天吃肉喝酒沉溺男色,彪悍人生不需要过多解释
日本的贫富差距为何这么小?
大阪万博纪念公园“红叶节”开幕 红叶与日式庭院交相辉映
草间弥生作品亮相“四叶草”
日本西友、丸井们是如何对待自有品牌的?
日本西友、丸井们是如何对待自有品牌的?
一本书了解日本人眼中的“私摄影”
38条冷知识,让你更加了解日本
日本唯一存活1442年公司,从隋朝到现在,只做一种偏门业务,依然强大
为什么日本的出租车上偶尔会看到“SOS”?
为什么日本工薪阶层也能住独栋“洋楼”?
96岁的日本尼姑吃肉饮酒,沉迷男色,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
处女率超高的日本,真是一个低欲望的社会?
经济高增长,日本女性为何回家做主妇?
日本人是如何保持健康的?4个“小秘诀”多学习,或帮助身体长寿
为何日本性同意年龄只有13岁?
对日本人来说有什么奇怪的中国食品,让他们兴奋?
日本艺术家長坂誠展 油画人物作品选
日本的“抠门”饭店,营业三十年,卖一种食品,还是中国传去的
日本有2个地方禁止女人入内,1个因为歧视,1个则是为保护女性
从硬汉风靡到娘炮盛行,日本的“娘炮文化”,美国曾是推手?
【日本杂学】日本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使用筷子的?
为啥日本的交通事故最少?其实原因很简单,不过我们很难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