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文化 >> 其他 >> 正文
日本藏唐梳妆盒非流失文物

 

唐代梳妆盒

 

    一件唐代御制玳瑁梳妆盒以估价4000万港币领衔2009香港苏富比春拍沪上巡展,在巴黎佳士得公开拍卖中国圆明园流失兽首引起巨大争议的背景下,这件从日本回流的中国文物的身世引人关注,但据了解,这是唐代皇家赠送给日本的礼物,并非流失文物。

    明后两天,香港苏富比2009春拍在上海巡展,一件极为漂亮的唐八世纪玳瑁嵌螺钿“荷花鸳鸯”图八方盖盒现身锦沧文华大酒店。由于近期佳士得公司在巴黎公然拍卖圆明园遗珍,引起国际社会的巨大争议,而苏富比同为国际两大拍卖行之一,也曾经拍卖过圆明园遗珍兽首,因此这件唐代文物的身世令人关注,由于唐代文物大部分都是地下挖掘发现,如果它是中国的流失文物,公然拍卖的话同样会引起我国文物界、收藏界以及社会民众的愤慨。但是,苏富比公司显然对此早有准备,他们对这件文物的身世做了较透明的阐释,表明这件一千多年来极为罕见的龟甲状梳妆盒,是中国唐代皇家赠送给日本圣武天皇的礼物,其委托者是一位日本人。

    这件梳妆盒呈八角形,长约35.6厘米,表层镶满珍珠母和琥珀制成的花瓣。苏富比公司解释,这件梳妆盒并非来自地下而是地上,拥有者是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日本人,其曾居住在日本东大寺的仓库内。圣武天皇驾崩后,日常用品及珍藏物品均被交给东大寺保管,东大寺把这批遗物收入仓库正仓院,保存至今。在这些珍贵藏品中,有很大部分是唐朝的皇家馈赠。目前,除了此次送拍的梳妆盒外,还有两个相同的梳妆盒,分别收藏在东大寺的仓库和大和文华馆内。

    与梳妆盒一同来沪巡展的还有明宣德青花藏文《平安颂》高足碗、傅抱石《醉僧图》、潘天寿《小亭枯树》、吴冠中《梨树》、曾梵志《马拉之死》、清乾隆粉青釉浮雕芭蕉叶镂空缠枝牡丹图长颈胆套瓶等艺术珍品。

    值得一提的是,日前在巴黎拍下圆明园遗珍兔首、鼠首的中国厦门人蔡铭超,与香港苏富比颇有渊源,2006年11月,蔡铭超以1.16亿港币的价格,在香港苏富比拍下明永乐释迦牟尼坐像,创造了当时中国工艺品的成交世界纪录。

文化录入:贯通编辑B    责任编辑:贯通编辑B 

  • 上一篇文化:

  • 下一篇文化: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日本人口不断减少,女多男少,老龄化严重,真实情况令人担忧
    日本一寺庙,金碧辉煌,被誉为“土豪”
    日本96岁尼姑,整天吃肉喝酒沉溺男色,彪悍人生不需要过多解释
    日本的贫富差距为何这么小?
    大阪万博纪念公园“红叶节”开幕 红叶与日式庭院交相辉映
    草间弥生作品亮相“四叶草”
    日本西友、丸井们是如何对待自有品牌的?
    日本西友、丸井们是如何对待自有品牌的?
    一本书了解日本人眼中的“私摄影”
    38条冷知识,让你更加了解日本
    日本唯一存活1442年公司,从隋朝到现在,只做一种偏门业务,依然强大
    为什么日本的出租车上偶尔会看到“SOS”?
    为什么日本工薪阶层也能住独栋“洋楼”?
    96岁的日本尼姑吃肉饮酒,沉迷男色,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
    处女率超高的日本,真是一个低欲望的社会?
    经济高增长,日本女性为何回家做主妇?
    日本人是如何保持健康的?4个“小秘诀”多学习,或帮助身体长寿
    为何日本性同意年龄只有13岁?
    对日本人来说有什么奇怪的中国食品,让他们兴奋?
    日本艺术家長坂誠展 油画人物作品选
    日本的“抠门”饭店,营业三十年,卖一种食品,还是中国传去的
    日本有2个地方禁止女人入内,1个因为歧视,1个则是为保护女性
    从硬汉风靡到娘炮盛行,日本的“娘炮文化”,美国曾是推手?
    【日本杂学】日本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使用筷子的?
    为啥日本的交通事故最少?其实原因很简单,不过我们很难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