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文化 >> 歌舞伎 >> 正文
日本歌舞伎大师南大开讲座

  “这生素昧平生,何因到此?”不少人想借《牡丹亭》里的这句戏文,问一问远渡重洋而来的坂东玉三郎:像他这样一位完全不懂中文的日本歌舞伎国宝级大师,缘何耗时3年苦学昆曲?

  昨天,当这位素颜黑衫的60岁老人出现在南京大学时,受到大学生们热烈欢迎。3月13日、14日,坂东玉三郎将与苏州昆剧院合作公演中日版《牡丹亭》中的“游园”、“惊梦”、“离魂”、“回生”四折,他在其中饰演杜丽娘。

  为戏而生的“苦行僧”

  应邀到南大开讲座的坂东玉三郎,黑发平头,身着一袭黑色唐装,立领处的盘扣系得一丝不苟。整个人显得修长挺拔,即便素颜示人,他眼角眉梢也透着戏感,举手投足流露着一种含蓄之美。他抬起头面对镜头的一刹那,记者分明看见他温和的眼中乍现出流光。这种自小苦练而来的顾盼神采,在如今的戏曲演员之中已难见到。

  讲座中,坂东玉三郎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我们从小的时候就被教导”。看看大师的生平介绍:幼年曾患小儿麻痹症,6岁学习舞蹈,7岁首次登台,至今单身,每天在剧场演出和排练的时间超过10小时,严格控制饮食以保持身材……简单的几句话,却道尽了他为戏而生、近似苦行僧般的一生。

       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自小听梅兰芳与祖辈交往轶事长大的坂东玉三郎,20岁就想着有朝一日能出演京剧《杨贵妃》,还专程到北京跟梅葆玖学《贵妃醉酒》,把台步和水袖带入歌舞伎表演中。

  “20、30年前,我看过江苏昆剧院的演出录像,一听,那就是我想要的感觉。”坂东玉三郎说,《牡丹亭》对日本歌舞伎产生过很大影响,听说梅先生曾学习昆剧以滋养京剧,他产生了前往昆剧发源地苏州学习音乐的念头。

  “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这一学,就从音乐学到戏文。一个汉字都不认识的他,从一个字一个身段学起,对照口型,学起了地道的苏白、纯正的昆腔。为了学戏,他还特地研读《论语》、《孟子》等书。尽管业界对其评价颇高,但坂东玉三郎却谦虚地说:“我只能是努力而又努力地想办法接近它,但距离表现昆曲之美的要求,还差得很远。”坂东玉三郎目前会演四折《牡丹亭》:“接下来,我还要学其余3折,要把昆曲唱到底。”

  推广戏剧,只有靠舞台出彩

  有“日本梅兰芳”之称的坂东玉三郎,既是日本最杰出的歌舞伎大师,也是演出票房的绝对保证。2007年中日版《牡丹亭》在日本京都南座剧场首演就连演20场。

  “我曾演过日本版杨贵妃,把昆剧里的杨贵妃和歌舞伎里的杨贵妃结合起来。”坂东玉三郎说,但此次他并不是用歌舞伎来改造昆曲,而是认真按昆曲套路来演,其中也不乏创新,坂东玉三郎版的杜丽娘,甚至加入不少模仿中国雕像人物的手势语言。

  演讲中,坂东玉三郎说东京有座专门上演歌舞伎的剧场,每月平均观众达10万人次,吸引越来越多年轻人重归歌舞伎剧场。同时他话锋又一转,“以现代眼光看,歌舞伎中有些古典的、甚至跟不上时代的地方,所以需要创新,这也是包括昆曲在内的剧种需要改进的。而要推广一个剧种,只有靠演员在舞台上出彩。”

文化录入:贯通编辑B    责任编辑:贯通编辑B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日本人口不断减少,女多男少,老龄化严重,真实情况令人担忧
日本一寺庙,金碧辉煌,被誉为“土豪”
日本96岁尼姑,整天吃肉喝酒沉溺男色,彪悍人生不需要过多解释
日本的贫富差距为何这么小?
大阪万博纪念公园“红叶节”开幕 红叶与日式庭院交相辉映
草间弥生作品亮相“四叶草”
日本西友、丸井们是如何对待自有品牌的?
日本西友、丸井们是如何对待自有品牌的?
一本书了解日本人眼中的“私摄影”
38条冷知识,让你更加了解日本
日本唯一存活1442年公司,从隋朝到现在,只做一种偏门业务,依然强大
为什么日本的出租车上偶尔会看到“SOS”?
为什么日本工薪阶层也能住独栋“洋楼”?
96岁的日本尼姑吃肉饮酒,沉迷男色,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
处女率超高的日本,真是一个低欲望的社会?
经济高增长,日本女性为何回家做主妇?
日本人是如何保持健康的?4个“小秘诀”多学习,或帮助身体长寿
为何日本性同意年龄只有13岁?
对日本人来说有什么奇怪的中国食品,让他们兴奋?
日本艺术家長坂誠展 油画人物作品选
日本的“抠门”饭店,营业三十年,卖一种食品,还是中国传去的
日本有2个地方禁止女人入内,1个因为歧视,1个则是为保护女性
从硬汉风靡到娘炮盛行,日本的“娘炮文化”,美国曾是推手?
【日本杂学】日本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使用筷子的?
为啥日本的交通事故最少?其实原因很简单,不过我们很难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