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舞伎”是代表日本的传统文艺,在海外也很著名。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400多年前,至今产生并流传着众多的作品。由于被分类为“古典”范畴,容易给人“古色苍然”的印象。然而,实际上在它的成熟和发展的历史中巧妙地汲取了时代的潮流。也就是说,“无所不有”的精神,支撑着它的历史。这种精神在21世纪的今天也没有改变。特别是最近引人注目的有,与活跃在现代文艺领域中的作家及编导的共同作业。乍一看,好像是“水火不相容”的搭档,其实产生出了具有刺激性的作品,为古典文艺吹入新的气息。
具有人气的编导陆续加入进来
造成现代文艺的才能与歌舞伎的融合得以实现巨大进展契机的是2001年首演的“研辰讨伐”。这个曾在20世纪20年代间在歌舞伎座初次上演的作品,经过剧作家,野田秀树,的改编与亲自执导后推出。日本公演之后,同剧又以“THE BEE”之名在伦敦上演,大告成功。这部以紧凑的拍节描写了无意中致使上司死亡,成为被复仇对象的男子的悲惨喜剧,受到极大好评。接下来,以“NINAGAWA马克白”等为人熟知的世界性舞台编导蜷川幸雄将莎士比亚的“十二夜”改编成歌舞伎(2005年);还有“笑之大学”伦敦公演获得好评的三谷幸喜原创作品(剧本、编导)“决斗!高田马场”(2006年),等等。成功地动员起原本与歌舞伎缘分较浅的年轻观众,为扩大歌舞伎爱好者层面做出了贡献。
PARCO歌舞伎
决斗!高田马场
令人深思的是,这些作品的企划并没有经过制作公司松竹(日本屈指有数的大型演艺公司,一手独揽歌舞伎活动),而是在歌舞伎演员的主导下展开的。“研辰讨伐”由中村勘三郎、“十二夜”由尾上菊之助、“决斗!高田马场”由市川染五郎分别与各编导直接商谈,得以实现。可以说是通过演员们直接坦率的要求而推出的优秀作品。
从歌舞伎中产生出新的娱乐
与这样的活动联动,现代戏剧方面也汲取了歌舞伎的要素,发展出新的舞台艺术。领先的是从大阪的小剧团出发,却在短时间内展现了大幅度飞跃性成长的“剧团☆新感线”。剧团的主宰者编导Inoue Hidenori标榜自己是“INOUE歌舞伎”。与前面提起过的“决斗!高田马场”的主演市川染五郎搭档,接连搬出新作品,大获成功。在现代戏剧手法的基础上,处处编入歌舞伎的技巧,运用精彩的武打和摇滚音乐会一般的大音量音响效果,使得舞台充满逼人的魄力。这一从歌舞伎派衍生出来的新的戏剧动向,目前大获观众的瞩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