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大批活跃在日本的中国人越来越受到中日两国的关注。北京电视台预定拍摄10集详细介绍60万在日中国人生活、工作的专题片。7月18日,拍摄组在东京采访活跃在日本的中国乒乓球教练郑慧林。
《日本新华侨报》12月4日发表王锦思撰写的文章《中国人应通过实地考察加深了解日本》指出,在中国的国力不断增强的今天,在中国人的腰包鼓起来的时刻,中国人应该尽可能地到日本进行实地考察。这样做,既有利于向日本介绍中国,也有利于加深对日本的了解,更有利于避免那种“盲人摸象”式的日本观,从而改善中日两国国民的感情。《日本新华侨报》12月4日发表王锦思撰写的文章《中国人应通过实地考察加深了解日本》指出,在中国的国力不断增强的今天,在中国人的腰包鼓起来的时刻,中国人应该尽可能地到日本进行实地考察。这样做,既有利于向日本介绍中国,也有利于加深对日本的了解,更有利于避免那种“盲人摸象”式的日本观,从而改善中日两国国民的感情。
文章摘录如下:
“如果你拍得不够好,是因为你离得不够近。”这是战地摄影师罗伯特·卡帕的名言。日前,《国际先驱导报》报道,日本驻华公使道上尚史面对中日间一连串争议性话题,认为中日双方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误解和偏见,希望中国百姓应该去日本看看,感受了解“真实的日本”。
诚然,没有去过日本,仍然可以尽可能辨别日本的对与错。但是也正像道上公使所言,日中两国国民都自认为很了解对方,但实际上并不是很了解。如果知识欠缺或知识结构不合理,没有去过日本深入细致地了解考察,难免产生错误的判断,甚至信誓旦旦认为日本如何如何,闹出把错误当真理的笑话。在文革时期的闭关锁国年代里,中国人曾经盲目地认为日本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直到改革开放,才发现一个现代化的日本远远走在前面,这让重新出台的政治老人邓小平增强了改革开放的紧迫感。
值得注意的是,到过日本的中国人大都会修正自己对日本的看法,可见实地考察的重要性。2005年,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调查发现,尽管本土中国人对日本反感不断强化,处在“最前线”日本的中国人对日本好感度却不断增加。一个中国小学生访日后觉得日本也有好人。当时日本驻华公使兼新闻发言人井出敬二说:“这就说明小学生原来认为日本人都是坏蛋。”
长期以来,日本十分重视对中国的研究和考察。近代日本人来华修学旅行,在研究方法上崇尚客观实证,重视文献解析和实地踏查。晚清的御史大夫易俊叹曰:“倭之虚实,我国茫然,而我之一举一动,有士大夫不知,而倭无不知也。”梁启超曰:“中国人寡知日本,不鉴,不备,不患,不悚,以至今日矣。”
如果没有带着理性和积极的兴趣去观察,去日本的意义就会大打折扣。20世纪初,中国人风起云涌前往日本留学。戴季陶在《日本论》中说:“这五万留学生,他们对于日本这个题目,有怎么样的研究,我在书籍上,报纸上,杂志上,没见过。”“中国这个题目,日本人不晓得放在解剖台上解剖了几千百次,装在试管里化验了几千百次。”
新中国建国后,许多日本人十分幼稚单纯,嗜好盲人摸象,曾被革命激情笼罩的中国所感染。当然,而今也还有一些日本人对中国的发展视而不见,甚至认为当今中国封建专制,没有汉字、电灯等等,让人听起来好笑。本泽二郎《中国人眼里的日本人》一书片面把少数中国人观点当作全体中国人的观点,但是日本对中国研究事无巨细相当深入深刻。